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樊浩 《新闻采编》2001,(2):27-28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深入发展,其主要特点竞争机制不可避免地渗入到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之中。传媒之间的激烈竞争也异乎寻常地表现出来,各种媒体都力争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广播因其自身传播手段所限而显得有些底气不足,甚至一些广播人都在怀疑广播存在的价值。然而,任何一种事物之所以能在社会生存,除去现实社会的需求外,还因其自身的优势而立足于现实社会。 所谓优势按通常的理解就是事物本身所独有的,不能被别的事物所替代的特点。在这里“独有的”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事物立足于现实社会的基  相似文献   

2.
封葑 《记者摇篮》2004,(2):55-55,53
报道方式的选择和设计,是一项非常有创意的内容。对于新闻媒介而言,它能够体现整体实力,反映开发、整合、表现信息资源的策略和特色,提升受众关注度。介入式报道在我国的兴起,体现了我国新闻业务领域的飞速发展和不断突破,体现了新闻传播理念和方式受市场竞争压力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2001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中,《漫长的瞬间》可称为口头报道范例的作品。这篇与申奥结果同步播报的新闻,广播特点发挥出色。整个报道由记者边观察边讲述,动态感特强,听众在记者传神的描述中不自觉地进入了现场,帮助听众拓宽了目力。记者的语言简洁而细腻,环环相扣,由静而动,逐步引向高潮。特别是监票员封好答案,通过长长的通道走向萨马兰奇时,记者使用感叹语“多么漫长的通道啊”,形象暗喻了申奥历程的艰辛、曲折,是全篇的点睛之笔。整个报道在情绪上控制较好,萨马兰奇宣布结果前,记者表述沉着、冷静;随后峰回路转,激情飞扬,所作的即席评论,又酣畅淋漓、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4.
5.
广播是目前我国三大新闻传播媒介之一。即使在报纸兴旺、电视发达的今天,广播仍然以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优势,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和欢迎。眼下,广播在报纸和电视的夹击之下,的确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这固然与广播的线性传播、过时不候、过耳难留等固有特性这些客观原因有关,应该说与广播新闻的内容、形式和反映速度等主观因素关系更大。如何扬长避短,提高收听率,笔者以为,大力提倡录音报道或现场口头报道,发挥广播自身特色,走广播自己的路不失为一条捷径。 录音报道或现场口头报道,要求记者不仅要到新闻现场…  相似文献   

6.
孙世恺 《新闻界》2003,(2):50-50
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是多面的。即使是先进单位先进人物,也有后进的问题或不足之处。更何况,有些事情是“忧喜”搀杂。所谓多面式报道,就是立足于这样的客观事实上进行报道。它要求在一篇稿件中,力求反映一个事物的多方面情况,改变传统上单一方面的报道模式,在报道内容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7.
李谦 《中国广播》2011,(7):52-54
目击式突发事件报道已成为各大媒体越来越重视的报道类型。广播记者如何在这类报道中表现出色,本文提出了“动态感决定连线生命力”的观点,并就如何具体实现这份动感提出了“动词优先”、“现场解说”、“逻辑链条还原”三大法则。  相似文献   

8.
广播现场连线报道是以记者现场口头播报的形式出现,它时效性强,能迅速鲜活地展现新闻现场的特点,备受广大听众的青睐。独具优势的广播媒体现场连线报道实现了“第一时间”再现新闻现场,听众也从广播媒体的工作中感受到了新闻报道的提速。连线报道看似简单但要出彩,避免平庸却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军内外报纸纷纷推出一此亲历式报道,此类报道之所以备受欢迎,是因为它是记亲历的,它具有强烈的现场感,真实感,使人有一种“临其境、闻其声、见其人”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韩远 《记者摇篮》2007,(7):72-72
录音报道是广播新闻中最富有广播特色的一种报道形式,比单一的文字新闻更加突出了真实感。因此,广播新闻要吸引听众,除了要发挥广播新闻快、短、新的特点外,还应该充  相似文献   

14.
电话现场同步直播报道是近期出现的广播新闻中的新事物。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最近几年来在各地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中正越来越被广泛运用。温州电台1998年以来采用这种形式播出的新闻报道就有四十多篇。电话现场同步直播报道究竟有哪些利弊?如何使这一新型的报道形式在广播新闻中得到充分运用?我想依据新闻规律的要求,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在众多新闻媒介对读者的争夺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作为军队报纸,怎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读者?近几年来,我们《前卫报》的一个成功做法是:多采用“亲历式”报道,以增加报纸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6.
17.
刘翎 《军事记者》2002,(9):40-42
近年来,以记者亲身经历所撰写的新闻报道在新闻媒体中刊播后,以其真实可感的内容、生动形象的表述而大受读者和观众的欢迎,亲历式报道也因此而成为记者大显“英雄本色”、媒体成功吸引受众“眼球”的重要武器。其实,亲历式报道作为一种新闻报道样式,早已有之,只是由于我们的记者长期习惯于以一种第三者的身份转述、评析新闻事实,而全然忘记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看重的不是记者的观点而是新闻事实本身。所以亲历式报道因将新闻事实以  相似文献   

18.
周榕 《声屏世界》2005,(10):29-29
增强广播记者的新闻敏藏性、事业心和责任感。 突发新闻事件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随时都可能发生。是人们无法预料的。因此.记者不仅在工作中.而且在平时的生活中要保持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才能在平时的生话中抓到许多非常有价值的新闻.并且通过手机以现场口头报道的形式报道事情的经过.发挥广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温清  刘玉军 《中国广播》2013,(11):66-67
虽然近年来现场连线报道方兴未艾,但具体实践中,这种报道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时效性不强、现场感不足、拖沓冗长、词不达意等尤为突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促进现场连线报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钟钱彬 《新闻三昧》2006,(12):44-45
现场短新闻是记者亲临现场,再现新闻及其现场的目击式报道。应该说,现场短新闻是一种比较灵巧、好驾驭的新闻形式,是作者可以随时捕获新闻的一种轻武器。当然,要真正写好它,写出分量,写出文采和韵味,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任何一种新闻体裁都要认真对待才能做出“鲜活”的作品来。现场短新闻以其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短小精悍的特点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正在成为报刊等各类新闻体裁的轻骑兵。《攀钢日报》作为攀钢职工爱读的报纸,在一版中长期开设了现场短新闻这个栏目,反映职工生产、施工、工作中发生的“鲜活”新闻,受到了职工读者的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