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继升 《山东教育》2005,(21):97-98
关于文学作品的欣赏,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情感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新大纲的规定是“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相似文献   

2.
诗歌被形象地称作“一团永不生息的火”、“心灵的音乐”,它具有形象鲜明,想象丰富,语言精练,节奏明快,形式完美等特点。“课程标准”中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中应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有自己的体验,展示自己的个性”等,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充分运用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3.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的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语文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4.
黄新 《中学文科》2006,(10):4-14
文学作品阅读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重中之重。《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欣赏文学作品的具体要求:“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评价建议”中提出了对阅读文学作品的评价要求:“根据文学作品的形象性、抒情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可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陶立生 《教师》2010,(29):72-7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同时还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相似文献   

6.
林昌海 《语文天地》2010,(11):64-65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7-9年级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课程目标阅读部分第八条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取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有鉴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欣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为了达到《标准》要求,在实施小说教学中,应该重点突出细节描写的鉴赏。  相似文献   

9.
据不完全统计,“体验”一词,见诸《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有18次,代表性的提法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思想感情的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然而,从阅读教学双边活动的实际操作层面而言,对“体验”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议而不行”的谈兵形式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阅读”中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会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学生做起来最难、也最易丢分的就是阅读这一大“板块”,怎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成了老师和学生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对于欣赏文学作品是这样表述的:“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可见,课标突出地表现了对义务教育阶段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形势下,《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明确对学生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3.
张婷 《中学文科》2009,(1):24-25
新课标对于欣赏文学作品是这样表述的:“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可见,课标突出地表现了对义务教育阶段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文学作品的欣赏,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情感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新大纲的规定是“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新诗,作为新文学的重要成就之一,在教材中自然也有重要的地位人教版初语三册和六册各安排了一个单元(人教版四年制初语六册两个单元)的新诗。其中第三册新诗单元的教学要求是“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其中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真挚感情,…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对初中学段文学作品的阅读提出这样的目标:“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它强调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学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对散文阅读的基本要求是:“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根据这个标准,我们可从以下4个方面梳理散文的阅读方法,应对中考散文阅读题。  相似文献   

17.
陈根荣 《教育艺术》2006,(12):62-63
《新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中对文学作品教学这样描述道:“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课程标准》第11页)近三年来,笔者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文学作品“三读法”教学,正是在这种新课程教学理念及其形式日益更新背景下思考和实践的结果。所谓文学作品“三读法”阅读教…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诸多能力中,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较之听、说、写的能力更带有基础性、普遍性的特点。《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方面的表述与过去教学大纲有明显的区别,表现在:一是“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述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二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印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我认为这…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初中阶段对“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时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而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现代文阅读的范畴里,记叙文的篇目是最多的。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明确7- 9年级课程标准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的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一要求明确了阅读的理解层面和欣赏层面。强调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