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市级的晚报如何立足长远,在新一轮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已成为报人关心的话题.扎牢新闻本地化这个"根",努力做深做强本地新闻,是地市级晚报扬自身之优势,吸引读者的强有力的武器.  相似文献   

2.
一项调查表明,在报纸众多的版面和新闻中,最受 读者欢迎的是时事版,尤其是国际新闻。在这种激烈的竞争态势中,地市晚报的国际报道承受了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本报从创刊之初就常年聘请成立了一支评报员的队伍,给各个版面打分,国际新闻版《五洲风云》一直名列前茅,深受读者欢迎。本报国际新闻版在7年多的实践中总结摸索出一套适合地市级晚报的做法,即把握几个“度”。 一、广度。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为了强化地市级晚报国际新闻版在覆盖范围内的局部优势,应加大投入,拓宽国际新闻供稿渠道。这种“大投入才有大产出”的现…  相似文献   

3.
社区新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模式,是媒体发展由“大众传播”走向“分众传播”的产物。南湖晚报于2009年开设“社区版”,每天以两个整版的篇幅报道社区新闻。2010年,开设了报中报“社区报”,分为社区·关注、社区·市井、社区·互动、社区·网事等版面,每天出版,在地市级晚报中率先推出了“社区报”的概念。“社区报”以特定的定位、鲜明的特仁.、创新的思维.得到了市民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4.
如果把地方晚报比作一桌富有营养的精神大餐,那么,新闻评论版就应该是这桌大餐中一道最具风味的特色菜。与新闻报道相比,新闻评论更具有可读性、互动性,它是晚报的一大阅读亮点,是吸引读者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地市级晚报,《江海晚报》多年前就设有新闻评论版面,2010年年初改扩版后,在副刊版开设了“夜话”栏目,作为新闻评论专...  相似文献   

5.
正报纸的封面版如同报纸的"脸面",一张报纸的"脸面"漂不漂亮,是显示办报水平的重要标志。如今,越来越多的都市报都把封面版做得美观大方。既有很强的可读性,又能彰显媒体责任,吸引读者的眼球。作为地市级晚报,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不少媒体都在新闻采写、版面设计、稿件编排等方面下功夫。作为一张报纸"脸面"的封面版,如何吸引更多读者的目光,发挥引导读者的功能,需要编辑具备几种意识:多策划、本土化、增创意。  相似文献   

6.
地市级晚报的国际新闻版考验的是编辑的功夫,对于面貌千篇一律的通讯社稿件,能吸引受众眼球的几乎全靠编辑的巧手和努力了。拿最近载誉而归的《西安晚报》来说,塑造其主流媒体形象,用公信力打造“西安新闻第一选择”,提高其国际新闻编排水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西安晚报》  相似文献   

7.
社区新闻在国内还没有一个成文的界定,但纵观全国不少城市对社区新闻的报道,能看出它和社会新闻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闻源或新闻现场是在居民小区里,多是居民身边的日常琐事或新奇、不俗的经历,即发生在社区里的社会新闻,是报道范畴进一步延长的产物。随着社区新闻自身的发展,读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全面化,社区版的进一步发展便成为一种趋势。专属化、细致化、贴近化使得晚报社区版新闻长期稳定的发展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在报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作为居于一方的地市级晚报,怎样保持特色、应对挑战是个需要探讨的课题。近几年来,《淮海晚报》在办报实践中,坚持以“时代特征、地方特点、晚报特色”的“三特”新闻为突破口,推进晚报创新,赢得读者好评。 一、坚持“三特”新闻立报 当前报业竞争的多样化、同质化、同源化(同一新闻源),和以互联网为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12日,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8]602号文件正式批准<铁岭晚报>更名为<辽沈晚报·铁岭版>.达足新闻出版总署首次批准一家地市级晚报都巾报纳入到省级晚报都市报报系,也是全国第一家省级晚报都市报与地市级晚报都市报跨区域进行资源整合,严格依照新闻出版法规关于报纸出版地方版的规定,合作出版和经营地方版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0.
<正>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压力下,地市级晚报如何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如何面对挑战机遇,另寻他路亦或是墨守成规,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就通过分析《娄底晚报》的实际,了解一下地市级晚报在竞争中发展的对策。一是博采众长,扬长避短。新闻价值的取向竞争归根究底是媒体的竞争,通过地市级晚报采编人员工作到位,找准方向,便能锁定市场。《娄底晚报》于2000年7月创刊,现为4开16版彩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的崛起,媒介传播理念、形式以及关注点都发生了极大变化,这对于地市级晚报来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增强时政新闻的可读性、吸引力,如何善于挖掘新闻的"热点",让更多的读者乐于接受?笔者以颍州晚报为例,浅析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只有在内容上不断贴近读者,在形式上灵活多样,在报道视角上更加平民化,时政新闻报道才能越来越具有亲和力。  相似文献   

