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作业时,教师让学生完成下面这道简单应用题:用一根长16厘米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有位学生按如下解题思路进行了解答:16÷4×4=4×4=16(平方厘米)。这种解答对不对呢?执教者认为是对的。他的理由是学生内心已完全明白了解题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只是列式欠妥而已。我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布置学生完成的这道题是一道已知正方形周长求面积的题。解题时,需先求正方形的边长。本题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那么,正方形的边长就是(16÷4)厘米。求面积的正确算式应该是16÷4×(16÷4).学生的列式中,16÷4表示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而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七册105页第14题是这样的:如果△×□=0,那么下面的算式哪几个是正确的? ①□÷○=△②○×△=□ ③○÷△=□④□+○=△ ⑤○-□=△ ⑥△=○÷□ 此题是在学生刚学完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后出现的。把算式中的具体数字用△、○、□来代替,很抽象,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四年级上期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相似文献   

3.
孙俊勇 《山东教育》2005,(34):43-43
一、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限时5分钟)2539+823=10351-1029=3096÷43=69×48=769+54×73=2549-35×28=1584-2856÷14=302÷(267-183)=63×(1458÷27)=1987-889+764=28547-5869-3698=576÷8×145=二、认真读题,仔细思考,在题中“___”上填合适的答案(1)请你用3个0和1、5、8组成一个数:______,这个数读作______,它的最高位是______位,把这个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2)比较大小:9876○8967083215○832147661215○8320844(3)如果让你口算520+480,你会怎样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判断:24138+8289=32327()(对的打“"”,错…  相似文献   

4.
陈平 《山东教育》2005,(34):41-41
一、认真思考,对号入座(1)6+6+6+6+6写成乘法算式是(),积是()。(2)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3)5的4倍是(),()的7倍是56。(4)1米=()厘米。(5)在○里填上“<”、“>”或“=”。60厘米○1米2×7○146×7○322×8○7+88+1○2×436+54○46+440×9○9+17×8○6×9(6)()×()=72()×()=215×()=454×()=44×6=()×()56+25=9×()(7)用卡片2、3、4能摆成()个不同的两位数。(8)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8,积是()。(9)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10)画一条比3厘米短1厘米的线段。()二、火眼金睛辨对错(对的打“"”…  相似文献   

5.
一、直接说出得数4×7=!"18÷9=#$%&300-200=8000-2000=’()64÷8=*+,-./08×6=150-70=123451000-600=56÷7=7×9=67400+400=895000+3000=45÷5=:;35÷5=<=500+30=28÷4×6=二、摆竖式算下面各题780-290480+370310-190550+150630-170820-280三、在○里填上“>、<或=”3600-1000○3000320-130○320+1308000-6000○1000+10007×9○8×776-30○7624克○3000克四、认真读题并填空1.5005这个数中,从右边数第一个5表示(),第二个5表示()。2.一个鸡蛋约重50(),小明身高约是130(),体重约是20()。3.锐角比直角(),钝角比直角(),锐角比钝角()。4.十位上…  相似文献   

6.
计算题。 , 、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6分) 3.9÷1.3=2.4×0.5= 2.7+3— 1—0.4= O.9×1.1=0.6÷0.2= 2.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6分) 96.28÷28 1.384×6.5 3.用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6分) (1)0.5×16×0.125 (2)6.5×6.5+6.5×3.5 (3)5.9÷(3.94+6.86)×O.8 (4)8÷E(40.75—9.5)×0.43+10.65 4.列式计算。(8分) (1)把0.36与2.5的积缩小6倍,结果是多少7 . (2)甲数是.4.5,乙数是甲数的2倍,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5.看图计算面积或地积。(单位:米) (1)计算图(一)的面积。(5分) (2)计算图(二)合多少公亩。(5分)…  相似文献   

7.
一、填空(16分)叫做第一级运算 ,()叫做第二级运算。2 一本120页的故事书 ,小明第一天看了一半 ,第二天应从第()页看起。3 一张课桌面积0.4896平方米 ,它的长是1.02米 ,它的宽是() ,周长是()。4 将1.28 +1.52=2.8 ,2.8÷0.25=11.2 ,3×11.2=33.6一组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是()。5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或“=”。14.72÷0.92()14.7262.5×2()62.5÷0.56 将3.6÷1.2 +0.5×5的运算顺序改变为先算加法 ,再算乘法 ,最后算除法 ,算式应改为()。7 8.14÷0.36的商的最高位是在()位上 ,商取整数时 ,余数是()。8 3.84 ,5.06 ,7.38三个数的平均数…  相似文献   

