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若(z-x)~2-4(x-y)(y-z)=0, 求证:x,y,z成等差数列。 [证一] (z-x)~2-4(x-y)(y-z) =z~2-2zx+x~2+4zx-4xy-4yz+4y~2 =(x+z)~2-2·2y(z+x)+4y =(z+x-2y)~2 =0,  相似文献   

2.
(一) 利用行列式证明条件等式当条件等式的条件或结论形如AB=CD(或A/C=D/B)时,可以考虑用二阶行列式证之。此外,有些条件等式可用三阶行列式证之。例1 若(z-x)~2-4(x-y)(y-z)=0,求证:x,y,z成等差数列。(79年理工农医类高考题) 证明由(2-x)~2-4(x-y)(y-z)=0有∴ z x-2y=0,z x=2y 所以x,y,z成等差数列。  相似文献   

3.
不等式的证明题中,常常会在给定条件或待证的不等式中含有“1”或与“1”有关的项.因此,熟知“1”的应用技巧并灵活运用,对学生拓宽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是十分有益的.下面就证明不等式时“1”的几个常用技巧做一总结.※“1”的等量代换法※当给定条件中有含“1”的等量关系式时,常常将“1”用式子等量代换到要证明的不等式中,对原不等式变形.[例1]已知x+y+z=1,证明x2+y2+z2≥13.证明:原不等式可变形为3(x2+y2+z2)≥1.∵x+y+z=1,∴3(x2+y2+z2)≥(x+y+z)2,左-右=3x2+3y2+3z2-(x+y+z)2=2x2+2y2+2z2-2xy-2yz-2zx=(x-y)2+(y-z)2+(z-x)2≥0∴原…  相似文献   

4.
初三复习中,有些题目难度虽不大,但由于考虑不周密,解答中却常出现错误,现举例如下: 例1 已知(x y):z=(y z):x=(x z):y=k,求k的值. 误解:k=(x y):z=(y z):x=(x z):y=2(x y z):(x y z)=2。 解题过程似乎无懈可击,但此题实有两解,漏解原因在于解题中应用等比定理,把x y z当作不等于0的式子,而忽略了x y z=0的情况。 当x y z=0时。x y=-z;y z=-x;x z=-y;所以k=-1。 所以,本题有两解k=2或-1。  相似文献   

5.
判别式除了可以用来判定方程根的情况之外,它在解题中有着技巧性很强的应用,现举例如下,供参考。1 当题目中含有△=b~2-4ac≥0条件或结论 时,可以返回去构造方程ax~2 bx c=0 (a≠0),再用方程知识求解 例1 若(z-x)~2-4(x-y)(y-z)=0,求证x z=2y。 分析:观察条件式的结构特征,形似于判别  相似文献   

6.
Schur不等式设x,y,z为非负实数,则x(x-y)(x-z) y(y-x)(y-z) z(z-x)(z-y)≥0,仅当x=y=z时等号成立。  相似文献   

7.
定理若x,y,z是正数,λ是非负实数,那末: x~λ(x-y)(x-z) y~λ(y-x)(y-z) z~λ(z-x)(z-u)≥0式中等号当且仅当x=y=z时成立。证明当x,y,z中若有两个量相等,定理显然成立。若x,y,z两两不等,假设0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可把数学解题和观察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各方面去仔细观察题型特点,深入观察和分析欲解(证)问题的每一个已知条件,把握问题的已知和未知、局部和整体、数和形等方面所呈现的特征,发现联系和规律,从而获得简捷、精巧、合理的解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观察想象能力的发展.例1 若(z-y)~2-4(x-y)(y-z)=0,则x、y、z成等差数列.<份析一>观察已知条件所呈现的特点,会发现其形式完全类似于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0的判别式b~2-4ac=0的形式,于是可考虑将题中的条件视为关于t的二次方程(x-y)t~2 (z-x)t (y-z)=0有等(?)的情况,观察不难发现,这个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是各项系数之和等于零.因此方程有一个根x=1,从而可知方程有两个等根x_1=x_2=1,又根据韦达定理两根之积x_1x_2=y-z/x-y=1,于是易得x,y,z成等差数列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代数、几何,三角中有一类题目,若利用等比定理来解,则可以使解题过程大大简化,请看下面数例: 例1 若(x(y+z-x))/(log_αx)=(y(z+x-y))/log_αy=(z(x+y-z))/(log_αz)。求证:y~zz~y=z~xx~z=x~yy~x。证明:∵(y+z-x)/((1/x)log_αx)=(z+x-y)/((1/y)log_αy)=(x+y-z)/((1/z)log_αz)。两次运用等比定理得  相似文献   

