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是一个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灵魂。对新闻记者来说,在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面前,只有把创新作为一种自觉追求,求“新”追“新”,使创新成为一种常态,才能以突出的个性化使报道产生独特的生命力、广泛的关注度、深远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李彬 《新闻爱好者》2014,(11):49-53
2014年4月,受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邀请,我有幸出席他们承办的全国高校传播学年会。其间,同一位负责接待的青年教师相识,了解到她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的叙事问题。由于15年前,自己也曾主持翻译了一部《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新华出版社1999年),于是我俩自然就此作了一番深入交流。作为所谓“非虚构”的典范,普利策特稿堪称新闻写作的高峰,而这座让记者仰之弥高的文本并非  相似文献   

3.
“洋和”一词,无以考,但意思是大家理解的。现在一名“真正”的西方记者,法国的阿尔萨斯最新消息报记者在大庭广众之下,在庄严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竟然当众造谣,出尽洋相,不能不使人愕然。现在照录如下:在9月26日我们党中央新领导班子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他提问道:“总书记,我认识一个女学生,她在6月3日晚上的那场行动中受了伤,其后几天她遭到了逮捕,并遭到了拘留,而且也受到审问,然后,她就被遣送到四川的一个砖厂劳动。在她到四川的第一个星期里,就被当地的农民强奸了三次。我的问题是,这种对学生的严厉的措施,同您所说的理解学生,团结学生和认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这是否是一致的呢?”这个问题,粗一听真能使人一怔,因为他言之凿凿:“我认识一个女学生”,“她在6月3日……受了伤,其后……,并……,而且……,然后……,就被……。”在“认识”一词  相似文献   

4.
作为媒体人,我不想只是看到梦想,聊聊梦想,我更想以媒体的力量,以媒体人的责任,成为助力梦想实现的践行者。是谁,有更多的机会听别人的故事,了解别人的梦想?我想,记者算一个。是谁,能将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接力传递,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我想,媒体,算一个。  相似文献   

5.
一名新记者的困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不久前在上海《新闻晚报》发生过一场讨论。该报国内部的新记者李宁源采访回来,有所感触,在内部业务交流刊物上发表了《一名新记者的困惑》,提出了在新闻采访和职业道德面前,新闻记者应当如何选择的问题。《新闻晚报》副主编胡廷楣很快予以回应,撰写了《记者是否还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一文,回答这个两难的问题。以后,资深编辑沈全梅觉得意犹未尽,又写了《也说记者的两难》一文。这里,我们选登他们的一组文章,因为觉得他们的议论颇有意义。眼下,在采访社会新闻中,这种现象司空见惯,它涉及记者的职业道德、对新闻的领悟、对读者需求的理解等等关于新闻理念、新闻伦理等不少问题。在我们庆祝今年记者节的时候,对此议论一番,可能不无启发。同时也欢迎新闻界同仁各抒己见,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6.
魏荣钊 《新闻窗》2005,(4):19-21
我加入《贵州都市报》记者队伍那年,报纸已经走过了5年的创业历程,而我已年过而立,7年多来,如果说我在都市报当记者取得了什么成绩的话,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三个重要因素:激情、责任、超越。  相似文献   

7.
一名新记者的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济南回沪,与同事们一照面都说我瘦了不少,照照镜子也突然有些不认识自己.或许是因为在诸城久久不能释怀的那一瞬间,一位老人那阵阵令人揪心的哭泣,以及道道无情的摄影摄像的闪光,一直在我心头不能拂去.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当记者已经10年有余了,从最初刚刚进入报社不知道新闻如何写,到如今采访、编辑、排版、校对样样都能干,甚至带过一个又一个的实习生,感慨良多。从记者诞生之日起,就意味着这一群体的角色地位、行为、目标是与社会、大众息息相关的,这就决定了新闻记者这一职业角色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进行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笔者努力向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方向靠拢。正确定位记者这一角色  相似文献   