8.
教学“学校给三好学生买奖品,买了3盒钢笔,每盒10支,一共用去60元,每支钢笔价钱是多少元?”(六年制七册第62面例6)时,一教师引导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后,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列式计算,说算理。学生积极思考,列出了60÷3÷10、80÷(10×3)、60÷10÷3、60÷(3×10)阳个算式。讲评时,学生能说出60÷3÷10和60÷(10×3)的意义,讲不清后两个算式的道理。教师则肯定了前两个算式的正确性,而指出60÷10÷3和60÷(3×10)毫无意义,是错误的算式。  相似文献   

9.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个学期即将结束,相信你们一定又学到了不少知识。下面就是你们展示才华、检验和提高自己的时候,希望认真思考,仔细做答,祝你们取得理想成绩,迎接愉快的寒假。卷一(5分钟)一、数学高速路(看算式,写得数)3.2÷0.4=!"#8-2.5=$%&’4.2+6=()*+0.07×6=86+24=,-11×11=./2.8÷1.4=0121-0.03=0.4×0.4=348.6÷2=567893.2×0.3=:;1.4+7.6=15-9.9=1-0.85=<=>7.5-5=?@AB0.3÷0.15=2.56+0.7=CDE3.46+0.54=FG10÷0.5=1.8×4=3.5-0.8=0.2×0.6=0.56÷1.4=HI0.97+2.9=0.01÷0.001=JKLM0.09+10.1=NOPQ6.54-5…  相似文献   

10.
1.若51-[26.5×0.375-(8.3-74307)+○÷223]×445=50,则○=.2.在等式941×9.8+9.25÷5-2.5643÷3-(1165-8□+0.125)×16=33中,□=.3.计算:18.25×1154-1741÷(1-5594).4.计算:(7158-61151)÷[21145+(4-22145)÷1.35].5.计算:3.85×(5-276)÷1.25(73+131÷79)×1.1.6.图1是一个运算器的示意图,A,B是输入的两个数据,C是输出的结果.表1是输入A,B数据后,运算器输出C的对应值.请据此判断,当输入A值是2006,输入B值是9时,运算器输出的C值是.图1表1A32454656B5385C20617.8.01×1.24+8.02×1.23+8.03×1.22的整数部分是多少?8.(1)要把9块完全相…  相似文献   

11.
小朋友,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你解决问题的本领一定提高了很多。下面的题目肯定难不住你!希望你细心审题,开动脑筋,取得优异成绩!一、直接写得数400×380÷4300×73600÷4104×2804÷448÷612×51×343二、我会填(1)2吨=()千克6千克=()克3年=()月8000克=()千克(2)张红的体重是40()一袋大米重50()1袋盐重500()一头大象重4()(3)在○内填上“>”“<”或“=”。96÷8○96÷6120×4○120÷8105×6○600140×7○980(4)猜一猜,填一填。三、小猴回家四、过河五、我会连从下面盒子里,分别摸出一个球六、我知道哪个立体图形是淘气搭的,打上“√”我搭的立…  相似文献   

12.
胡安波 《文教资料》2005,(24):72-73
前些天,笔者在淄博师专附小执教了一堂教学内容为“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的课。当时课上出现了这样一幕:通过师生谈话,创设问题情境,出示问题:学校食堂运来1吨煤,计划烧40天。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学生读题,然后独立尝试解决。教师巡视后指名板演,其中王家宁同学的列式是这样的:1吨=1000千克,1000÷40=25(千克),25-5=20(千克),1000÷20=50(天)。而朱家豪同学的列式则是:1吨=1000千克,5×40=200(千克),1000÷40=25(千克),200÷25=8(天),40+8=48(天)。订正时,王家宁的解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而朱家豪的…  相似文献   

