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材一般包括语文练习.这些练习,多数是放在课文的后面,或标出“练习”、“思考和练习”字样,或仅仅列出题序和内容,而实际就是“练习”.这些练习,是语文教材的组成部分,它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这些练习的处理是否得当,无疑地会直接影响语文教学质量.所以语文教师及教学研究人员,对语文练习的问题,一直在进行交流、讨论和试验.  相似文献   

2.
“思考·练习”是课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课文的“思考·练习”都有3─6个题目。思考题侧重于提示理解课文的思路并注意和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相呼应;练习题侧重于引导对课文中重点词、句、段的理解和体会,对生字词的巩固和运用。 按习惯的教学方法,一篇讲读课文,首先是扫清生字词,接着是按次序逐词逐句甚至是逐字分析课文内容、情节,最后才是让学生动笔做“思考·练习”。然而有的“分析”超过时限,只得让学生把“思考·练习”当作“家庭作业”、“课外作业”来完成。这样课后思考练习题就成了可有可无的赘特。 一、发挥“思考·练习”的目标性的作用 “思考·练习”是一篇课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提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启发学生自学的思路,为教师正确理解教材,学生的自学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教师备课时,要在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借助课后“思考·练习”,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并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思考·练习”,使学生明确目标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理解课文内容,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去读书。如教学人教版五年制第10册《马踏飞燕》一课,教师在掌握、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借助“思考·练习”,进一步明确本课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思考和练习”中有些题大而无当,不好落实,因而在教学中,把“思考和练习”当作可有可无的尾巴。究其原因,是教者不明白编者意图,加之囿于成见,以为那种程式化的方法就熟驾轻,用起来顺当,方便,其结果,往往只能收到事倍功半之效。原来,我也不大重视“思考和练习”的处理,并且长期沿用那种程式化教学,时间久了,渐渐发现它弊端甚多。后来,我逐步放弃这套旧程式,探索采取以“思考和练习”为纲。从“思考和练习”入  相似文献   

4.
浅谈“思考与练习”的处理———安徽/马超俊“思考与练习”紧扣课文内容设计,有拓宽,有延伸,重点突出,形式多样,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地处理“思考和练习”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一、有的题目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完成。这类题目大都比较容易,学...  相似文献   

5.
“思考·练习”是课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课文的“思考·练习”都有3─6个题目。思考题侧重于提示理解课文的思路并注意和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相呼应;练习题侧重于引导对课文中重点词、句、段的理解和体会,对生字词的巩固和运用。 按习惯的教学方法,一篇讲读课文,首先是扫清生字词,接着是按次序逐词逐句甚至是逐字分析课文内容、情节,最后才是让学生动笔做“思考·练习”。然而有的“分析”超过时限,只得让学生把“思考·练习”当作“家庭作业”、“课外作业”来完成。这样课后思考练习题就成了可有可无的赘特。 一、发挥“思…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每篇课文均安排了“思考·练习”,它明确了教学目标,提示了教学重点、难点,暗示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发挥“思考·练习”的导教。导学功能,教师要对其认真剖析、深入理解、科学运用,还要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运用“思考·练习”的能力。一、全面浏览,把握编写规律把握“思考·练习”的编排规律,是培养学生读题能力的重要前提,教师须予以重视。学期初(从三年级起),可适当安排时间引导学生纵览全册“思考·练习”,以发现如下规律:从题量看,讲读课文一般有4至6题,阅读课文…  相似文献   

7.
<正>本课是针对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这一单元的综合练习课。在这一单元中除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技能,还有商的变化规律、小数除法中的估算、循环小数以及根据实际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来确定问题的答案等内容。由于内容较多,所以在设计练习课时,大部分老师往往只关注以上这些知识点,按一定的层次呈现“点状式”的练习。因此,我们对此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而思考的焦点就放在把以往“点状式”的练习,创设成整合型的练习素材,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2009,(1):65-68
语文教科书与一般文选的最大区别是,创编了导学系统和练习系统。在练习系统方面,人教版语文课标实验教科书,改变了以往只在课文后面编排思考练习的做法,而是根据导学、导思、导练的需要在多处设计了思考练习,形成一个练习系统。这主要指:把思考题灵活地编在课文之处的“泡泡”里;把思考题和练习题编在课后练习里,把阅读提示编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的“过渡语”里;把识字方法、读法、写法的发现、小结编在单元之后的“我的发现”或“交流平台”里。  相似文献   