12.
罗文斌 《当代传播》2003,(3):84-84,93
今年3月21日,《乌鲁木齐晚报》又一次改版。这是在以往几次改扩版的基础上的一次全新改版。新改版的报纸仍是32版,但内容有了根本的变化:前16版以动态新闻为主,强调信息量,力求时效性,讲求覆盖面。在新闻编排上,放弃了传统的以时政、社会、教育等新闻类别划分版面的做法,以区域性结合重要性来组合版面,使读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多信息,并且通过版面编排让读者体会到晚报对新闻事件的立场和观点。后16版主推新闻杂志——从周一到周六,依次为地球七日、影视娱乐、财富经济、都市生活、时尚消费、晚报周末。新闻杂志每日以7个版的容量,通过对新闻事件多  相似文献   

13.
地方时政要闻,顾名思义就是地市级媒体所在地的时事新闻与政治新闻的简称,主要是指报纸所在地召开的一年一度的地市级"两会"、市委全委会等各种会议,以及所在地重要领导出席的各种活动。当前,地市级晚报对时政要闻的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和百姓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经济新闻不但在传统的专业财经报纸和综合型日报中常见,在都市报和晚报中,经济新闻也获得了令人欣喜的发展,许多都市类报纸都开设了专门的经济新闻版面。作为地市级晚报的《秦皇岛晚报》,也顺应报业发展的潮流,在经过科学的市场调查后,适时推出了专门刊载经济新闻的经济生活版。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1月,《南湖晚报》创办了社区新闻版,“老娘舅”作为固定的栏目与读者见面。2010年7月19日,《南湖晚报》创办了社区报,成立了“老娘舅”工作室,“老娘舅”专栏作为社区报的主打栏目,无论是刊发频度还是行文包装上,都得到了强化。  相似文献   

16.
在时间上贴近,多发昨日新闻、今日新闻,让读者产生新鲜感。新闻讲究时效性。对纸质媒体来讲,昨日新闻是时效性较强的新闻,而今日新闻是时效性最强的新闻。新闻报道在时间上的贴近性,能使读者产生审美上的新鲜感。在本埠新闻的报道上,地市晚报与省级晚报相比在时效性上有一定优势:本埠新闻发生在当地,地市媒体记者“近水楼台先得月”;省级晚报的叠数、版数比地市晚报多,  相似文献   

17.
特色是地市级晚报文化版的生命线。如何体现特色呢?本人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地域性文化新闻的报道 地市级晚报由于财力、人力资源方面与大报有一定的差距,在参与全国性重大文化新闻事件的报道上,往往不占优势。因此,作为一张地方晚报,最重要的报道点还是当地的文化新闻。 根据新闻贴近性原则,受众最关心的是自己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或者是对自己有直接影响的新闻事件。报纸所在的这座城市里发生的文化事件是读者最为关注的,也是从其他报纸上很难了解到的。因而,从整个版面安排来看,当地的文化新闻事件一般情况下…  相似文献   

18.
自2001年2月19日开始,金华晚报在第二版的新闻板块中,专门划出一个片区,设立《昨夜今晨》专栏,每天以先于当地其它新闻单位的第一时间,集束式报道少则五六条多则七八条昨夜今晨新闻,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透视分析这一现象,有不少可总结的地方。起 因在互联网时代,拥有一块自家的"地盘"显得弥足珍贵。对于在电视台没有设立早间、午间新闻的地市级城市来说,昨夜今晨的新闻,几乎成了地市级晚报的独家新闻。如何操作昨夜今晨新闻,也就成了各新闻单位的重要课题。早在几年前,中国晚报协会就开展了昨夜今晨消息大赛,对多写昨夜今晨…  相似文献   

19.
南湖晚报社区新闻版开办的“晚报老娘舅”已成为品牌栏目,热心帮忙调解民间纠纷的“老娘舅”成了百姓贴心人。  相似文献   

20.
天津晚报的地方新闻版,是整个报纸指导工作、推动群众运动的重要阵地之一。办好地方新闻版。使它能够吸引各方面的读者,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对我们来说,还需要很好地去摸索、创造。下面我们想谈一谈我们在编地方新闻版当中的一些初步体会。把中心工作的报道展开,使各方面的工作都和中心工作“挂钩”晚报要配合中心工作,宣传中心工作,这是毫无疑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