13.
我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的概念后,曾出了这样一道巩固题: 括号里填上什么数,才能使商不变?为什么? 8÷4=2 (1) (8×囗)÷(4○囗)=2 (2) (8○□)÷(4÷□)=2 对于(1)题,学生都能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很快说出多种正确的答案。而对于(2)题,由于学生没学过小数和分数的除法,受知识的局限。因此出现了我预先备课时没有估计到的情况。学生们对下面两个答案有了争议。  相似文献   

14.
有一位老师教学“分数除以整数”,在得到6/7÷2=6÷2/7=3/7(米)后,随手又出了两道算式:5/7÷2和3/4÷6,问:“这两道题谁会做?”这时,有一位学生举起手来。于是教师只好让他“试试”。谁知,当这位学生刚刚写出“5/7÷2=5×2/7”,教师便“请”他回了座位,自己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因为,教师断定这位学生在“胡扯”,5不能被2整除,怎样随便改成相乘呢?于是剥夺了他的“发言权”。随后,我  相似文献   

15.
如何让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几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在尝试。以下是我教学“除法的简便运算”一课的实录,供研讨,请指正。一、激趣引题上课开始,老师要求学生先来个写算式接龙比赛,老师写出24÷2÷3;24÷(2×3)这样两个算式,请学生接着也写出类似的两个算式。学生写的算式:60÷6÷5,60÷(6×5);360÷6÷6,360÷(6×6);……学生在接龙的过程中,感觉到这样的算式有很多。老师接着说,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两组算式,并让学生相互说说你想研究什么问题?经过思索学生纷纷说:我想知道这两组算式有什么关系?这样的算式写得完吗?我…  相似文献   

16.
一、计算0 8×0 04=  710×23=  1+2% =1999+904=316÷14= 0 6÷0 4=35×421= 1-2÷3= 179÷2 5÷4=45×0÷712=     47+12-47=(18+34)×4= 98×102=二、量一量,画一画,算一算(1)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 4厘米的圆,并用字母标出它的圆心、直径与半径。(2)画一个 120°的角。(3)量一量,右图中半圆形的直径是(   )厘米。图中三角形△ABC的面积是 (   )平方厘米。三、填空(1)我国第 5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总人口已达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三万,这个数写作 (    )。改写成以“亿”作单位并保留一位…  相似文献   

17.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空1.比较大小。(在括号里填“>”“<”或“=”)3.8×0.32()3.81.75÷0.81()1.7550分()0.5小时0.5公顷()5000平方米2.1.36×0.14的积有()位小数,0.756÷0.18=()÷18,56缩小()倍是0.056。3.3除以11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简写作(),得数保留三位小数是()。4.老师用39元买了a本故事书,每本故事书的单价是()元。5.将“方程”和“等式”填入右图,体现二者的关系。6.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4厘米和3厘米,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和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相似文献   

18.
一、计算(36分)1.请口算,写得数:640+260= 156-97=121÷11= 1-1÷3=5×15÷15×5= (0.8-45)÷67=2.根据78×43=335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43×0.78= 7.8×0.43=3354÷0.43= 33.54÷0.78=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算):(1)7000-3690÷18×25(2)2.5×1.25×32(3)(14+56-13)×12(4)(45+14)÷73+710(5)[1-(12-14)]×234.求未知数x的值:(1)x-0.8x-6=16(2)x-26=26(3)2∶13=x∶355.请列式计算:(1)6除1.5的商加上3,再乘3,结果是多少?(2)一个数与它的50%的和等于7.5,求这个数。二、填空(10分)1.一个数由7个亿、3个千万…  相似文献   

19.
一、计算。(29分) (1)直接写出各题得数。 437-198= 6.6÷0.6= 10.25-1/4= 14(1/8)÷7= 125×0.32= 8-8÷9= 246×0.5÷123= 1÷7/8= (2)下面各题要写出主要计算过程,能简便计算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相似文献   

20.
“分数除以整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凸现学生的主体意识,留给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让学生体验创造的快乐,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下面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片段:出示例题:把54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米?师:根据题意,该怎样列式?生:54÷2师:54÷2的结果是多少呢?你们能自己想办法计算出来吗?(学生独自思考,尝试解决)师:请大家介绍一下各自的计算方法。方法1:54÷2=0.8÷2=0.4=52(米)方法2:54÷2=54×21=52(米)方法3:45÷2=(54×5)÷(2×5)=4÷10=25(米)方法4:54÷2=(54×21)÷(2×21)=54×12=25(米)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