9.
“思考和练习”是语文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系统而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或者说要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仅靠“讲”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练”,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取得效果。可是,有些老师往往忽视练习,使得“思考和练习”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为此,我们特邀多次参加全国统编教材“思考和练习”设计的张建华同志撰写此文,介绍设计意图,阐述其地位和作用,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语文课本,每篇课文后边都有“思考和练习”。通观课后的“思考和练习”题,形式样多,深浅适度,富于启发性,编配有计划。前后有联系,同课文紧密结合,同作文教学与语言知识教学互相配合,确实是进行读写训练的好方式。教学实践也证明,有计划有重点地搞好“思考和练习”,是医治目前学生做题难于入手,答案不准、不全这一弊病的一  相似文献   

11.
围绕“思考·练习”进行教学设计——《卢沟桥的狮子》教学建议□湖北省教研室萧惠珍课后“思考·练习”体现了语文训练的意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这些“思考·练习”是编者针对本年段、本组的教学要求,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设计的,起着点明...  相似文献   

12.
义教小语课本,课后“思考练习”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容和编排体系上既有统一性、规范性,又有一定的灵活性,对阅读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教学思想导向作用。课后“思考练习”在内容  相似文献   

13.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每篇讲读课文后都有“思考与练习”(以下简称“练习”)。设置这些“练习”的意图,主要是为了辅助学生领会和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与写作特点,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听说读写训练。“练习”的内容大体可分为四类:有关课文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的思考题;有关  相似文献   

14.
课后的“思考·练习”是小学阅读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为教师的教学思路提供了依据,也为学生的学习指出了实践的途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课后的“思考·练习”,挖掘蕴含题中的导学因素,掌握学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依据“思考·练习”,确定自学...  相似文献   

15.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语教材中,不论是讲读课文,还是阅读课文,文后都安排了“思考·练习”。它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写者针对本年级、本组教学要求,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设计的。如果仔细分析一下课后“思考·练习”,我们便可以看出文后“思考·练习”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思考题,二是练习题。其中“思考题”侧重于提示理解课文的思路,并注重和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相呼应;“练习题”侧重于引导学生对文中重点词、句、段的理解体会,对生字词的巩固和运用。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以下…  相似文献   

16.
梅芳 《福建教育》2010,(6):36-37
笔者曾经对人教版教材课后“思考&#183;练习”的落实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每班随机抽取的10名学生中,二年级上册课后“我会填”部分,78%学生填写了,但有教师批改的仅占20%;高年级“资料袋”“阅读链接”基本作为学生自学材料,课堂上很少被关注,课外也没有相关拓展。可见,课后“思考&#183;练习”不受重视是当今阅读教学的普遍现象。领会、把握课后“思考&#183;练习”的编写意图,用好“思考&#183;练习”,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云海 《云南教育》2001,(14):14-15
理解和掌握教材 ,一方面是从整体上把握全套、全册教材的结构、编者思路 ,一方面是认真吃透和掌握单篇教材。这里特别强调教材和课文的区别。课文指选入教材的一篇篇文章 ,教材不仅包含课文 ,还包含着为理解课文或指导学习课文的插图、编者所设计的“思考·练习”等。如第二册第三课《泉水·小溪》这篇教材 ,从教材来说就包含“课文、插图、韵文后面的词语、‘思考·练习’、生字条”五部分 ,“课文”只指那篇韵文。再如第六册第九课《飞机遇险的时候》 ,这篇教材就包含着四个部分 :课文、插图、生字条、“思考·练习”。课文是教材的主体 ,…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一道练习题的正确率引发了对平面向量小题的思考,递进的形式,借助等和线,逐步巩固此专题;在 PAD平台上,通过点对点“追加练习”或“每日一题”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练习,从而进一步使学生构建较完整的知识框架.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和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了解和把握大修订语文教材中课后“思考·练习”题的变化特点与变化意图,并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必将促进新课标的落实和课改的顺利进行,有利于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这是因为课后的“思考·练习”题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编者的编写意图和当今新的教育理念,提示了教学的思路和教改的方向。现就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组课文课后“思考·练习”作分析与探讨,供老师们备课、教学时参考。一、“思考·练习”题变化的内容与意图第七册第四组课文与其他组…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第二册《小麻雀》的课文与“思考和练习”两者是有矛盾的.请看课文的结尾:“可是现在它的身子长出来一些,头挂得更低,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了.”而“思考和练习”的第三题却说:“根据课文最后几句话,你认为小麻雀后来是死了还是活下去了?作者说它‘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你认为它明白了什么呢?试把小麻雀想说的话写出来.”课文上明白地写着:“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了.”这里是不肯定的语气,有猜测的口吻,而“思考和练习”里却说:“你认为它明白了什么呢?”这句话与原文的意思是不相一致的.根据“思考和练习”第三题的意思,认为小麻雀后来肯定是活下来了:因为它活着,所以明白了什么,还要求把小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