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套近乎”一词不乏有些贬义,但在采访中,它还挺管用。初学采访时,我不善于“套近乎”一找到采访对象,掏出本子就提问。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1980年,我参加地方新闻集训班。在上采访课时,老师给我们讲斯诺夫人海伦·福士德·斯诺的采访经验,使我深受启示:1937年4月,她第一次到延安去找毛主席采访,一见面就从笔记本中取出一张照片,递给毛主席说:“我早就从这张照片中认识你了。这是斯诺给你照的。”这样一“套近乎”,使她和毛主席象老朋友似地交谈起来。1978年,她在西安采访王震,见面就说:“我记得我们俩是同年的。我在延安的时候是28岁,现在72岁了,你是不是72岁呢?”又是一个“套近乎”,不仅把她和王震自然地联系起来了,而且一下就缩短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摄影爱好者,20多年来拍摄了数百张新闻照片,一些照片分别被《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浙江日报》等新闻单位采用。我在采访实践中体会到,要拍出一张高质量的新闻照片,必须做到“新、快、真”三个字。新,就是照片立意要新。这就要求摄影记者有较高的新闻敏感性,既要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又要了解当地贯彻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3.
前日几个老记聊天,老资格的李总说了个笑话:某晚报一位年轻女记者被指派到附近农村采访一条新闻,磨磨蹭蹭还没动身。领导就问:“为什么还没去?”她若无其事地回答:“等办公室派车,说要明天才有!”领导有点不高兴了:“人家在等呢,就这么三四公里路,没有车那你的脚呢,干嘛去了?”女记者有点脸红:“是啊,我的脚干嘛去了呢?” 这是一个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 “我的脚干嘛去了?”人人皆有一双脚,就好端端地长在自己身上,人就靠它撑着站起来和走路,干嘛去了呢,不可思议吗?  相似文献   

4.
采访前有无准备,效果是不同的。对此,我深有体会。有一次,我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去采访一位老掏粪工。见面后,我对他说:“听说您最近被批准入党,祝贺您。”他回答:“我58年就入党了,刚入党的是我弟弟,他也在我们卫管所”。我连声说:“我弄错了,错了。”接着问他:“您老伴身体好吧?”他显得有点不高兴,冷冷地对我说:“我老伴已去世好几年了。”当时,弄得我很尴尬。我又问他:“您最近把小儿子调到卫管所当掏粪工,当时是怎么想的。”他站起来说:“我儿  相似文献   

5.
战斗中,班长英勇捐躯,一战士挺身而出,带领全班杀败了敌人。几十年后,一位通讯员前去采访这位“老革命”:请问,您老当时是怎么想的?”“没想什么。”“那您当时有什么心理活动?”“没有什么心理活动。”“那么,请您谈谈当时的动机好吗?”“动机?什么动机?在战场上杀红了眼,从战场上下来,见了狗我都恨不得踢它两脚”。这是王安忆在中篇小说《小鲍庄》里描写的一位通讯员采访人物心理活动的一个片段(大意)。  相似文献   

6.
今年2月15日晚,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揭晓,我的作品《牢笼》获得了自然类组照二等奖。《牢笼》由12张照片组成,拍摄的是动物园里被关在笼子里的孤独、忧伤、无助的动物。在动物园里,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动物虽然过着寝食无忧、饱食终日的日子,却因此失去了自身最宝贵的自由和野性。《牢笼》试图通过镜头来阐释人与动物之间那种微妙、矛盾和纠结的关系。画面里,那一个个形单影只的身影,一双双忧伤无助的眼睛,一个个狭小拥挤的空间,传递出对非原生态和谐的无声控诉。  相似文献   