10.
对复变函数ω-f(z)-u(x,y)+v(x,y)i,其点集为 S_f-{(z,ω)??z-x+yi,ω-f(z),x,y∈R} 因为S_f为四维空间的点集,所以我们在三维空间中无法想象出其几何图象,那么如何用函数图象的观点来研究函数零点的几何意义呢?一般有如下二种方法: 其一,如中学数学教本中论及二次多项式根的几何意义时,是用直角平面,即二维空间S_2={(x,u)|x,u∈R}去截四维空间S_4-{(x+yi,u+vi)|x,y,u,v∈R}则S_f在S_2中的截痕即为常说的抛物线图象.因为S_2即为S_4的子集y=0且v=0,也即  相似文献   

11.
1 .利用配方法化成只含有一个的三角函数【例 1】 求函数y =sin6 x +cos6 x的最值 .解 :y =sin6 x +cos6 x=(sin2 x +cos2 x) (sin4 x -sin2 xcos2 x +cos4 x)=(sin2 x+cos2 x) 2 -3sin2 xcos2 x=1-3sin2 xcos2 x =1-34 sin2 2x=58+ 38cos4x∴当x=kπ2 (k∈z)时 ,y取最大值为 1.当x=kπ2 + π4(k∈z)时 ,y取最小值 14∴ymax =1,ymin =142 .利用函数y =x+ ax(a >0 )的单调性【例 2】 求函数y =sin2 x + 3sin2 x(x≠kπ ,k∈z)的值域 .解 :设sin2 x =t(0 相似文献   

12.
问题 如果a,b,c成等差数列x,y,z成等比数列,且x,y,z都是正数,求证:(b-c)log_dx (c-a)loh_dy (a-b)log_dz=0.  相似文献   

13.
二次函数y =ax2 +bx +c(a≠ 0 )配方后可变为标准形式y =a(x + b2a) 2 + 4ac-b24a (a≠ 0 ) ,由此可以很快求出y的最值 ,初中数学中 ,有不少的最值问题 ,常常可以转化为二次函数来求解 ,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介绍几种求解方法。一、主元代入法例 1. 已知x、y、z均是实数 ,且满足x + 2y -z =6x -y + 2z =3求x2 +y2 +z2 的最小值。 (2 0 0 1年安庆市竞赛题 )解 :原方程组变为 :x + 2y =6 +zx -y =3- 2z,解得 x =4 -zy =z+ 1于是x2 +y2 +z2=(4-z) 2 + (z+ 1) 2 +z2=3z2 - 6z+ 17=3(z - 1) 2 + 14当z=1(此时x =3,y =2 )时 ,x2 +y2 +z2 取到最小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与同学们谈一谈不等式(组)在数学竞赛中的4种常规应用,以开阔同学们的解题视野,提高同学们的解题能力,下面举例加以说明,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一、用于求值例1已知函数x,y,z满足3x+2y-z=4,2x-y+2z=6.x+y+z<7求x+y+z的值解:将已知等式相加得5x+y+z=10,∴10-4x=x+y+z<7,∴x>3/4,∵y,z为正整数,∴5x=10-y-z≤  相似文献   

15.
<正>一、化归思想在函数中的运用例1已知函数y=x3-3x+c的图像与x轴相交有两个公共点,求c值。证明:因为y=x3-3x+c的图像与x轴相交有两个公共点,求c值。证明:因为y=x3-3x+c,所以y′=3x3-3x+c,所以y′=3x2-3=3(x+1)(x-1)。所以当x=±1时,函数存在极值。由于y_(x=1)=0或者是y_(x=-1)=0,就可以得出c-2=0或c+2=0,即c=±2。二、化归思想在不等式中的运用不等式是高中数学中较为重要的内容,这种解题方法通常会与函数方程进行进行紧  相似文献   