9.
今年,我有幸和解放军报军事部副主任高艾苏,参加中宣部、教育部、中国记协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巡回演讲团,先后到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和兰州大学进行了演讲。之所以说“有幸”,是因为我们报社优秀编辑记者很多,获各种大奖的也不少,他们的经历讲一讲都很感人,我只是报社的一个代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记者采访我时,我跟他们说:“请一定拍摄一下我们报社的大门,我只是这座大门里的一名记者。”这一路,压力很大。我和高艾苏是分开的,每个演讲团,只有一名穿军装的。在台下学生眼里,自己代表的不仅是解放…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普通的电视新闻记者,我从事的工作和我的同行们所从事的工作没有什么不同,我们的职责都是如实地报道新闻,忠实地记录历史.真实地反映时代的变迁。在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中,我觉得我只是做了一名职业的电视新闻记者应该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对媒体新闻工作者尤其是一线采编人员来说,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不仅可以更从容地进行新闻采编工作,同时也能更好地避免给自身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那么,采编人员必须掌握哪些法律知识?对法律知识又需“懂”到什么程度?对此,我们结合具体的新闻报道作些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2.
魏莉 《新闻三昧》2003,(12):34-34
在莱钢党校参加青年干部培训班时,曾看过关于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50周年以及二战实录的片子。看到那些珍贵的历史镜头和翔实的报道材料,我心里涌动着一种激情。我想,不知有多少同行为了记录这些真实的历史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验证了那句名言:记者用生命见证历史。在一个企业里当记者不需要付出生命的代  相似文献   

13.
秦超  王晓露 《新闻世界》2006,(12):18-19
2006年7月1日,举国欢腾。这一刻,天堑变通途,铁轮跨越莽莽昆仑夺向布达拉宫。 通车庆典仪式上,热情的西藏人民向青藏铁路建设的功臣们献上了他们清白的哈达,一位普通的记作为特邀嘉宾也名列其中。  相似文献   

14.
秦超  王晓露 《今传媒》2006,(11X):4-6
朱海燕简介:朱海燕,《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高级记。1957年生于安徽利辛,197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1983年任《铁道兵报》记,1984年后任《人民铁道报》记、首席记,1998年任《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曾获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先后发表新闻作品700多万字,1999年至2006年7次获中国新闻奖,60多次获省部级新闻奖一、二等奖。长篇报告学《北方有战火》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报告学《深秋挥泪送穆青》获中国新闻奖副刊金奖,另有15部新闻专出版问世。[编按]  相似文献   

15.
秦超  王晓露 《今传媒》2006,(11):4-6
朱海燕,《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高级记者。1957年生于安徽利辛,197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1983年任《铁道兵报》记者,1984年后任《人民铁道报》记者、首席记者,1998年任《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曾获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先后发表新闻作品700多万字,1999年至2006年7次获中国新闻奖,60多次获省部级新闻奖一、二等奖。长篇报告文学《北方有战火》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报告文学《深秋挥泪送穆青》获中国新闻奖副刊金奖,另有15部新闻专著出版问世。  相似文献   

16.
胡丽娟 《记者摇篮》2009,(10):30-30
新闻本身“真、新、快、实”的特点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创新意识。特别是随着如今新闻媒体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网络传媒的迅速发展,就更加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新闻工作者。创新型记者需要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呢?从现实需要来看,创新型记者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7.
所谓新闻敏感,是指一个记者发现和提炼新闻的能力。新闻敏感是一种职业素质,对于一个记者来说,新闻敏感的强与弱是至关重要的。 现实生活犹如一座丰富多彩的宝山,一个新闻敏感性强的记者,能够锐敏地从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中,及时而准确地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写出引人注目的新闻。而新闻敏感较为迟钝的记者,面对似乎杂乱无序的社会生活现象,却手足无措,常常入宝山而空手归来,明明重大而有价值的新闻现象就在  相似文献   

18.
<正>有人说记者从事的是世上最年轻的事业。原因有二:其一,记者每天接触到的都是崭新的人和事,也就是他面对的工作对象永远是新的;其二,在还原这些新近发生或者新近发生变化的新闻事实时,记者要时刻有新的视角、新的发现、新的思考,也即记者要时时更新自己,让自己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9.
周小燕 《新闻通讯》2012,(12):11-11
我采制的新闻访谈节目《毕飞宇和他的小说〈推拿〉》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是对这档广播节目的充分认可。下面我就结合《推拿》访谈,谈几点我从事新闻记者工作的认识体会。  相似文献   

20.
历史波澜壮阔,时代风云变幻,作为历史和时代忠实的记录者,记者肩挑社会公义,笔挟时代风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在信息爆炸、媒体纷争的当今时代,一名无愧时代的记者一定是永不停步的行者、与时俱进的学者、恪守良知的仁者和机警敏锐的智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