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0后",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孩子.在"80后"锋芒毕露的时候, "90后"的孩子们还正处在默默无闻的成长期,很少引起关注.今年"五四",最大的"90后"们刚刚举行了成人宣誓,正式宣告自己已18岁成人.当社会中的"保守派"还在把"80后"看作问题扎堆的小孩,为寻找解决他们"自私自利" "缺乏责任感"等毛病的解决方案而头痛时, "90后"的突然登台让他们瞠目结舌.  相似文献   

2.
春运新主力     
骆文 《报林求索》2012,(1):42-49
<正>23年过去,当年在路上的青年已经慢慢变成故乡的守望者,而当年的孩子——"70后""80后"和"90后"正成为春运的新主力。"70后":孝敬父母,必须的!有人开玩笑说,"70后"和"80后"的区别就在于"70后"多了套房子。这话有理,但也并不仅是一套房子那么简单。相对于刚踏入社会三五年的"80后"们来说,"70后"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三家报纸的分析,发现媒体在08年对"80后"、"90后"的关注度开始上升,而这种提升是伴随着他们参与社会事件的社会角色转换的,同时,在媒体建构的话语中,"80后"、"90后"群体开始以正面向上的群体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4.
最近读到科学网转载的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科研领域,"70后"将成被"抛弃"一代?>,文章提出:"60后"年富力强,"80后"后生可畏,"70后"遭遇前后夹击,因此"70后"将成被"抛弃"的一代.这篇文章提出的"70后"问题值得有关部门和人员关注,但是"70后"将被"抛弃"的提法显然是错误的论调,是一种误导.我们不希望在已经很浮躁的大环境下,再去人为地制造新的浮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分析了"90后"独有的心理特征以及在编辑岗位中遇到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90后"青年编辑应主动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在编辑工作中找到并实现自我价值.然后,阐述了"90后"的加入对改善当前编辑工作状态的重要性.最后,针对"90后"的心理特征,提出了在培养青年编辑能力方面应注重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罗燕 《民生周刊》2020,(8):26-27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课堂革命"中,教师队伍中的"新兵"——"90后"教师发挥了独特的优势。疫情之下,全国各地开学延期,很多学校开启了"网课"模式。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课堂革命"中,教师队伍中的"新兵"——"90后"教师发挥了独特的优势。作为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能熟练地运用各种新兴网络技术,具有更好的"网感",也能更好地理解被称为"网络原住民"的"00后"学生们。  相似文献   

7.
田竹  王夏 《采.写.编》2016,(1):351-352
新媒体视阈下为"90后"高职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但是由于"90后"高职学生自身特点导致他们在就业中存在着焦虑、自负等一些心理问题,因此,需要高职院校增强就业教育,以促使"90后"高职学生能顺利择业就业.本文分析了新媒体视阈下"90后"高职学生就业教育现状以及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为"90后"高职学生构建就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8.
赵冬梅 《青年记者》2008,(13):23-24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作为一个特殊年龄层的人群,"80后"在人们眼中,除了相对的年轻优势之外,总不免被或多或少地贴上"任性"、"不成熟"、"难当大任"等有色标签,本文无意评判"80后"作为社会人的特质,而只是想在传媒行业这一特定领域探讨"80后"记者面对挑战如何取得职业成功.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4,(12):40-44
近年荧屏"80后"题材电视剧,存在"青春/恋情——婚姻/家庭——育儿/养老"两次明显的主题转向。"80后"题材电视剧作为"80后"生活境遇的时代镜像写真,话题成为"80后"影像叙事的动力来源与基本策略。而话题背后隐喻的则是根植于社会大转型"80后"这一代特有的集体困惑与集体焦虑,具体而言表现在生存焦虑、身份焦虑和精神焦虑等三个层面上。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的"90后"在中国疫情的风暴中心,用自身的细腻、聪慧、精神和力量谱写和创造着奇迹与辉煌。在北京支援武汉医疗队中,共有30位"90后"。马春莉就是这其中的一位"90后"。这场战疫,是她人生的一场磨砺,也是生命的一次馈赠。在一线战疫的65天里,这些"90后"不畏艰辛,勇往直前,模仿着前辈的模样,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逐渐成长。  相似文献   