7.
洪水中,将军画出千里边关采访图 去年7月我在广州军区采访时,正赶上广西发生特大洪水。我当即赶往广西,随军区文国庆司令员与广西自治区书记赵富林乘驻桂空军直升飞机首次飞往梧州、桂平等地视察灾情。飞机在受灾地区上空盘旋,下边是一片汪洋。我让机组人员把我捆绑在飞机的仓门口,强顶气流的冲击,紧握着相机拍个不停,几百张照片真实地记录下了这场我国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灾,最先以新闻照片《梧州告急》《危难时刻》《洪水无情人有情》三个专题组照在解放军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十多家报纸刊出。当我在梧州找到被洪水重围的抗洪抢险指挥部见到总指挥广西军区胡军副司令员时(他也是广西中越边境排雷总指挥),他开玩笑说:“你不是要采访我们的排雷部队嘛!怎么被雷炸飞到这里了?”我说:“雷还没见着就被水冲来了。”这一夜,这位著名的法卡山战斗的指挥员与我从洪水谈到昔日那场反击战,从战场又谈到现在的雷场和商场,多少动人心  相似文献   

8.
骑车人雨中摔倒组照与《饥饿的小女孩》近来,《东南晚报》记者的一组"骑车人雨中摔倒的连续动作"的照片再次引发了社会对"先救人还是先采访"的争论。再次看那组现场感极强的照片让我想起普利策奖得主、南非摄影家凯文.卡特和他的作品《饥饿的小  相似文献   

9.
报刊披露,新华社记者李锦因为违背新闻摄影真实性原则,弄虚作假,被撤销掉《不要忘记他们》组照所获得的1987年度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展览金牌奖,建立在假照片基础上的论文所获得的“新闻摄影学术研究成果奖”,个人所获得的“十佳摄影记者”称号也被撤销。《不要忘记他们》是一组反映大别山区情况的照片。其中有一张称为“小夫妻”的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第三期的《档案春秋》,最后一篇是《沪江大学往事》,一看到文前那张思晏堂的照片,楼前两边那三根合成的大柱子,不由想起我有一张与哥哥一同钻在柱子的空隙处留下的影像。那时我七岁,哥哥十一岁,多么天真快活的岁月啊!照片是我的小姨夫给我们拍的。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拍照的情景:小姨夫让我们兄妹爬上圆柱,我开头还有点害怕,真怕从上面摔下来。因为当时觉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摄影记者下去采访时,不仅要带照相机,还需带上‘望远镜’和‘显微镜’”。经过一次见习采访,我深深感到这是经验之谈。马年春节前夕,我作为一名见习生,跟随《河南农民报》摄影记者张新生,到新乡县七里营乡刘庄村去采访。汽车在新开通的107国道上疾驰。我的心象新兵初次出征一样,既激动,又有点紧张。对庄是闻名全国的走集体富裕道路的典型。编辑部要求拍一组反映节日气氛的照片,  相似文献   

12.
本期调查为“女摄影记者调查”结果的第二部分,调查问题如下: 1.作为女摄影记者,要以手中的相机反映我们这个伟大时代,您怎样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您最擅长拍哪些方面的照片? 2.请简述一次您最难忘的摄影采访经历,说说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 3.您在关注哪些摄影理论问题?对新闻摄影界什么热点问题的争议比较关心,您是否介入? 4.您在新闻摄影实践中常碰到哪些问题,有什么思考?所遇到的困难是否已找到解决的答案? 5.您怎样看待摄影记者的理性思维、形象思维、知识积累?怎样提高动笔能力?您认为这些对拍好照片有怎样的作用? 6.女同志从事新闻摄影这个有特殊要求的职业,需要顽强和毅力,需要处理好一些关系,解决好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对此,您有哪些感触?  相似文献   

13.
1994年4月17日,新华社播发了《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的报道。这篇900多字的消息一经发出,就被全国28家省、市报纸采用,其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那么,这一新闻是怎样发现的呢? 首先要说到南迦巴瓦峰。1994年我曾采访过当时从南迦巴瓦峰地区探险考察回来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杨逸畴,并写了通讯:《“神山”探索记》在《人民日报》配照片刊登出来。这便是大峡谷报道的最初积累。  相似文献   

