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翻阅《九色鹿》(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解读文字,众多论者要么惩恶扬善,赞扬九色鹿舍己救人的品质,谴责调达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要么斥责调达的失信,劝谕人们要恪守信用,不能违背自己的誓言。笔者在细读文本后发现,选入课本前,教材编者已对《九色鹿》故事作了较大改动。上述两种解读思路,或流于肤浅,不能  相似文献   

2.
目前教材所编选的文本有一些是高于、甚至远离学生生活的。对这些教材,教师如何将文本与生活链接起来呢?前一段时间,观摩《九色鹿》的课堂教学,看到了两种结尾,不禁引发了我的思考。结尾一师:同学们,九色鹿得救了,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将这美丽善良的九色鹿送回那片景色秀丽的山林中。(学生读第一段)师:同学们,《九色鹿》是一个古老的故事,故事中调达见利忘义,背信弃义,让世世代代的人唾骂;九色鹿救人之义举,救人之命不求回报的大仁大义令我们所有的人为之感动。它告诉我们善良终将战胜丑恶,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这或许就是古老敦煌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3.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是语文教师早就秉持的教学理念。可是目前教材所编选的文本有一些是高于、甚至远于学生生活的。这时,教师如何将文本与生活链接起来呢?前一段时间,观摩《九色鹿》的课堂教学,看到了两种结尾,不禁引发了我的思考。结尾一:师:同学们,九色鹿得救了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将这美丽善良的九色鹿送回那片景色秀丽的山林中,齐读第一段。总结:同学们《,九色鹿》一个古老的敦煌故事,故事中调达见利忘义、背信弃义,让世世代代的人唾骂,而九色鹿救人之义举,救人之命不求回报的大仁大义令我们所有的人为之感动,它告诉我们善良终…  相似文献   

4.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是语文教师早就秉持的教学理念。可是目前教材所编选的课文内容有一些是高于、甚至远于学生生活的。这时,教师如何将文本与生活链接起来呢?前一段时间,观摩《九色鹿》的课堂教学,看到了两种结尾,不禁引发了我的思考。结尾一:师:同学们,九色鹿得救了,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将这美丽善良的九色鹿送回那片景色秀丽的山林中,齐读第一段。总结:同学们《,九色鹿》中调达见利忘义,背信弃义,让世世代代的人唾骂,而九色鹿救人之义举,救人之命不求回报的大仁大义令我们所有的人为之感动,他告诉我们善良终将战胜丑恶,正义终将…  相似文献   

5.
(配合四年级上册课文《九色鹿》)《九色鹿》是一个美丽的民间故事、童话故事,也是一个宗教故事,源自敦煌石窟第257窟西壁上的壁画,是莫高窟四万五千平方米壁画中最完整的连环画故事,也是北魏的佛经经典作品之一,原名叫《鹿王本生》,后被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成了文字《佛说九色鹿经》。课文讲述了九色鹿(据说是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的前身)救了落水即将淹死的调达却反被此人出卖的故事。这个故事带我们穿越了绵长的历史时空,追问、  相似文献   

6.
教材简析国标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21课《九色鹿》一文,主要讲述了美丽善良的九色鹿救了落水的调达,然而调达却背信弃义、恩将仇报,为了得到重金,竟然出卖了九色鹿,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最终调达受到了国王的严惩,九色鹿又过上了安宁平静的生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应当遵守诺言、知恩图报、见利思义的道理。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教师,我们在解读教材时,应充分考虑编者意图,树立课程意识,立足整体,切莫让"一叶障目"。一、莫让一点"遮"整课解读一篇课文,局部分析必须立足于整体。有位老师教学苏教版四上《九色鹿》一课,解读调达被救之后的感激之言——"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时,着重引导学生体会调达的奴性。我觉得这一点值得商榷。我们应该联系整篇课文来解读。此时的调达内心应该是充满感激,因为他刚从死亡的边缘上被九色鹿救回来,感谢、报答救命恩人是人的本能,不是奴性。此时的感激与后来的背叛形成了鲜  相似文献   

8.
写是语言文字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解读文本时,切不可忽视文本有利于学生习作能力的语用点。下面,我结合《陶罐和铁罐》来谈谈如何在解读文本时关注写的语用价值。《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告诉我们人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就自以为是,骄傲自满,看不起别人。课文内容简略易懂,对话活泼有趣,学生乐于去读。我主要抓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感悟语文,把教学和学生的实践结合起来,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的需求出发,贴近学生,提高教学效率. 一、用生活解读文本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现实的活水,最能激励学生的自得自悟.在阅读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用质疑的眼光来解读文本,用生活体验来验证文本.但我们在教学中不是将每一课都落到现实中去,我们没有这么多时间,也没这个条件.学了《秦兵马俑》,我们总不能把学生带到西安去,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把天下景物全部囊括在多媒体中,让学生通过眼睛来看世界,通过思维来验证文本的真实性及其艺术性.请看如《卢沟桥烽火》一课的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0.
《小学青年教师》2006年第4期刊登了国家级骨干教师、河南省语文学科带头人武凤霞老师《检阅》一课的课堂实录和教后感,分别题为《每个人都是高贵的存在》和《艰难的突围(》以下简称《每》文、《艰》文)。在佩服武老师解读文本之深和引导艺术之高之余,一个强烈的疑惑油然而生,久久不能释怀,道来与武老师商榷:面对作为阅读教学第一资源和主要凭借的文本,我们到底应该选择怎样的解读姿态?“我们的学生已经习惯了跪在文本面前去学习。”武老师在教后感《艰》文中感叹。言下之意除“跪读”外,我们应有另一种姿态:跳出文本“俯读”。《艰》文还告…  相似文献   