11.
今年图书市场上最引人注目的热点之一就是青春文学的衰落.随着"80后"标签的日益失色,在很多新锐作家加入"80后"作家群体的同时,同样多的"80后"成员纷纷选择了告别这个群体.  相似文献   

12.
即便目前"80后"占据着文坛主流地位,可似乎也不能太"大意",因为大概从2007年开始,"90后"便登场了,打着"‘90后’将把‘80后’给灭下去"的旗号,来势汹汹.《诗选刊》在2007年"中国诗歌年代大展"中推出6位"90后"诗人专辑,2008年4月又推出17位"90后"诗人作品,2011年第4期整期推出"2011·中国90年代出生的诗人作品专号",2012年第8期整期推出"2012·中国90年代出生的诗人作品专号";《中国校园文学》2010年第1期以"90后作家作品专号"的形式推出了20位"90后"作家的新作;《山东文学》2011年第6期,以"90后写作"为主题,发表了4篇相关评论.  相似文献   

13.
一、"80后"的命名与代际关系对于"80后"这个概念,我原本并不感兴趣,因为它不符合文学对每一个体独特性的期待。如果"80后"成立的话,那么"60后"、"70后"、"90后"都成立。这是一种偷懒的、粗暴的命名。它既不构成一个文学上的命名,也不是严格的社会学命名,最多不过是一个"媒体命名"。在大众媒体的传播强势之中,这个新词汇犹如一只无主流浪犬一样四处乱窜,它因此成了一个模棱两可的、暖昧的、似乎可以忽略又不得不面对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近几届奥运会经验证明,举办奥运会将有效地促进举办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但是,奥运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不注意提前预防,也存在着负面影响,即"后奥运效应"。"后奥运效应"又叫后奥运低谷效应,指的是奥运会主办国在奥运会后出现的经济衰退、低迷现象。  相似文献   

15.
"后真相"和"后真相时代"在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总统后,被西方知识精英捧为热词。这两个概念是英美自由知识分子无视真理的来源而制造的假象,用以歪曲和限制民众对社会真相的认识。鼓吹"后真相"和"后真相政治"既是西方主流媒体及其精英对他们信念的执迷与幻觉,又是他们掩盖预测美国大选和英国脱欧遭到惨败的遁词。  相似文献   

16.
杨曙 《出版科学》2011,(4):49-52
出版业在"80后"作家图书的商品化趋势比在传统精英作家出版中要明晰得多。传统精英作家图书出版往往以"高等教育""高等文化"等为标准定位,使学者习惯倾向围绕既存的"高等"观念的普遍性,而忽略了"80后"作家图书出版与众不同的个别性。"80后"作家图书的出版则可抛射出改变本身以精英面貌出现的精英作家图书作为"文艺场域"一部分的内在能动。"80后"作家图书的出版又具有很强的区分性和等级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通过"后真相时代"的命题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原典主张、"后真相时代"的现实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困局解构、"后真相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突围路径等建立分析框架,探究新闻专业主义"公共服务"与"客观性和公正性"诉求,在融媒新时代的实现形式,为深入研究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8.
由于"领"和"袖"在制作和功用上的相似,从汉代开始连用,后因"领"和"袖"在衣服上有突出的作用,用以比喻"同类人中的杰出者",在晋代成为名词.词义由此进一步引申表示"国家或某种组织的最高领导人".由于语言的渐变性,"领袖"成词后其短语的用法仍有残存.  相似文献   

19.
依言 《中国图书评论》2012,(12):110-113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史堪称一部复杂的经济赶超史,也是一部艰难的经济转型史.在其"赶超"以及向"后赶超"转型的过程中,形成了有别于先发国家的"异质"样态.其中,既有赶超的"两难"性,也有转型的"脆弱"性,可谓是一个"痛苦蜕变"的过程,日本恰似"赶超"和"后赶超"的"试验场".读罢新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苦涩的日本:从"赶超"时代到"后赶超"时代》一书,可以品味到日本在赶超试验、泡沫试验、转型试验过程中"痛苦蜕变"的苦涩滋味.  相似文献   

20.
在"后奥运"时代,如何确保奥运档案的完整收集,又以何种方式充分展现"后奥运"精神、传承中国文化,是目前档案界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对"后奥运"时期档案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可能性及今后的发展途径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