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我国社会保障法体系形成和完善过程中,我们首先得弄清和界定社会保障法的地位问题,本文认为,社会保障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其重要性仅次于宪法。  相似文献   

2.
社会保障功能的实现需要法律制度的支持。而社会保障法作为社会法的核心内容,同时兼有经济法的一些属性。因此对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应体现出社会法与经济法在功能上的相互配合,具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应由社会法来进行规范,而如何保证社会保障功能的实现.则应由经济法加以规范,由财政作为社会保障的基础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日臻完善的情况下,经济法体系的研究也应当跟随其脚步。经济法体系的研究应该更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本文以经济法增量利益理论为视角,尝试重新构建其体系。  相似文献   

4.
社会法服务于社会正义和社会保障的实现。经济法则旨在构成市场秩序的法律框架,并努力防止对竞争的破坏。笔者在长期思考的基础上,关注德国和欧盟社会法变革的现实,即在社会法领域与市场相关的、企业家式思维的推进,将社会法视为经济法是对目前的发展富有成果的反应。本文分为4部分,首先开宗明义解释命题的基本内涵,其次合理地用一些实例加以证明;复次,阐明社会法努力趋向经济法这种方法诸种实用的优点。最后,作者揭示了这种范式转变对社会法科学本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法作为寓于法律社会化过程中的公法与私法相融合的第三法域,在其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作为经济领域法律社会化现象的经济法。因而,一方面,经济法具有广义社会法的基本属性;另一方面,经济法与狭义社会法之间,各自所对应的国家干预在范围、宗旨和手段上都不尽相同,但在经济与社会趋于一体化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需要完善其功能的配合。  相似文献   

6.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将中国经济改革推向新阶段。经过两年的策划、设计,自1994年开始,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局部市场化转向全面市场化,简单经济关系调整向整体式制度创新迈步。但新阶段改革面临许多问题,存在一些制度操作上的难点。如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必然要加快产权重新配置,因此难免会导致一些企业的破产、改组、合并,这里就必须解决失业人员及人员重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加快建立市场型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7.
经济法理论研究方法贯穿于经济法理论研究的始终,其成果可以直接指导、丰富和发展经济法理论体系。文章从经济法理论研究方法的定义出发,探讨了经济法理论研究方法对经济法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经济法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的复杂性,并从三个层次构建了经济法理论研究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8.
国内法学界关于中小企业法的性质、地位等及由此引发的许多问题在理论上、立法上一直悬而未决。尽管关于中小企业法性质的观点纷呈迭出,但一个共同点是无一例外地将中小企业法看作是经济法的组成部分。从中小企业法的性质、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特点及中小企业法与经济法的区别上来看,中小企业法和经济法一样都是社会法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即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通常国家依据法律制定相关的制度和规定以保证其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享有社会保障的基本权利。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到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根据社会保障的一般原理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保障法构建必须以社会分配正义为价值目标,社会保障法体系的构建必须结合社会保险法、社会救济法、社会福利法等具体法规,放在一个社会保障法规群下加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已有明显的改善,但仍不健全,还存在管理体制不统一、保障体系不完善、保障法制不健全、保障基金不足额和保障覆盖面不到位等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必须统一社保机构、完善社保体系、健全社保法制、建立基金机制、统筹社保制度,构建社保网络,来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追求社会经济秩序的同时,公平决不可偏失.经济法的公平观是一种和谐的社会公平观,它不同于形式公平、机会公平、代内公平,而强调分配公平、结果公平、代际公平.笔者在和谐社会大背景下,进一步追诉以社会整体利益与社会正义为目的的经济法如何进行体系建构和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12.
郭榕 《中国教师》2010,(Z1):33-33
<正>社会法是什么呢?比如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金融法、计划和产业政策法、国有企业法等。这些现代法律主要是解决经济规划、环境保护、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性的问题。这些法律既不是公法也不是私法,因此欧洲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家在公法和私法之外,就有了"社会法"的提法。而经济法是国家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相似文献   

13.
社会法论者把经济法的本质归为社会利益本位。实际上由于社会利益本身的模糊性和非终极性,决定社会利益本位并非经济法的本质所在。经济法具有特定的经济性,强调对社会各方面利益的协调,其本质在于协调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目前,民族落实地区的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以黔东南州为个案,主要从黔东南州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现状出发,分析黔东南州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探讨完善黔东南州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农村正面临一股强大的“银发浪潮”,这一浪潮下的老年群体在经济收入、生活和社会角色地位上均处劣势,构成了名符其实的社会弱势群体。笔在分析构建其社会保障必要性的基础上,建议构筑农村老年群体生活保障、医疗保障、法律援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资金筹措机制;协调好其内部各保障主体的关系;制度相应的配套改革措施等等。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形成了具有中国城市化发展特色的农民工群体,即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体系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产物,对城乡劳动力市场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服务于劳动力市场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要求社会保障制度做出相应的调整,但目前我国的农民工在社会保障体系下有较大的缺失.  相似文献   

17.
法律无非是一种社会需要,经济法生于现代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之需要。本文认为,我国的经济法体系 在结构上由市场秩序规制法、宏观调控法和社会保障法构成。  相似文献   

18.
经济法体系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政府如何在经济法体系建设中发挥其重要职能,本文对此作了深入的理论阐述。  相似文献   

19.
经济法的属性研究必须应当建立在一定的标准之上,援引近临相关学科的基本范畴,从不同的角度对经济法的独立性和科学性予以审视,在同属于法律规范的范围内探讨部门法律属性,应当遵循"厚特殊轻一般"的原则.经济法的属性即是如此.我们不怀疑经济法的社会性,但不赞同将社会性作为经济法的独立属性予以探讨.相反,从经济法的逻辑起点到经济法的价值归宿都在彰显其独立于其他部门法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20.
制定社会保障法是规范社会保障制度必要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出发 ,说明制定社会保障法是规范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