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育媒体是指作为教育过程中传输和控制信息的手段 ,信息必须依赖物质作为载体。教育信息的记录、储存、传输和调节 ,是通过教育媒体来实现的。1 应用教学媒体的理论根据1.1 从认知的角度看教学媒体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是书本知识 ,是前人长期从实践中积累的间接经验。因而必须按照人类的认识运动的共同规律 ,从生动的直观开始 ,尽量使学生的多种感官接触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具体形象 ,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1.2 从生理学角度看媒体 根据国外科学家的实验 ,各种感官 (配合思维 )都具有吸收知识的功能 ,但吸收知识的比率却有很大的差异。感…  相似文献   

2.
曾凡洪 《生物学教学》2002,27(10):27-28
所谓组合选择题 ,是指在题干下面有多个叙述选项内容 ,而每个供选答案中一般包含有 2个及 2个以上叙述选项内容的选择题。此类选择题涉及的内容较广 ,考查的知识点较多 ,要对每一个叙述内容做到准确无误的判断 ,往往会有些困难。但是 ,如果我们能正确运用组合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就能达到既快捷简便 ,又能提高正确率之目的。1 组合选择题的类型及特点组合选择题根据其供选答案的特点和要求 ,可分为三个类型。1.1 排序组合选择题 此类组合选择题的特点是A、B、C、D 4个供选答案中对每一叙述选项内容要求对号入座 ,讲究排列顺序。因此 ,…  相似文献   

3.
正确、高效地掌握生物学概念,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好生物学的基础。因此,概念的教学应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本文依据近年的教学经验和有关教育心理学知识,针对不同概念的特点,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念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和传统教学媒体对课堂教学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两者之间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有无差别,值得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对80名师范学生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下生物学教学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生物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教学显著地优于传统媒体教学。  相似文献   

5.
杨四清 《天中学刊》1997,12(2):108-108
中师生物学课是中师生获取生获取生物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生物学观点、培养科学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现代化生活所必需的基础课程,是中师生成为合格小学教师的必要条件,也是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进化论观点、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程.因此,生物教师积极探索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就显得较为迫切和重要了.在生物教学中,教师恰当地使用幻灯、投影仪、录音、录像等现代化电教媒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相似文献   

6.
唐新明 《生物学教学》2001,26(11):14-14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这个目标 ,主要是看学生在学习中能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能否主动地参与 ,这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是学生素质能否全面提高的关键 ,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否得到培养和发挥的关键。那么 ,这种主体意识究竟应该如何体现呢 ?1 由被动学习变主动探索传统的教学过程脱离学生的学情 ,教学效果差。而一般说来 ,学生参与度越高 ,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越充分 ,学习效果也越好。我在上“基因突变”一节时 ,首先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 ,投影一幅图片 (图片来自本校附近一…  相似文献   

7.
创造力 ,即创造能力 ,也可称之为创造才能 ,它是人所具有的 ,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起来的 ,运用一切已知信息 ,产生出某种新颖而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为什么中国的中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 ,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诺贝尔奖人才 ?我国教育的传统观念是灌输知识 ,而不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创造力是“灌输”不出的 ,而是“培养”出来的 ,多给学生以动手的机会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 ,掌握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在实践活动中 ,还可开发学生创造潜能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在教学中是从以下…  相似文献   

