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实践能力"的发展是对21世纪学校体育提出的崭新课题,"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工程"将是未来辽宁省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柱,辽宁省率先在高校体育专业中实施该工程.依据所制定的评价标准,对辽宁省6所开设体育专业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跟踪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经过四年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普遍提高,多数学生达到"较好"标准以上,具有较强的教学训练能力,亟待加大教学应变能力和分析纠错能力的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现状和高校对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状况的调查后发现,多数学生运用体育知识的教学能力较强,而运用基本教学理论知识的教学能力偏低,教学综合能力不足,这与高校缺少一个系统的教学能力培养和评价体系、课程综合性不强、课程结构不够合理和教学实践不足等有关.为此,提出了将体育学科和教育学科的课程立体交叉;开设体育教法综合实践课程;通过模拟教学、教学见习、教育实习3个途径对学生进行全程、分段、多次的教学能力培养和实践以及采用"档案袋"式系统与分段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学生教学能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及自身多年的武术教学经验,探索武术教学对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实践能力培养的影响.高职院校武术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生从事体育运动和身体锻炼的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体育娱乐和体育观赏的能力.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利于"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的贯彻和落实,而且有利于武术教学在高职院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1世纪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尝试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从构建合理、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建立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考核评价三方面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进行探索,旨在为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新的尝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孙超 《安徽体育科技》2001,22(4):107-110
确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是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人类社会的教育将从一次学校教育转向终身教育 ,为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 ,笔者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 ,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授体育的基本理论与知识 ;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自我锻炼能力以及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能力等手段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为其实现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快乐体育"为主导,以增进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能力为核心,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在快乐、活跃的气氛中进行锻炼。既提高了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和节奏感,同时又能在团结协作中培养学生合作交往的能力。二、教学方法教法:分解-完整、激励评价、分组练习、重复法。学法:尝试—练习—实践—评价—改进、小组合作、伙伴教学。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体育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必须改革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建立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体育师友》2019,(3):17-18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体育课老师要重点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也要求遵从"理实一体化"教学原则。基于此,可加强中小学生"补偿性体能"练习,利用"补偿性体能"练习转变传统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营造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环境。文章将先分析"补偿性体能"练习设计问题,再阐述其课堂教学操作路径。最后,总结如何评价"补偿性体能"练习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邹志兵 《体育世界》2013,(5):16-17,6
独立学院培养人才的宗旨是"理论够用,能力更强",在这一中心的指引下,各专业都在强调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其实践能力的强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结合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实践情况,并根据社会体育专业目前发展现状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探讨构建符合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发展学生实践能力,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现出的基本教育理念之一,建立学生新的体育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体育课程学习理念的基本要求之一。在全面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采用多元的体育学习方式,提高体育课程学习的有效性,促进身心素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育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是体育健康教育的关键环节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进一步探讨高校体育改革的现状与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以及目前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提出了构建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转变传统体育观念,重视教育结构优化;调整体育教学内容,改革考试方法;重视体育理论知识教学,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终身体育观;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是解决现有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华厚杰  孙利红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6):629-630,650
工作倦怠产生于长期的工作压力,表现为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退状态,将直接导致出现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低成就感。体育教师不仅担负着体育教学的任务,还承担着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及素质教育的伟大历史重任。关注体育教师工作倦怠的现状、消极影响,产生的根源与措施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教学必须加强学生自我健身能力的培养,必须强化终身体育思想教育,树立终身健身观;体育教学是加强自我健身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课外实践对自我健身能力的培养亦起着重要的作用。自我健身能力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培养自我健身意识的形成,树立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因需而循序渐进,掌握必要的医务监督与保健知识。  相似文献   

15.
对高校体育产业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产业化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 ,也是体育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采用文献资料和调查法 ,从体育产业化角度探讨高校发展体育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优势 ,并对发展高校体育产业化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谈谈体育与大学生健康的第三状态--亚健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健康的“第三状态”——亚健康,是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状态,既可转化为疾病状态,也可转化为健康状态。目前,全国高校有近40%的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分析,认为体育是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体育院校与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资料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两类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类学校有一定的差异,提出体育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应逐渐萎缩,体育教师的培养则由师范院校体育院系所取代。体育院校应尽快调整办学方向。  相似文献   

18.
曹艳 《四川体育科学》2007,(3):150-151,157
社会处于转型时期,高校体育教育面临严峻挑战。文章针对高校体育专科办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大学体育教学观念,从高校体育专科的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内容和方式、体育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20.
推行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是适应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适应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高校体育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提高体育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需要。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包括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实践经验和专业创造性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虽然层次分明却又互相渗透、互相制约、互相促进,有机地融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