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连续性文本”是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个新概念。课标在第三学段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其目的是要让学生既要学会“读文”,也要学会“读图”、“读表”;既要学会读单一的材料,也要学会读综合的材料。
  而从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我国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明显不足。据PISA2009评估结果显示,上海学生的阅读成绩在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首位,其中“连续性文本”平均分为564分,比第二名韩国高26分,而“非连续性文本”平均得分为539分,比韩国低3分;上海学生“非连续性文本”与“连续性文本”的成绩差异为25分,是参与评估的国家和地区中最大的。另有媒体报道,2009年广东省高考语文卷中一道带有图表的阅读题,全省64.4万考生中有13万考生在这一道题上得了零分。  相似文献   

2.
郑琨 《辅导员》2014,(13):53-54
在当今视觉图像力量空前强大的“读图时代”,怎样的“读图”策略才能使我们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呢?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文本,是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要求同学们既要学会“读文”,也要学会“读图”。  相似文献   

3.
王天石  赵宏梅 《教学随笔》2016,(10):117-118
在读图时代到来的今天,简简单单的,排列整齐的文字文本,已不能满足人民大众的学习要求.应运而生的,是各种排列简洁、数据清晰、信息完备、言简意赅的文本形式,及"非连续性文本".本文经过研究,从实践角度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给予了笔者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在读图时代到来的今天,简简单单的,排列整齐的文字文本,已不能满足人民大众的学习要求。应运而生的,是各种排列简洁、数据清晰、信息完备、言简意赅的文本形式,及"非连续性文本"。本文经过研究,从实践角度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给予了笔者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张玉 《江苏教育》2023,(18):85-8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要求: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与连续性文本不同,非连续性文本的表达更加简洁明了,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的同时,也学会生活。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非连续性文本类型进行挖掘、梳理,还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进行阅读教学,为学生传授一些学法,培养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打开阅读的另一扇门。  相似文献   

6.
郑琨 《辅导员》2014,(Z1):53-54
正在当今视觉图像力量空前强大的"读图时代",怎样的"读图"策略才能使我们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呢?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文本,是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要求同学们既要学会"读文",也要学会"读图"。链接生活激兴趣非连续文本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生活中非连续文本无处不在,有的以单一的图表或文字形式呈现,如学校徽标、火车时刻表等;有的以  相似文献   

7.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阅读教学一个新领域,也是很多学生语文阅读的短板。本文解构高考非连续文本真题,从读文、读图、读题三个角度来探讨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案,提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出现了一个新名词——"非连续性文本"。这一内容的出现,具有时代意义。非连续性文本在现代生活中运用广泛,随处可见,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时代特征。学会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我们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每个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重要阅读能力之一。例如,一些产品说明书、图表、图标等等这些非连续性文本都需要我们准确地解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枯燥的非连续性  相似文献   

9.
<正>一、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是文本的一种特殊类型。“非连续性文本”相较于连续性文本而言,它的构成往往由逻辑、语感不连续的各种段落层次组成,其主要载体有各种片段性文字、图表、漫画等。[1]“非连续性文本”有形象简洁、直观醒目、提炼性强等特点,对于深化连续性文本的主题、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涵养学生历史素养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散落着非常丰富的“非连续性文本”。  相似文献   

10.
徐雨燕 《小学语文》2013,(12):55-5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提出了“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目标,具体表述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从“简单”二字可见它指向的是一般性的非连续性文本。而对过于抽象、意义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则是第四学段的要求:“阅渎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师应挖掘整合教材中的可用素材,渗透“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巧用教材资源,让“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相得益彰;注重阅读教学的延伸,寻找“非连续性文本”能力训练的拓展点。  相似文献   

12.
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从此,“非连续性文本”这一专业术语进入了教师的视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呢?很多老师是迷惑的。本文从五个方面和老师们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非连续性文本是指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可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非连续性文本”,所以我们要开动脑筋,拓宽思路为学生提供这方面的素材。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主要是训练学生通过对图文、表格类资料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概括、归纳等,“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如果我们在教材中善于挖掘,也有不少潜在的资源可以利用。  相似文献   

14.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对小学生来说,由于非连续性文本呈现信息的方式多样,信息“碎片化”,读起来比连续性文本要难,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努力提高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新增的内容。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新课标为什么耍增加这样一个内容?对大多数教师而言,“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新名词。它向广大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话题。新课标在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与内容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一线教师又该如何指导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呢?本文就以上问题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6.
"非连续性文本"是以表格、图表、图画等形式出现的,学生学习非连续性文本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要读懂它、运用它。非连续性文本具有生活性、实践性、直观性等特点。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实际,把生活引入教学;利用任务驱动解决问题;开展综合活动,亲身实践,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目标和内容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到第四学段则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有哪些特点?怎样指导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这是我们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中需要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应该能“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现在的语文教科书中,除了基本的文字形式以外,还有许多图片、表格、解说、注释、漫画等形式的非连续性文本。因此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不仅仅需要学生能够懂得文章的中心意思,更要求学生能够从非连续性文本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一、插图助文本理解,让教学更有趣味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常常以“图  相似文献   

19.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这一表述源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据目前查阅到的资料,国内对这一概念的解释是以“连续性文本”概念的解释作为参照基础,通过列举非连续性文本的类别形式,  相似文献   

20.
归类分析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指出2016年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的呈现形式主要包括简单图示型、材料组合型、“材料组合+试题链接组合”型、“主阅读材料+链接组合”型、图片组合型、“选文材料+试题链接”型、“议题+比较阅读”型、文章节选组合型八种类型,引导一线教师真正把握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避免把连续性文本的组合当作非连续性文本来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