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铜与浓硫酸的化学反应 1.实验装置图。 2.实验现象。新教材关于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是这样叙述的: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能发生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说明铜与浓硫酸反应时被氧化为Cu2+。  相似文献   

2.
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是研究浓硫酸强氧化性的重要实验之一.教材上说:“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发生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  相似文献   

3.
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是研究浓硫酸强氧化性的重要实验之一。教材上说:“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发生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其化学方程式为:  相似文献   

4.
铜与浓硫酸反应在常温时无明显现象,加热时铜丝表面渐渐变黑,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溶液变绿色,随反应的时间推移,铜丝表面有黑色物质扩散到溶液中,对本实验中出现的与教材描述内容不相符的一些现象进行实验探究,找到实验中发生的与教材描述内容不相符的原因,为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教学提供理论与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于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实验,高中课本只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方程式,但类比铜与硝酸的反应可以知道,这个反应不是这么简单。利用浓硫酸、铜片、稀硫酸、浓氨水、浓硝酸、氯化钡溶液、蒸馏水,对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再探究,对检验黑色物质中存在的其他物质进行了详细探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铜与浓硫酸的反应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因此,不能完全依赖教材,而要与实践相结合,敢于质疑。  相似文献   

6.
铜和浓硫酸共热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是说明浓硫酸具有氧化性的一个重要实验。在部编教材高中第一册13页中讲述了这个实验。但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按教本所介绍的方法做实验,现象很不明显;第一步把铜片和浓硫酸共热,溶液变成灰黑色;第二步把此溶液倒入少量水中,但得不到蓝色溶液,溶液仍然是灰黑的。这不符合课堂演示实验要反应迅速,现象明显的要求。如果把铜和浓硫酸的混和物加热的时间加长到一两分钟以上,再倒入水中还可能出现红色。如何使此实验的现象明显?经过多  相似文献   

7.
浓硫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由于它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稀释时剧烈放热,在实验操作中什么时候加入最为适宜?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下面就高中教材中涉及浓硫酸滴加顺序的实验项目总结如下。l浓硫酸必须最后加入的实验凡涉及浓硫酸稀释,且为剧烈放热反应的,必须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或玻璃律缓慢地注入到密度小的溶剂(液)中。以防止溶液瀑沸、飞溅而发生事故。象这种浓硫酸必须最后加入的实验有:①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②铜片和浓硫酸加热、反应后,溶液的稀释(为证明Cuz“的生成);③乙烯的制备中,乙醇和浓硫酸1:3(体积比)混合…  相似文献   

8.
为了澄清对浓硫酸吸水性的误解,阐述了浓硫酸吸水性的含义及浓硫酸吸水的方式.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分别探析了浓硫酸与饱和氯化钠和饱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结果表明:浓硫酸与饱和氯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能生成Na2SO4·10H2O沉淀;浓硫酸与饱和硫酸铜溶液相互作用会生成少量的CuSO4·5H2O晶体;否定了浓硫酸加入饱和盐溶液后具有吸水性的观点.此探究可作为选择中学化学探究性教学素材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气体使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观察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呈蓝色 ,从而证明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 ,该实验成功率不高 ,根据笔者反复实验和仔细观察 ,认为课本在这两个实验的设计上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 )铜片与浓硫酸加热反应 ,容易得到一种黑色浊液。课本上建议通过控制反应时间避免得到黑色浊液 ,这种方法有不足之处。(2 )为了使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的效果更明显 ,将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另一支盛有少量水的试管里 ,这种做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缺点。(3 )SO2 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危害师生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高中化学教材通过浓硫酸与铜起反应的实验,说明浓硫酸有氧化性。做这个实验往往会产生一些弊端;如生成黑色沉淀多,蓝色硫酸铜溶液颜色很淡,逸出二氧化硫气体和酸雾。笔者通过逐步摸索,对该实验作了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11.
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是研究浓硫酸强氧化性的重要实验之一。教材上说:“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发生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其化学方程式为:Cu+2H SO()CuSO+SO+2H O浓↑24422Cu实际操作时同学们发现,与浓硫酸共热,溶液开始呈现并非蓝色,而是黑色的浊液,并且反应时铜丝表面由光亮逐渐变黑了。为什么会出现与教材叙述不同的这些现象呢?我们对铜丝变黑提出了一连串的假设:①黑色物质可能是铜被氧化为CuOCuS;②晶体铜表面被氧化后凸凹不平而影响光的反射而显黑色。③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2.
<正>一、前言在实施人教版新教材第二册第五章第一节中的“浓硫酸与铜丝反应”和“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教学时,若按教材直接加热浓硫酸与铜丝反应制二氧化硫开展实验发现反应慢、实验演示所需要的时间较长(约4 min以上),二氧化硫产量低、反应过程中很容易生成较多的黑色沉淀,对观察和判断硫酸铜的生成造成很大的干扰。若依教材提示,实验结束,要待装置冷却后,再将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含有剩余的浓硫酸)慢慢倒入装有少量水的试管中,才能观察到溶液呈浅蓝色。这样的实验操作烦琐,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实验演示效果也不佳。同时,  相似文献   