16.
“简单线性规划”是高中数学新增内容,在高考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考察线性规划的直接应用或间接应用,从近几年高考命题的情况分析,在高考复习中,有必要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作出适当引申.其一是约束条件不限于一次不等式,可以是二元二次不等式或其它形式;其二是利用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解题,而且目标函数可以是非线性的.1联系直线在y轴或x轴上的截距解题例1已知实数x,y满足2│x-1│-y=0,求z=x+2y的最小值.解它的可行域的边界为一折线y=2│x-1│,目标函数z=x+2y的值就是直线x=-2y+z在x轴上的截距的值;令x+2y=0,它表示的直线为l,平移直线l到l′使l′过点M(1,0),此时,目标函数z取得最小值,zmin=1.例2已知实数x,y满足x2+y2=2x-2y+1≤0,求z=x-y-1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它的可行域的边界是一个圆(x+1)2+(y-1)2≤1,(是非线性的可行域)目标函数z的值就是当直线y=x-z-1与可行域有公共点时,在y轴上截距的相反数再减1,因而截距最小时,z最大;截距最大时,z最小.图1令x-y=0,表示直线l:y=x.平移直线l到l′和l″,使l′和l″与圆(x+1)2+(y...  相似文献   

17.
一、填空题1.若点A(7,y1),B(5,y2)在双曲线y=2x上,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是.2.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P(m、n),其中m、n是一元二次方程x2 kx 4=0的两个根,那么点P的坐标是.3.如果一次函数y=mx n与反比例函数y=3n-mx的图象相交于点(12,2),那么该直线与双曲线的另一个交点.4.已知y与x-1成反比例,当x=12时,y=-13;那么当x=2时,y的值为.5.对于函数y=3x,当x<0时,y0(填“>”或“<”),这部分图象在第象限.6.反比例函数y=kx1-2k,当x>0时,y随x的而增大.7.已知点P(1,a)在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上,其中a=m2 2m 3(m为实数),则这个函数的图象在限.…  相似文献   

18.
若x,y,z为非负实数,则对于任意的r>0都有x~r(x-y)(x-z)+y~r(y-z)(y-x)+z~r(z-x)(z-y)≥0(*),当且仅当x=y=z时,或者x,y,z中有两个相等而第三个为0时等号成立.不等式(*)是I.Schur大约在1934年得  相似文献   

19.
《中学理科》2004,(7):28-31
一、选择题 :每小题5分 ,共 60分 .2 点P从 (1,0 )出发 ,沿单位圆x2 y2 =1逆时针方向运动2π3 弧长到达Q点 ,则Q的坐标为 (   ) .(A) -12 ,32(B) -32 ,-12(C) -12 ,-32(D) -32 ,123 已知等差数列 {an}的公差为 2 ,若a1 ,a3,a4 成等比数列 ,则a2 =(   ) .(A) -4  (B) -6  (C) -8  (D) -104 曲线y2 =4x关于直线x =2对称的曲线方程是 (   ) .(A)y2 =8-4x    (B)y2 =4x -8(C)y2 =16-4x (D)y2 =4x -165 设z =x -y ,式中变量x和y满足条件x y -3≥ 0 ,x -2y≥ 0 , 则z的最小值为 (   ) .(A) 1  (B) -1  (C) 3  (D) …  相似文献   

20.
数学思想是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和有关实际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求解数学问题时,若能正确地运用数学思想,则可提高解题效率.本文举例介绍在求解三角问题时的常用数学思想.一、函数思想例1已知x3+sinx-2a=0,x∈[-π2,π2],4y3+sinycosy+a=0,y∈[-π4,π4],求sin(x+2y)的值.分析:从已知条件所具有的特征出发,可构造一个新的函数f(x)=x3+sinx,利用该函数的单调性,找出x与2y的关系,从而获得解答.解:令函数f(x)=x3+sinx,由x3+sinx-2a=0,得2a=x3+sinx=f(x).又由4y3+sinycosy+a=0,得2a=-8y3-2sinycosy=(-2y)3+sin(-2y)=f(-2y),∴f(x)=f(-2y),∵x,-2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