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少华 《新闻界》2013,(17):51-55
纪录片《我的抗战》是崔永元近期力作。"口述历史"是纪录片《我的抗战》宣传靓点。依据最后的呈现方式,纪录片中的采访可以分为四类:互动访谈式、隐性对话式、跟拍注视式、参与暗访式。《我的抗战》中的"口述历史"属于隐性对话式采访。《我的抗战》在"口述历史"运用中,出现了过度介入、删除提问等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这是几十位当事人的采访录音,里面讲的是一个20多年前的秘密。”“1986年出版的《唐山大地震》,主要是写地震之后发生的事,2005年问世的《唐山警世录》则是对地震前的预报问题进行的调查。29年过去,唐山大地震终于在公众面前呈现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全貌。”  相似文献   

3.
刘流 《新闻窗》2008,(3):22-22
2006年,在参与纪念唐山大地震30周年的报道中,两位新闻前辈的争论让那时刚入行3年的我有些困惑。令他们产生分歧的,是采访中究竟该不该追问一位已71岁的老人:“为什么你当时不抓紧救人,却忙着拨弄照相机,还给记者做向导,带着他们采访拍照?”  相似文献   

4.
《兰台世界》2013,(4):8
<正>近日,抚顺市档案馆副馆长高群和"抚顺7000年"网站创始人卢然,来到抚顺著名文史专家、已87岁高龄的姚云鹏老先生家,就抚顺"千金寨、欢乐园"历史,向老先生一一请教,从而开启了抚顺档案馆与"抚顺7000年"网站联手开展"口述城市历史"的序幕。口述人姚云鹏老先生1926年生于抚顺千金寨,解放前曾做过抚顺《建设日报》记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姚老配合抚顺市  相似文献   

5.
魏宁 《青年记者》2017,(26):119-120
大学生口述史采访是指由大学生作为采访人,应用新闻采访和口述史研究方法,选取特定人物作为采访对象,围绕采访对象的生平、事迹、职业、技艺等展开访谈,最后将访谈内容进行整合,形成采访报告的过程. 大学生口述史采访工作的发展现状 当前,大学生口述史采访工作并未得到普遍重视,只是在部分高校开展得较好,比如中国传媒大学、天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香港大学等.这些高校结合自身的研究专长和校址所在地的特有资源,做出了“白杨记忆”“泥人张”“城市史”等相关精品项目.大学生口述史采访工作大多集中在历史学院,即基本上由历史学专业学生参与,并未向其他学院其他专业广泛铺开.华南师范大学做得较好,成立了专门的口述史协会,全校各专业学生都参与在内,分工不同,各司其职.  相似文献   

6.
正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中国河北省唐山地区爆发了大地震。我作为当时救灾部队的一员,冒着极大风险,克服难以想象的艰难,在灾区救援,亲身经历了那场惊魂动魄风云变幻的救灾。如今年轮已经飞转了四十个春秋,自己也任职上海市城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十多年,深知重大灾害重创一个城市的影响、再次建设发展的艰辛困苦。为了让今天的人们了解当年唐山地震,以及救灾前后的真实情况,在这里展示些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和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入,高等教育领域全方位建设视角不仅要关注显性层面的建设,更要意识"大学教学文化"等隐性层面的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教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传承创新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西南财经大学名师口述档案资源建设实践为例,撷取国聘博导和一些老教师为口述史采访对象,深度挖掘值得传承的教学文化,课题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形式,展示了名师口述档案工作对于高校教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唐山大地震资料为研究地震的发生与预防提供了丰富素材,为唐山市抗震设防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对唐山大地震史料及其科研成果进行了综述,对其在地震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9.
采访唐山大地震虽然已经远去 了20余年,可每当回忆起来,依然让人心跳不已。它是我采访生活中十分难忘的一段。 1976年7月28日,地处我国华北的工业重镇唐山爆发了7.8级大地震,震级之高,破坏力之大,可说是史无前例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整个国家都动员了起来。 7月31日中午,上海接到指令,迅速空运10吨压缩饼干至唐山,以解燃眉之急。我奉命随机护送,稍作整理后,便快速赶往虹桥机场。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又是执行非常任务,去往举世瞩目的地方,一路上既紧张,又亢奋。 空旷的停机坪上,早已停泊着一架波音70…  相似文献   

