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百  韩星 《今日科苑》2005,(11):35-38
对于疾病,人们一般都避之惟恐不及。而上几个世纪欧洲的不少知识分子,却都盼望自己能得一种病——肺结核。像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就认为自己得了肺结核是一种幸运,而英国诗人拜伦也总是渴望自己能染上肺结核。  相似文献   

2.
她出身名门,美丽而聪慧,是英国诗人拜伦的独生女;她很狂热,为了科学研究,不仅耗尽家财,而且嗜赌成性、诓骗成性;她虽然年纪轻轻就死了,却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位计算机程序员。  相似文献   

3.
《唐璜》是拜伦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待生活、自由、爱情及死亡的态度。他的诗歌中的女性人物缺乏主体性和真实感,折射出拜伦对女性的矛盾心态,并且拜伦在这篇叙事诗创作中呈现出浓郁的死亡意识。  相似文献   

4.
有关时间名言古而有之,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近代,曾国藩有名句:"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英国大诗人拜伦也曾说过:"没有方法能使时钏为我敲已过去了的钟点"等等。这些名言无非就是告诫我们在每个人有限的一生中时间是多么的宝贵,中国人也是世界上最早认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的。那在我们工作中怎么才能充分有效率、有效果的利用好我们自己的时间呢?这就是时间管理的艺术。  相似文献   

5.
莱茵河作伴     
印象中从启蒙教育起,就知道有位伟人叫马克思,还听老师讲,他的家乡在德国莱茵州,那里有一条美丽的莱茵河.前不久,有机会出访欧洲,自然想看看这条心仪已久,被诗人拜伦、海涅、歌德称之为"父亲莱茵河"的欧洲第三大河.  相似文献   

6.
华特·司各特(Walter Scott1771--1832)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有"历史小说之父"之称。司各特在世界文坛上是贯以长篇历史小说家而著称的,但也写过6篇短篇小说,其中《两个赶牛人》和《挂绣帏的房间》为公认佳作。本文将通过《两个赶牛人》来分析司各特历史小说的写作特点: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个人命运和历史事件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正>2008年4月29日.发明迷幻药的著名瑞士化学家艾伯特·霍夫曼因心脏病发作.在瑞士西北部城市巴塞尔附近的家中逝世.终年102岁。在此之前.英国曾出炉过一份"天才排行榜",艾伯特·霍夫曼被列在了第二位。  相似文献   

8.
正1842年,当英国剑桥大学的数学教授发明了电脑的前身——分析机的时候,他的助手、诗人拜伦的女儿拉夫拉斯伯爵夫人就曾兴奋地预言:"这台机器总有一天会演奏出音乐来的。"果然像她所预言的,100多年后的1951年,澳大利亚一个默默无闻的编程员用电脑CSIRAC播放了第一首音乐。最初,用电脑播放音乐并不像今天这么容易,它是一个极难的编程挑战,只能由专业人员操作,而且程序员最好懂点音律知识,否则发音会成为无意义的噪音,制作过程可以说是十分曲折。那么,它又有哪些故事呢?  相似文献   

9.
斯宾塞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十四行诗《爱情小唱》体现了这一时期英国诗歌的特点——以人为本,崇尚爱情。并且诗歌可以使人不朽。他创作的"斯宾塞体"对后世的英国诗人有很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激情和欲望     
蒋骁飞 《知识窗》2014,(23):61-61
823年,大诗人拜伦开始失去欲望,他的生活开始变得无聊,死一般的无聊,于是,他准备把自己的躯体献给战争。  相似文献   

11.
英国公共图书馆在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实践中产生了丰富的成功案例,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包括"BBC 500字竞赛"和"瑞士小屋图书馆儿童诗歌之夜"等,这其中有许多针对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先进理念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本文通过分析英国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案例,以期对我国的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以启迪。  相似文献   

12.
去了岳西明堂山,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喜欢安静. 一个人,几本书,一盏茶,周遭有鸟鸣.读进去,走进时光的肌理,淡忘了岁月,消磨了自我.兴味至,登山采蕨;兴味弭,温泉濯足.关掉手机,打开思路,写几段话,临摹两幅字,于我,这是最好的时代. ·一位诗人朋友写过这样的句子:"在俗世里摸爬滚打久了,我是个罪孽深重的人."  相似文献   

13.
<正>"太阳是上帝的生命,是诗歌,是光明。"诗人拜伦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来歌颂太阳。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近年来也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北京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北理工")机械与车辆学院热能工程研究所教授郑宏飞正是一位科班出身的太阳能研究学者。从研究生直至工作,他一直在做太阳能研究。特别是在太阳能海水淡化领域,他对国际国内现状和发展方向有着深刻的认识。鉴于其出色的科研水平和成果,他已被国际一区杂志Desalination等近10本国际重要期刊聘为资深审稿人,其每  相似文献   

14.
寻找甜指甲     
诗人北北曾经写过一篇很短小的随感,里面记录了一件再渺小不过的事:"曾在办公桌上看到一群蚂蚁,它们蚁头攒动地簇拥在一片小指甲上啧啧吮吸,兴奋得无以名状.  相似文献   

15.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全球首架太阳能飞机近期于瑞士问世,航空器大家庭迎来了一位不消耗燃料、无污染、零排放的"绿色"新成员。该太阳能飞机名为HB-SIA,主要由碳纤维材料制成,"身价"高达6600万欧元,"体重"仅为1600公斤,同一辆小汽车差不多,它拥有波音747飞机的机翼。  相似文献   

16.
最近,英国一家学术期刊发表了中、美、英、德、瑞士、日本六国科学家的"2006长江豚类考察"报告,该报告确认了一个令人遗憾的消息:被称做"长江女神"的白鳍豚最终被认定为功能性灭绝.  相似文献   

17.
一字之师     
<正>在中国文学史上,流传有一些"半字师""一字师"的故事,读来给人以启示。伟大领导毛泽东一生有两个"半字师"。1957年,毛泽东与诗人臧克家谈诗,臧克家认为《沁园春·雪》一词中"原驰腊象"的"腊"字改为"蜡"更贴切,"蜡象"与"银蛇"相对互衬,诗意更浓。毛泽东听后非常高兴,称赞臧克家这"半个字"改得好。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写了《到韶山》一诗,并虚心地向有"荆楚才  相似文献   

18.
李红梅  任和 《今日科苑》2009,(14):194-194
《每当我害怕》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的名作之一。许多评论家针对诗歌所提及的"名誉"问题,依据诗人的墓志铭"声名水上书",围绕济慈对待"名誉"的态度展开一系列讨论。本文旨在结合诗人济慈的生平经历,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含意来进一步揭示诗歌的主题,并由此阐述济慈的名誉观。  相似文献   

19.
正《弗兰肯斯坦》是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在1818年创作的小说,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一个叫弗兰肯斯坦的科学家,用停尸房里不同的人体器官和组织,拼成了一个丑陋的怪物。现在,类似的情形也发生了,科学家们通过操纵细胞的沟通,让一种真涡虫从别的物种里长出了大脑。他们意味深长地为这种涡虫取名为"弗兰肯涡虫"——它的身体是自己的,可是脑  相似文献   

20.
《大众科技》2008,(7):7-8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瑞士科学家研制成功一种比铸铁还要硬许多的新型纸张,以后要捅破一个纸袋没那么容易了。瑞士斯德哥尔摩瑞士皇家理工学院的拉斯·伯格伦德表示,人们可以利用这种新型纸加固传统纸张,生产超强粘带或制造生物组织的合成代替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