14.
徐斌 《新闻实践》2007,(2):F0003-F0003
前不久,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与《BBC野生生物》杂志联合举办的野生生物摄影年度比赛揭晓。这项创立于1964年的摄影比赛,专门评选当年全世界最优秀的野生生物照片。其中两张获奖的猩猩照片——《曼谷调皮的猩猩》(附图一)和《马尼拉动物园郁闷的猩猩》(附图二)令人遐想。  相似文献   

15.
几个月前,向同事找两张希望工程捐助大学生的照片,翻来翻去没有合适的,记得当时摄影记者说,拍照片时受助者总不好意思,不肯抬头,连个笑容也没有,实在不好拍。当时她说了,我听了也没往心里去,实际情况就是如此,怪不得摄影记者。今年1月5日,《扬子晚报》在一版头条以言论的形式刊登了《孩子,抬起你的头》的文章,报道说“省暨南京市希望工程专项捐赠活动拉开帷幕,4000多名特困家庭子女将得到结对资助。然而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许多来自特困家庭的孩子在活动现场一直默默低着头———是贫困让他们觉得难堪,让他们无法面对镜头!但是我们想说:孩子,…  相似文献   

16.
我是新闻摄影战线上的一员新兵,走上新闻摄影岗位只有一年半时间。去年五月至八月,随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的一支考察队,到西藏羌塘高原进行了一次大型野外采访。三个月行程三万多公里,拍摄照片上千张。回社后,除在今年一至四期《陕西画报》上发稿五十八张外,其中《羌塘高原上的野生动物》(组照)获全国新闻摄影银牌奖;《错鄂湖鸟岛》获《人民日报》海外版举办的《祖国新貌》一等奖;《童年》入选澳大利亚举办的国际影展。回忆这次采访,感触颇深。在这里,仅谈几点不成熟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第九届华赛的13名评委分别来自中国、美国、阿根廷、英国、南非、印度、泰国等国,不同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碰撞,使本届华赛精彩异常. 影像内容和评委倾向 问题1:评选照片的过程中,哪些要素是您最看重的?核心评判标准是什么? 巴拉特·乔达里(印度纪实摄影师):如果只是纯粹的纪录,就不能成为一张好照片.好照片需要摄影者能够传达一定想法,或传递一些信息,但必须是重要信息.更进一步来说,真正好的摄影作品能引发人们思考.让你对照片中体现的事物有所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在纪念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日子里,我拍摄的《切断敌人的供给线》这张照片(见图),曾多次在电视台的节目中展现出来,半个世纪以来,由于这张照片比较有名,被摄影界称是一张“文献性”作品,它高悬在《芦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和《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里,照片的画面向中外参观者显示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气概,它出现在《革命战争摄影作品选集》等全国大型影集或影展中,因而传遍全国,走向世界。这张照片是怎样诞生的呢?  相似文献   

19.
邓拓写《燕山夜话》的题外话邓拓同志离开报社到北京市委工作以后,报社编委会决定,理论部的工作还请他代管一个时期,负责审阅理论版的文章,所以我还经常到他家去,送交稿件,汇报情况,请求指示;又加我们长期相处,建立了友谊,常常想念他,我总是找机会同他去谈心。有一次他问我:“我在北京晚报上写的《燕山夜话》你看了吗?有什么意见,听到什么反映?”当时我正想请他为本报多写点理论文章,所以就借这个题目闲谈起来。老实说,他当时已发表的《燕山夜话》,我是看了些,但是兴趣不大。为什么呢?因为我当时对  相似文献   

20.
这里所说的“137”,是指人民日报海外版一、三、七版上稿子的事。去年10月18日,海外版一版刊登了一张我拍的新闻照片: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新购买的一架波音747—400大型豪华宽体客机到达北京。三版上刊登了我写的一篇人物通讯:《鹰击长空飞万里》,同时也配发了一张我拍的照片。在七版副刊上又刊登了我的一篇特写和照片:《在天安门广场看秧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