8.
钱幸红 《生物学教学》2004,29(10):21-22
目前教育测量主要是通过文字表达的方式进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弱,就会体现在答卷时不能用科学的语言文字清楚地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表达出来,造成推理不严密,叙述前后矛盾,或者论述不全面等现象。近年的生物高考试题正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对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要求更高。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已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当前科技和经济竞争的需要 ,我国已经制定出新的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学教学大纲 ,并以此为依据编写了高中《生物》新教材 ,在山西、天津等省作试点 ,得到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生物学教师的认可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何继续深化生物学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1 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实际上是学生主体与学习对象之间的一种建构活动 ,因而学生应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具体来说 ,它要求教师 :以学生的已知和需知为基础 ,鼓励学生从自已的日常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具体分析多种媒体教学中各种媒体的特点,阐述了各种媒体不能相互替代,只能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教育与技术密切结合。根据教育的需求,诞生了种类繁多、式样各异的教学媒体,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教育传播效果。该文在探讨媒体与教学关系的基础上,归纳出教学媒体的选择原则,并以事例说明,只有恰当地选择教学媒体,且合理巧妙地加以运用,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由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根据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 (本规范中指声、韵、调完全相同 )、同义 (指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 意义完全相同 )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发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2 0 0 2年 3月 31日试行 )中推出了 338组异形词。作为第一批进行整理 ,给出了每组异形词的推荐使用词形。现将生物学教学中常见的异形词摘抄如下 ,以供参考 :孢子—胞子 ,扁豆—禾扁 豆、 豆、艹禾扁 豆 ,鬓角—鬓脚 ,凋敝—雕敝、雕弊 ,凋零—雕零 ,凋落—雕落 ,凋谢—雕谢 ,喋血—蹀血 ,发酵—酉发 酵 ,分子—份子 ,风瘫—疯瘫…  相似文献   

13.
赵政 《生物学教学》2001,26(9):27-28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已对人的科学素养要求与日俱增。与此同时 ,中学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使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都有了创新发展。传统教学的束缚被打破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正在不断地加强。为此 ,许多教学方法相继推出 ,如启发式教学、发现法教学、探索法教学、边讲边实验教学等。在这众多的教学方法中 ,研究性学习正被人们愈加重视。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能让学生在科学研究的活动中 ,培养创新意识和激发创造动机的新兴的教学理念。1 “研究性学习”教学的积极作用1.1 研究性学习有助于课堂上师生角色的转换 随着科…  相似文献   

14.
简述多媒体CAI对优化生物学教学中7个方面的有利作用,最后指出合理运用多媒体CAI要注意克服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17.
白娟 《生物学教学》2001,26(11):45-46
1 培养学生突破思维定势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 ,由于知识的系统性 ,内在联系性 ,学生在知识结构内化的过程中往生形成模式 ,即思维定势 ,它虽然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 ,但也能造成一种局限性 ,束缚思维的发散 ,影响学生分析、判断的准确性而造成“僵题”或判断失误现象。例如 :有一株雌株异体株的草本植物 ,属XY型性别决定 ,但雌株是性杂合体 ,雄株是性纯合体。已知叶片上的斑点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b)控制的 ,某地要通过杂交培育出一批的苗期就能识别雌雄的植株 ,则应选择 :①表现型为的植株做母本 ,其基因型为。表现型为的植株…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生物学教学中对学生识图、画图、填图和说图等方面的素质训练较为重视 ,因而教学效果也不错。现将以图辅教的探索过程简介如下 :1 识图识图就是认识每幅图。众所周知 ,生物图是目前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最多的一种直观教学手段。由此我对它的训练特别注重 ,例如 ,在讲授“心脏”时首先指导学生如何看懂心脏结构图的方位 ,让图中的心尖对着自己 ,则图上的心脏左边即位于自己的右边 ,反之 ,图右边则位于自己的左边。因而当我讲解到心脏的形态结构及其生理功能时就十分省力了。这不但使学生在心脏图中能较快地认准四大心腔及其相连…  相似文献   

19.
为开展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从1995年起,我省初二、初三同时实行生物学毕业会考。从此,初中生物学教学由三年制改为二年制,转眼整整十年了,其间的得失,恐怕谁也难说清楚。经过十年的尝试,结合当前教育与人才选拔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尽快恢复初中三年制生物学教学很有必要的。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自然》教学中用得较普遍的电教媒体有:光学设备(投影、幻灯)、视听设备(录像、录音、VCD等)和多媒体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多媒体投影等)。这些媒体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恰当而合理地将上述媒体组合起来,就有可能达到各尽所能、互相补充的目的,从而提高《自然》学科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