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论苏格拉底辩证法的人本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正的辩证法起源于苏格拉底哲学,它们都具有共同的目标旨向,那就是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苏格拉底哲学就是一种人类学哲学或者“人的哲学”,苏格拉底与人辩论的目的就是要引导人们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并通过批判性思考力图重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苏格拉底的辩证法也内在于他的哲学追求之中,它具有“人本性”,是一种本源于人自身的逻辑,它追求“人事”的真理和一种善的生活,代表着一种自由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2.
弗洛姆从新人本主义的视角,在自己的理论语境里对马克思有关人的本质的思想进行了独特的理解。弗洛姆认为,马克思承认人具有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人的本性,并且承认存在着一般的人的本性和变化了的人的本性;马克思的人的本性就是人的本质;马克思把人的本能和欲望区分为两种类型:自然的和社会的,人的自然属性属于人性的本质部分,而人的社会属性则是与人的本性没有直接联系的、非本质的部分。通过以上观点的表述,弗洛姆得出人的本质是隐藏在劳动背后并支配人的劳动的人类潜能的结论。这些观点实际上主要是弗洛姆本人的思想,并不是或不全是马克思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道德教育存在着许多不符合人的本性的现象。人的先天本性是自然现象,道德教育符合人的本性,就是符合自然规律。人的本性指人本来的、与生俱来的属性。从客观、中立、描述的角度看,人的本性主要是利己的,这符合进化论和分子遗传学理论。但利己有损人利己、利人利己和不损人不利人而利己等。普通道德所追求的就是利己利人。而且,"己"、"我"的界限不是绝对的,而是模糊的、交叉的。所以,从个人边界角度看,道德教育就是要扩大自我的边界,实现"大我"。符合人的本性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平等协商、约定的。因此,应引导学生在建构道德中学习道德。  相似文献   

4.
自从人类发展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圣贤大德们就一直在不懈地努力,不愿承认或企图改变人的自私本性。其实,善恶美丑,只是对人的本性的外在表现的片面解读。人的本性是自私,但身处文明社会的人为了和谐共处,努力克制着自己的私欲。克制力强,甚至勇于牺牲自我者,表现出的善美多于恶丑,被誉为圣贤英模;克制力弱,甚至为了私欲不择手段地危害他人者,表现出的恶丑多于善美,被讥作小人败类;更多的人众则表现为亦善亦恶,亦美亦丑,无大善大美也无显恶显丑。善恶美丑的表现改变不了人自私这个本性。人之初性本私。这应该成为研究一切人类活动和进行决策的基点。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进入21世纪以后,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兴旺的重要条件。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以来,在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研究理论的冲击下,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生的人本性教学,展开了一系列教育大讨论活动。本文以初中英语为研究对象,对其人本性教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要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掘学生的潜力,在学生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素质,在教学中注重人本性教学。  相似文献   

7.
像法兰克福学派的其他同道一样,弗洛姆把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视为马克思的代表作,视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作。因此,他的“人的本性”的学说主要是围绕这本书展开的。由于马克思的这本作属于早期的、不成熟的作,这就使得弗洛姆的“人的本性”的学说具有抽象、思辨、直观的异化论的人道主义的特征。但他的这一学说中也有许多精华的成分,这些成分我们理应实事求是地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8.
教育理论的建构无法割舍与教育实践千丝万缕的联系。教育学理论品性的基本特征是人本性。科学主义情结有害于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故而应当以"教育学的科学性"的说法,取代"教育学是一门科学"的陈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现代社会发展现状与相关文献的了解,介绍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阐述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的哲学教育意义,不仅为现代研究奠定更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能够促进人在良好的教育方式下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和人工智能的兴起以及大数据的运用和普及,以精准推送和有效供给为特征的推荐算法(Recommendation Alogrithm)成为当前网络领域内容传播最主要的方式,极大地方便了人们获取想要的内容或者网络产品。但是推荐算法在为人们带来个性化推荐的便利和技术红利的同时,仍存在不少问题:用户隐私的泄露、恶意的舆论导向、毫无察觉的封闭式社交,违背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符合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人本性,以及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要义。因此,为实现推荐算法的人本性发展,文章构想出推荐算法的未来发展——反向推荐。  相似文献   

11.
哲学的本性和功能,在于寻求意义、确立价值、启迪智慧、锻炼思维。西方哲学以“本体——现象”为特征的运思范式,曾不可避免地陷入本体与价值、知识与价值的矛盾困惑之中;中国哲学从总体是建立在道德心性论和“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心物合一”的基础上,尝以“本体——工夫”为基本的运思范式,这样,西方哲学曾有过的困惑,中国哲学因其所特有的价值形上学品性而使其得以消解。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哲学是最合乎哲学本性的一种民族性哲学。  相似文献   

12.
13.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中外哲学史上关于人的本质的一些基本观点有其不合理性,即颠倒了"存在"与"本质"的关系,未能架起"现有"与"应有"的桥梁,充满了先验色彩,从根源上滑向了唯心主义;分析其存在缺陷的原因并结合自然、社会因素,可以看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的正确的,即人的本质是劳动、社会关系、社会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联系国际国内现状,研究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在我国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囿于有限的条件,农村中学校本教研往往面临更多的困惑和困难。本文以一所整合中的农村中学为参照,抓住校本教研的“人本性”特点,分别聚焦教师、课堂和课题,探索了“学习型教研”“教学型教研”和“研究型教研”三种教研模式,试图回归校本教研“以人为本”、解决现实问题的本真面貌,为农村学校立足实际、创新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质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和正式形成阶段三个时期。研究认为,人的解放首先是人从自然界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其次是人类从所处的复杂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最后是人从自己的思想中解放出来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是人类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的钥匙,它为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为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提供了科学指南,也为人类走向更高一级的文明提供了动力。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从彻底的唯物史观出发,认为人的天性有第一和第二之分、一般和特殊之别;人的天性是第一天性和第二天性的有机统一,是一般本性和特殊本性的有机统一,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批判了粗陋的共产主义和国民经济学关于“人的本性”的无知和倒悬谬误,揭露了资本主义时代人的一般本性与特殊本性的分裂及其根源。实现人的“本性”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基础,也是唯物史观的价值追求。探析马克思主义视阈下人的两个“本性”命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的类本质是人的第一层本质。马克思肯定人具有自身的类本质并明确人的类本质在于劳动。马克思对人的类本质的科学认识是他进一步揭示人的社会性本质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的观点是他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公寓建设的科学性与管理的人本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公寓建设和管理的成效,不仅关系到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而且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和管理。坚持理念先行、准确定位、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强调公寓建设的先进性、前瞻性和系统性,是大学生公寓建设的重要原则和发展方向。坚持公寓管理的规范性,强调管理手段的人本性,是大学生公寓管理的基本要素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是人,校园文化理念的价值诉求应责无旁贷地表现为人本性,但全盘计划的思维框架、“为知识”的知识生产方式以及管理的目的理性,将人以及人所具有的文化活动箱格化、工具化和非主体化。因此,重构人文化的制度框架,回归人文化的原初意义,找寻人文化的合理内涵,是实现高校人本性校园文化理念持续彰显与发展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哲学具有鲜明的人文诉求和意蕴。马克思哲学的人文意义,体现在对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应然设定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中。与社会背景的置换相适应,马克思哲学的功能和使命,应由单一的制度批判和建构,转向制度建构与精神文化建构两个向度并重。在与现实的对话中阐发马克思哲学的人文意义,建构马克思哲学的人文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文精神建构的重要路径,也是凸显马克思哲学对人的“自我改变”意义和功能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