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根据一定的社会生活经过头脑的艺术加工提炼而成的产物。同时,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总是融入了深深的情感,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所以,散文的托物言志是作者借景物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心愿;散文的借景抒情是作者借景物来抒发自己在一定生活环境下产生的情感。由此可见,散文教学要注重挖掘出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性。一、正确领悟散文作品抒情写志的真意散文作品中的景物是人心中之景物,所以,在教学散文的景物描写时,一定要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背景,才能真正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内涵。如钱钟书的《窗》,除了揭示了窗…  相似文献   

2.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之五通过对美好的田园景物的描绘,反映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乐趣的恬适心情,抒发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热爱。其中,最后两句中的“真意”一词堪称“诗眼”,是赏读的关键,那么,这个“真意”可以理解为: 生活之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诗中的千古名句。东篱下不知何时长出几丛  相似文献   

3.
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避乱金华时所作。她历经乱离之苦,所以词情极为悲戚。上阕极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下阕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这首词通过暮春景物勾出作者的内心活动,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  相似文献   

4.
晏殊,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抚州(今江西临川)人。景德初年,他刚14岁,就以“神童”的才名应殿试考中进士。这首词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这首词,作者借回忆旧时悠闲美好的生活,抒发了对美好景物与往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根据一定的社会生活经过头脑的艺术加工提炼而成的产物。同时,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总是融入了深深的情感,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所以,散文的托物言志是作者借景物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心愿;散文的借景抒情是作者借景物来抒发自己在一定生活环境下产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在《荷塘月色》中作者运用叠音词描绘自然景物形态、色彩、线条、光线、质感,构成一种绘画美,表现了作者用文字绘画所特有的散文语言的艺术魁力。  相似文献   

7.
清代名媛顾太清的《东海渔歌》词集是清代女性词中的佼佼者。她宅心仁厚,赋性高雅,才气横溢。其词表现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与亲朋挚友之间的交往以及家庭生活的欢愉。  相似文献   

8.
一、目的与要求:1.认读生字,辨认字形,掌握一词多义与词类活用。2.体会作者通过对小石潭周围景物的描写,透露出的谪居生活的孤凄心情。3.学习文中借客体表现主体的衬托手法以及实中写虚的写法。4.学习文章生动的比喻和传神的描写技巧。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实词虚词的落实,景物的描写。2.难点:作者谪居生活孤凄心情的表达。三、课堂创新设计:1.以复习巩固《三峡》《右溪记》引出新课。2.以介绍作者及其背景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谪居生活的孤独凄清。3.以示范举例引导学生分类把握字词。4.以循序渐进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描写方法。5…  相似文献   

9.
《我与地坛》一文,作者用恳切优美的语言,将自己过去十五年生活中的那些最复杂最难言的感受和自己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最宝贵的东西传达给了读者。文中虽有大量的景物描写,但它又不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文中作者写作的重点不是地坛中的景物描写,而是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但因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生活的意义的感受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古园博大精深、荒凉而又充满生机的历史和现状感悟的过程,所以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我们就不能不重视文中的景物描写。  相似文献   

10.
苏轼的<浣溪沙>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曲,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11.
辛弃疾词作中那些反映农村生活、描摹农村景物的农村词,写得清新明快,自然可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倍受后人赞赏,但它们也有局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词充当了作者闲居时愁闷生活的一种美的“替代物”和乐的“消愁物”,因而,这些词作虽有艺术的魅力,但缺乏现实的深度;能给人以美感和乐感,却缺乏认识价值。这一方面同辛弃的审美趣味和生活理想,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的阶级和思想局限。  相似文献   

12.
蒋捷词中的飞鸟意象种类丰富,但各有不同意蕴,其中沉淀着作者深深的故国之思、身世之悲,也有表现其隐居后的悠然之情.飞鸟是蒋捷词中意象的重要表现部分,在使用技巧上,遣词巧妙,用语别致,情深意切,新奇不俗.这不仅体现作者钟爱于自然景物,以此寄托情感,也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附录的汉乐府《长歌行》和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浣溪沙》,其表达的思想内容不同,作者写作背景不同,描写景物不同,诗歌的体裁形式也不同。可进行反差阅读。  相似文献   

14.
一、目的与要求: 1.认读生字,辨认字形,掌握一词多义与词类活用。 2.体会作者通过对小石潭周围景物的描写,透露出的谪居生活的孤凄心情。 3.学习文中借客体表现主体的衬托手法以及实中写虚的写法。 4.学习文章生动的比喻和传神的描写技巧。  相似文献   

15.
利用音节的重叠形式构成的词叫叠音词。恰当地运用叠音词语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本文分别从描绘景物、刻画人物、表达情感三个方面入手,具体分析了叠音词所起到的修辞作用,即描绘景物——景物鲜明生动、刻画人物——人物形神兼俱、表达情感——情感真挚动人。  相似文献   

16.
由于作者的思想修养、感情陶冶、生活阅历以及种种心理因素不同,必然产生审美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决定了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描写景物,因此,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是经过作者对自然的认识与创造,是人化的自然,是作者“灵魂”的写照。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2014,(9):32-33
听名师的课,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里师生情感交融,言意兼得,听得见学生成长拔节的声音。可是回眸课堂时,发觉时光飞逝,一切的幸福和美好都在不经意间。这种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无痕教学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能否追寻到无痕教学的轨迹呢?请看笔者撷取的几组镜头。镜头一:特级教师武凤霞《渔歌子》教学片段师:全词只有27个字,却描写了9种景物。诗词是凝练的艺术。作者没有在词中详细描述景物的颜色、姿态等,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把景物的颜色或者姿态补充出来吧。  相似文献   

18.
一、学习要点学习本文通过对比突出中心思想,抓住景物特征具体、生动、真切地描写环境的方法;学习鲁迅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探求各种知识的优良品质。二、学习指要 (一)本文的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到……”是两个什么词?它点明了什么? (二)第一段中,作者把“似乎”、“确凿”这两个词用在一起有什么作用?它和下文  相似文献   

19.
学习写游记     
游记是以生动、轻快的笔调记述描写游览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文章。游记取材的范围极广,它可以描绘山川景物、名胜古迹,也可以记录某地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神话传说等。写游记,难的是写景状物。景物写得生动,才能引人入胜。要写好景物,要注意以下两点。一要善于抓住景物  相似文献   

20.
正李清照是中国古代带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尤其精通诗词,在宋代众多词人中,是独树一帜。她的词被称为"别是一家",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她的前期词主要体现的是对他们甜蜜的爱情生活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后期词由于社会和自己生活的突变,主要反映的是国亡、失夫之痛和暮年时孤寂之苦,《声声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