11.
教材简析 国标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21课《九色鹿》一文,主要讲述了美丽善良的九色鹿救了落水的调达,然而调达却背信弃义、恩将仇报,为了得到重金,竟然出卖了九色鹿,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最终调达受到了国王的严惩,九色鹿又过上了安宁平静的生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应当遵守诺言、知恩图报、见利思义的道理。  相似文献   

12.
一、解题:什么是叙事性联系及为什么这样品读《雷雨》 打开人教社2007年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在《雷雨》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仔细阅读课文,把握周朴园、侍萍的性格". 讲解《雷雨》如果孤立地就文本论文本,那么关注人物的性格没有什么错.但是,阅读教学在有关人物题材的文本解读中,性格、性格、性格还是性格,这是一个极具贯串性的概念,几乎所有的人物文本故事解读教学都少不了这个关键词.课堂上读十篇、十几篇,其解读思维教育如同一篇.这早已使学生的审美神经感到疲劳和麻木.我们需要"突围",扩大我们的解读视阈.为此,我们提出这样的命题——在叙事性联系中品读《雷雨》,从千篇一律的人物性格解读窠臼中走出来,把解读的触须向别处探一探,比如探究事情的因果关系,探求故事发展的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的确,开放式的语文阅读教学,给了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可是自由不是放任,在倡导学生思想自由的同时,教师不能放弃必要的引导。下面是笔者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九色鹿》的教学片段。师:"假如你就是国王,你听了九色鹿的话,你会怎么说、怎么做来惩罚调达呢?"生甲:国王非常气愤,说:"调达,你这个见利忘义的家伙!当初九色鹿救了你的命,你现  相似文献   

14.
教材简析 《九色鹿》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1课.这篇课文是一个民间故事,写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调达,调达发誓永远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调达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惩罚.这个故事原出自《佛经》(佛说九色鹿经),并被绘于敦煌莫高窟的第257窟的西壁,是莫高窟中最完整的连环画式故事.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够不断引发学生从不同的维度和视角进行思考,让学生收获不同的体验和成果。《九色鹿》一文的教学,教师就遵循了学生能读懂的少教,甚至不教的原则,将所有的问题都聚焦在文本核心和认知能力的临界点上,让问题真正成为学生思维高速运转的引擎,从而创设出文本解读的全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正>苏州推行教学"七认真"管理已经多年,其中"认真备课"列为"七认真"之首。认真备课的第一步就是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文本解读的正确与否,解读得透彻与否,是老师能否上好课的前提。说也奇怪,常被语文老师挂在嘴边的"文本解读"一词,《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都没有收录。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有收录:"通过分析来理解。"那我们语文老师如何理解"文本解读"呢?文本解读就是对文本的理解。文本理解的价值在  相似文献   

17.
学习语文,主要是学习语言表达。课文中许多人物的语言都充满了智慧,是我们学习表达的范例。课文:《九色鹿》人物:九色鹿语言:"陛下,您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智慧:此时的九色鹿非常愤怒,如果这样说行不行:"你这个昏君,竟然和这个见利忘义的小人一起来残害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教学的价值就是要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在课文中"走个来回",获得文本内容的理解、语言文字的训练以及语感的累积,实现情智共生、文道统一。本文试图从以下多种策略的运用入手,以促进学生在课堂教学上深度学习的达成,从生命成长的高度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品质。一、教师深潜课文深度解读,为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打下基础《九色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一个民间故事,取材于敦煌壁画,讲的是九色鹿救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是根本与关键。一则《祝福》探究性学习教学案例采取专题辩论活动,实现语文教学组织形式创新。学生文本解读思想观点出现分歧,文本意义探究发生偏离。这则《祝福》教学的文本解读批评引发以下三条重要启示:文本解读不能脱离文本语境和社会历史环境;专题辩论不失为解决文本解读思想分歧的重要路径;好课并不在于教师的精彩表现,而在于教师发挥作用让学生观点言论出彩。  相似文献   

20.
《论语》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对它的解读格外引人注目,其中重要的一面即是方法.本文认为用文本解读文本的方法来解读《论语》,即用孔子的话来解释孔子,更能维护古典文本中孔子思想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