13.
1 问题的提出 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实验是中学化学教材中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课本上该实验提供的方法是,先在试管里加入一小块铜片(约0.1g)和3 ml浓硫酸,用装有玻璃导管的单孔胶塞塞好,再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反应混合物加热,如图1所示.通过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褪色),验证反应生成了SO2;反应完毕且冷却后通过将试管中的液体倒入少量水中(得蓝色溶液),验证反应生成了CuSO4.  相似文献   

14.
实验改进一例高一第一章教材中铜和浓硫酸的反应,要求学生观察的现象是气体的产生和溶液的颜色。其中溶液的蓝色是通过稀释反应液而得到的。但反应液中常因混有氧  相似文献   

15.
在做浓硫酸与铜反应演示实验时,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即在实验过程中看不到溶液变蓝色,试管底部出现黑色和灰白色沉淀,无法向学生解释,形成比较尴尬的场面,只能草草结束。为了弄清实验事实,笔者进行了探究实验。一、实验步骤1.将铜片加入到浓硫酸中,加热。现象:一是铜片表面迅速变黑,溶液出现浅蓝色,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6,(13):140-141
铜和浓硫酸反应实验,不易取得好的效果,硫酸浓度、铜片的大小和反应温度对此实验影响极大。实验过程中生成的黑色物质常影响溶液变蓝的判断,必须对黑色沉淀物的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相似文献   

17.
运用塑料罩和氢氧化钠溶液可减少蔗糖与浓硫酸脱水反应的演示实验的污染,让学生在雾中欣赏鲜花的变色,增强实验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18.
题目 某校科技小组对铜与浓硫酸反应演示实验进行探究与改进 .实验依据 教材演示实验 .理论依据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浓硫酸中S显 6价 ,在反应中可能降至 4、0、-2价 ;Cu可从 0价升至 1、 2价 .查阅文献 ①Cu2 O是碱性氧化物 ,呈红色 ;②CuS、Cu2 S是黑色不溶于稀硫酸的固体 ;③Cu 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 ,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 和Cu ;④Cu与浓硫酸反应是放热反应 ;⑤金属硫化物高温灼烧生成金属氧化物和SO2 .⑥ 96%浓硫酸加入CuSO4·5H2 O ,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 .实验设计 可选用药品 :铜片 ,96%浓硫酸、品红溶…  相似文献   

19.
浓硫酸和铜反应的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实验之一,在人教版(旧)教科书中采用的是铜片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产生二氧化硫气体。新课程化学教科书中为了更好地控制反应进程,把铜片改成铜丝,尽管已经做了改进,但仍存在以下不足:①在橡皮塞上挖小槽,来回抽动铜丝的时候容易使二氧化硫气体逸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②当铜和浓硫酸加热反应产生二氧化硫气体的时候不能看到蓝色溶液,通常是加水才显示蓝  相似文献   

20.
作为课堂演示实验,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看似简单,实则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在分析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适宜条件的基础上,尝试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1~2 mL浓硫酸,目的是把硝酸银酸化,酸化后获得的实验现象与教材描述一致。从教学效果上看,这一改进的实验方法不但简单实用,而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