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1960—2011年中国东部地区微量降水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并通过干燥晴天能见度、气溶胶光学厚度及云滴粒子有效半径等变化特征验证大气气溶胶对微量降水的影响,结论是气溶胶导致的微雨减少主要集中在华北京津塘、长江三角洲和华南沿海地区,且气溶胶越多的地区,微量降水的减少越严重。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2000年以来中国气象局的酸雨观测站网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近年来我国酸雨形势出现的一些新的变化,其中京津地区近年来酸雨程度与2000年前相比明显地逐年加重趋势最值得关注。本文着重分析了京津地区的酸雨程度的长期变化趋势,指出:为了迎接奥运会近年来北京等地加大了空气污染的治理力度,大气颗粒物总浓度的逐年下降,一次颗粒物如扬尘、工业粉尘对降水酸性的中和能力减弱,二次颗粒物如硫酸盐、硝酸盐等浓度和比例的升高,可能是近年来京津地区降水酸性明显增加的重要原因;这种情况提示我们,区域降水酸性对近年来采取的相关环境治理措施具有敏感的响应。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大气气溶胶对酸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酸雨现状、气溶胶的酸碱性质和酸化缓冲能力对酸雨的影响、大气污染对降雨的抑制作用、降水化学研究等方面论述了大气气溶胶对酸雨的影响的研究成果,并对目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初步评述,指出对酸性气溶胶的研究逐渐成为酸雨研究中的热点和前沿。  相似文献   

4.
利用在线的气溶胶质量浓度与光学特性观测资料,对广州地区进行研究,得到下列3个结论.1)能见度与气溶胶质量浓度呈明显负相关关系.当PM1大于60μg/m3时,随PM1质量浓度降低,能见度变化不明显;当PM1小于60μg/m3时,随PM1质量浓度降低,能见度迅速升高.2)相对湿度对能见度的影响很大.当相对湿度在70%~80%范围内时,只有当PM1的质量浓度小于40μg/m3,能见度才能达到10 km;而当相对湿度为80%~85%,PM1的质量浓度必须小于20μg/m3,能见度才达到10 km.3)气溶胶吸湿增长因子f(RH)与相对湿度之间存在下列关系式:f(RH)=0.6+0.133×(1-RH100)-1.633,本地化的f(RH)与美国能见度观测网IMPROVE的湿度增长曲线在相对湿度为50%~80%之间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蓬勃发展起一门新兴学科——气溶胶科学.这充分体现在1990年9月在日本京都举行的第三届国际气溶胶会议之中。本文以这次会议为基础,介绍了气溶胶科学,尤其是气溶胶力学近年来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6.
7.
2009年4—12月于华东理工大学某实验楼楼顶利用浊度仪对大气散射系数进行监测,同时采集获得PM2.5质量浓度,分析其成分组成和不同季节散射系数日变化特征、散射系数与PM2.5的相关性,以及大气能见度与PM2.5成分的幂函数关系.结果表明,散射系数秋、冬季较高,夏季最小.日变化特征在6:00和18:00各出现1个峰值,秋、冬季晚高峰较显著,夏季日变化较平缓;4个季节比较,PM2.5质量浓度与散射系数均呈现良好线性关系;春季大气能见度与PM2.5中二次离子呈显著幂函数相关性,夏季能见度与EC相关性显著,秋季能见度与有机物和二次离子均呈显著性幂相关,冬季能见度与各组分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利用激光雷达对北京2005年4月26—30日大气气溶胶进行了连续观测,对气溶胶光学特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讨论了大气污染物气溶胶和沙尘气溶胶的垂直分布,以及沙尘气溶胶的传输和沉降过程。因此,激光雷达是研究阴霾天气和沙尘天气特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我们利用美国多波段太阳辐射计(MICROTOPII)测量了西藏拉萨2008年8月~2010年8月期间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研究了拉萨气溶胶光学厚度日变化、月变化和季节变化等问题。结果表明,拉萨晴天气溶胶光学厚度很小870nm通道大气溶胶光学厚度仅在0.016~0300之间,平均值为0.067。拉萨干季气溶胶光学厚度比湿季略高,月平均气溶胶光学厚度比北京小四倍以上。然而,数据显示,在观测的时间里拉萨气溶胶光学厚度成逐渐波动放大现象。拉萨气溶胶主要来源于生物质燃烧、机动车尾气、季节风沙,宗教烧香、周边水泥、采石等活动。  相似文献   

10.
两种气溶胶质量重建方法的比较及气溶胶质量闭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在WMO GAW 区域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临安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采集的气溶胶样品的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分别用Malm(1994)和Stelson(1981)提出的方法(分别记为Malm方法和Stelson方法)重建气溶胶质量浓度,并与称重获得的质量浓度进行对比,发现虽然Stelson和Malm方法所考虑的物质组成及所使用的化学成分个数并不相同,其计算结果略有差异,但总的来说两种方法都能较好的反映绝大部分的气溶胶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所分析的化学成分数据情况和研究的目的采用不同的质量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太原市冬季气溶胶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4年12月,使用美国PIXE公司的单孔分级式撞击采样仪在太原市区进行大气颗粒物采样。使用质子X-射线荧光法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得到20种元素的浓度及其谱分布,对太原市冬季气溶胶的化学特征和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测到的大气颗粒物中20种元素的质量浓度主要是由Al、Si、Ca、Fe、S五种元素贡献的,且粗粒子占优势。与历史资料对比,Ca、Ti、S、Cu、Pb等元素谱分布图变化不明显,表明来源变化不大;As、Se、Br三种元素由细粒单峰型变为三峰型谱分布,可能与局地扬尘有关;Al、V、K、Mn四种元素谱分布明显呈向细粒模态,表明来自人为源污染加重。大气颗粒物中Cu、Zn、Br、Pb等元素富集较高,尤其是在细粒子中,表明这些元素污染较重且主要来自人为源。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大气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土壤尘、冶金尘、燃煤尘。  相似文献   