10.
刘翠红 《中国档案》2007,(11):48-49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一场罕见的7.8级大地震,把唐山夷为平地,给世人尤其是唐山人留下了难以泯灭的记忆。地震30年来,唐山人以"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在一片废墟上重  相似文献   

11.
《全国新书目》2008,(12):13-13
1976年,唐山的一场地震惊动了全世界,而32年后的今年5月12日,比唐山大地震还猛烈的地震灾害出现在四川。"我们没有忘记全国人民在唐山最需要帮助时伸出的援手。"一名来自唐山的志愿者檀立这样说道。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报副刊是企业文化宣传和传播的重要阵地。如何利用好这一先天优势,需要在副刊的栏目经营上下功夫。本文试以《中国海洋石油报》"口述实录"栏目为例,探讨其在充分彰显企业人文特色上所作的努力。企业报"口述实录"的四个特点《中国海洋石油报》每周三期,每期有个副刊版面。"口述实录"是其中的一个口述实录专栏,以两种方式呈现,一种是由记者主导采访,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成文,另一  相似文献   

13.
青年女作家于秀的长篇纪实文学《台湾老兵──口述实录,我在台湾四十年》一书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在社会上引起相当强烈的反响,初版一万册已销售一空,最近又重印一批。此书是作者在青岛、上海等地采访十五位大陆解放前夕被抓或被胁迫到台湾,滞留台湾四十年于80年代中后期陆续回大陆探亲或定居的台湾老兵或其亲属的口述实录的文学,其中既有口述者对与亲人分别四十载历尽苦难与沧桑的声泪俱下的叙述,又有采访者情理交融的描叙,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祖国的宝岛台湾与祖国分离已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普洱市档案局首次开展的口述历史征集工作录制结束,征集口述历史视频时间约四十分钟。此次征集的口述历史内容为:澜沧芒景布朗族亚歪肯民歌艺人口述"迎客颂";澜沧古茶公司总经理口述过渡型古茶历史;澜沧芒景布朗族亚  相似文献   

15.
大地震中的志愿者大潮,也许标志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发端,但志愿者与政府在地震救援和重建中的青涩对接和磨合,也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李雯 《声屏世界》2010,(12):36-38
电影《唐山大地震》的火热上映再次掀起影坛对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讨论。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提出,“现实主义如何穿越现代化的洗礼,完成其在现代化程序中的蜕变,使之保持历久弥新的生命力,这成为摆在中国电影人面前的一个最大课题。”而《唐山大地震》在电影产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为中国的现实主义电影寻找到新的生存方式.让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浴火重生。  相似文献   

17.
2010年7月22日,由唐山市政府独家冠名的电影《唐山大地震》震撼上映。《唐山大地震》成功塑造了唐山的城市形象,使得唐山的知名度得到极大提高。城市形象界定西方对城市形象的理论研究可追溯到19世纪,20世纪60年代出现高  相似文献   

18.
口述校史是学校档案的有益补充,它的采集要本着对历史和现实负责的态度,以"叙述真实、口述有效、兼顾档案特征、注重声明及版权"为原则,按照项目立项、撰写采访大纲、确定采集形式、确定权属、执行口述、主持人控场、口述成果的后期整理等流程规范地开展。  相似文献   

19.
人本价值的内涵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内外众多新闻记者奔赴前线,及时报道救援进展情况.但不可忽视的是,少数媒体记者在对当事人的采访和报道中,将人本价值抛于脑后,缺失人文关怀,做出了有违新闻职业道德的事.  相似文献   

20.
张广友 《传媒》2000,(8):23-25
在我30多年记者生涯里,所采访的重大事件中最使我难忘的就是1976年发生的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 当时,我在新华社总社当机动记者。地震发生后,我是首批于当天到达唐山地震现场的记者之一。第二次地震(7.1级)发生时,我就在唐山市内。从那以后,直到毛泽东主席逝世前夕(9月8日)的50多天中,我一直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