12.
使用遥控飞机搭载的光学粒子计数器与其他探空传感器,进行了近30天的连续观测,获得敦煌地面到约1000 m高度气溶胶的分粒径级的数混合比,以及温度、相对湿度等参数的垂直分布数据.数据表明,近地层气溶胶在夜间的对流混合是影响其日间垂直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细粒子(0.3μmd1.0μm,d为空气动力学直径)的数混合比的月平均夏季比春季高,而粗粒子(d1.0μm)则是夏季比春季低.粒径在2.0μmd5.0μm间的粒子在2002年整个春季都占相当比例.沙尘暴期间,粗粒子的数混合比上升,同时细粒子的数混合比轻度下降,粒子尺度谱上在0.5μmd1.0μm和2.0μmd5.0μm范围都有峰值.沙尘暴消退期间,不同粒径粒子的数混合比的消退率和消退速度各有不同,这很可能意味着沙尘起源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采用HTDMA(加湿迁移差分分析)法于2009年12月8—20日测量了北京气溶胶吸湿性,并讨论气溶胶吸湿性影响因素.实验发现,北京气溶胶吸湿性生长因子冬季在1.01到1.40之间,呈现弱吸湿性和近憎水性特点.北京冬季气溶胶吸湿生长因子日变化呈现双峰分布和单峰分布2种规律.影响城市环境气溶胶吸湿性的主要因素是近憎水性组份和弱吸湿性组份在环境气溶胶中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14.
气溶胶灭火技术是在军用烟火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灭火技术,其工作原理是:燃烧产生的固体微粒与火焰中的活性基O、H、OH发生化学和物理作用,从而打断燃烧的链式反应,达到灭火目的。其优点灭火效率高,不损害大气臭氧层,无压力储存,成本低。但其本身产生的机理使其有工作状态内部高温的本性,使用场合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使其能应用到有危险气体的环境中实现消防保护,就必须做到气溶胶灭火器具备本安防爆功能。本文就沿着气溶胶灭火器能否达到本安防爆开展一系列探索实验。  相似文献   

15.
厦门市大气气溶胶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4年~2005年采集厦门市三个代表性季节大气气溶胶PM10样品,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离子色谱、热光碳分析仪分析其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表明: 气溶胶的化学成分浓度呈现春季最高、冬季次之,夏季最低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二次离子SO42-、NO3- 与NH4+ 占到近40%;总碳TC浓度占21%;Al、Si 、Ca和Fe等地壳元素仅占总质量浓度的13%;海盐离子占7%,二次离子污染是影响厦门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6.
为了得到气溶胶变化后对氡子体产生的影响,实验通过气溶胶粒径谱仪SMPS测试氡室内不同浓度气溶胶,分析气溶胶的变化情况,根据AlphaGUARD测氡仪以及AlphaPM子体仪测试变化的氡浓度不同气溶胶下子体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两个NaCl浓度的气溶胶条件下,气溶胶的总量随着气溶胶发生器中的NaCl浓度的增大而变大,由于氡子体结合态随气溶胶浓度改变,氡子体浓度也随气溶胶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在相同气溶胶浓度情况下,氡子体的浓度随着氡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酸雨观测是一项要求严格,操作仔细,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保证酸雨观测记录资料准确、可靠,必须要熟悉酸雨业务规范和技术规定,在"细节"上下功夫。本文从采样器皿的洗涤、标准溶液的配置、降水样品的采集与保存、仪器的使用和维护等方面介绍了酸雨观测业务中应注意的问题,希望对台站业务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酸雨的形成及危害的阐述,以及对我市近几年降水结果的分析,对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根据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北方沙尘气溶胶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地面辐射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文通过对1978年以来的TOMS气溶胶指数分析,揭示出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长期演变规律,并结合地面辐射资料分析了沙尘气溶胶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北方地区3、4月份大气气溶胶指数有两类高值区,一是沙尘源区,另一是影响区.影响我国沙尘天气的境外初始 源区大气气溶胶指数的峰值集中在0.2附近,北路源区绝大部分气溶胶指数区域面积强度集中在0.3~0.4 之间,西北源区和南疆盆地区的峰值集中在0.4附近,整个北方地区气溶胶指数的区域面积强度的峰值集中在0.3附近.沙尘暴天气发生和影响期间,随气溶胶指数出现峰值地面太阳总辐射和入射辐射相应出现低谷,源区两者之间有比较好的负相关关系,而影响区的相关性相对较小,说明在影响区大气气溶胶来源相对复杂.  相似文献   

20.
对规模化养鸭场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中空气微生物气溶胶进行监测。结果显示养殖场夏季空气中细菌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它季节(P〈0.05),发生葡萄球菌病的D场秋季的舍内、运动场、场区及场外空气细菌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鸭舍舍内、运动场、场区及场外细菌含量的季节平均值逐渐减少(P〈0.05),场外不同采样点空气细菌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