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为王立新教授2011年6月2日应张京华教授之邀在湖南科技学院濂溪研究所所作的学术漫谈。文章由侯永慧整理,题目及各节标题为整理者所加,整理稿经作者审定。王立新教授与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堂"制片人柳理一行来永州道县月岩外景,实地录制《理学开山周敦颐》。此前王教授已经在"湖湘讲坛"主讲了《天地大儒王船山》,近著有《胡宏》、《湖湘经世名贤传》、《开创时期的湖湘学派》、《圣者凡心——王立新讲〈论语〉》、《天地大儒王船山》等,学术漫谈就此展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二曲之学为切入点,从横向角度概括了宋明理学有关心性修养的几个特征:次第性反映了理学家的“为学”深度;密成性是修养工夫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累积要求;自然性反映了在本体自控下工夫修养的自觉状态;一贯性反映了贯通各个方面的修养境界。  相似文献   

3.
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与当代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密切相关,且为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我国古代儒家教育思想一直指导和影响了我国几千年的教育实践,并且继续发挥其应用之作用。因此,研究古代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使之为当代的教育改革服务,是本文撰作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4.
春秋时期,社会经历了一场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的巨大变革。社会动荡导致思想空前活跃,儒家、墨家成为当时争辩最激烈的两大流派,儒墨两家对立并存一度成为百家争鸣的重心。从最终理想来看,他们都以结束乱世、稳定时局为目标,但所选择的道路却不尽相同。分歧首先表现在他们对"人"的理解上,并由此生发出去,在对"仁"与"利"的具体实践上产生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标准,而这也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5.
师萌 《辽宁教育》2013,(2):89-92
我国蒙学教育由来已久,自汉以来至今,儒家思想在绝大部分历史时期都是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受其影响的蒙学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宋代以前,我国虽有蒙养教育,但也只是隐含在一般意义的小学教育之中而未得到真正的重视。直到宋代,作为儒学流派之一的理学兴起,才将蒙养教育放到了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宋明理学”时期的儒家蒙学教育思想入手,分析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蒙学观点,探讨其蒙学思想及方法,试图对我国当今的学前教育给予启示,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唐先生认为"仁"有"人我合一的原始心境"和"人我分化之后,自觉地求表现"这两种意义。"仁"最原始的意义是一种人我合一、浑然无间隔的道德情感或精神表现,这种心情尚未落实为行动,纯粹是内在的体验、感受。在此心境中,人尚未自觉地区分人我,以我的道德自觉来涵盖他人。其他德行则是在人我有分别、区隔之后,再以我的心去关怀、成全他人。仁又有"自我超越"或"心之生几周流不息"之义,不断向上超越、向前成就各式各样的人文活动,以达成主观面、客观面和绝对面三向度的感通。  相似文献   

7.
在宋明理学的发展史上,百泉书院占有重要的地位,以邵雍、姚枢、许衡、孙奇逢为代表的百泉儒士不仅创立了宋明理学,也发展、传播了宋明理学,使百泉书院成为宋明理学的发祥地和传播中心。  相似文献   

8.
《宜宾学院学报》2017,(5):71-78
孔子在为解决社会失序问题进行的一系列探索中始终将社会正义问题作为关注的重心。其"仁"说是他构建儒家制度伦理的重要一环,体现了他从人与制度的现实互动中探讨社会治理问题的基本理路。儒家礼治制度的安排遵循着一个总体的"义"的原则,也就是儒家制度所遵循的正义原则,它包括亲亲之仁与尊贤之义两方面内容。普遍理性的公义制度与现实差等的人的联结点就在于"仁"中,包括"亲亲之仁"与具有公共意识的贤人两方面。与其说孔子重德性轻制度,不如说他旨在构建一个具有社会适宜性和内在革新动力的人的道德共同体而非仅仅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孔子对孝道的人文性阐释奠定了儒家孝道基础,笔者在阅读相关典籍的基础上,试提出儒家孝道的四个基本特征:情境性、层次性、过程性和践履性。在当代,儒家孝道的弘扬,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孝爱意识,树立及时行孝、物质孝养与精神慰藉相统一的观念。  相似文献   

10.
"仁本体"是人之所以为人、人与世界圆融一体的终极根据,具有创生性、非现成性和关系性等特征。首先,"仁本体"是宇宙生生不息、大化流行的始源,具有创生性;其次,"仁本体"不是僵化不变的现成实体,而要通过锲而不舍的人生实践去澄明开显,具有非现成性;再次,"仁本体"是宇宙万物共生的整体,指涉着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的一体关系,具有关系性。  相似文献   

11.
“敬天”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传统,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对天自然有着深刻而独特的理解。从商到西周再到春秋时代,“天”的内涵发生了重大转变。孔子一方面高扬由周公开启的人文主义,强调道德之天,揭示了“天”之仁性;另一方面又隐晦地对主宰之天存有信仰,保留了“天”之神性。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公民道德滑坡现象,故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弘扬我国传统儒家“仁”的思想精华,对提高公民个体道德修养、培养家庭成员间的亲善感情、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当政者“仁德”的从政素养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仁"在《论语》中是全德之称,它至高却非至远,为之由己,求之则至。本文指出《论语》中为仁之道的逻辑推演进程为:以"孝悌为本"作为逻辑起点,通过忠恕之道的扩充展开,达到"天下归仁"的共同归宿。旨在说明,这一逻辑演进的展开得益于孔子及其弟子们的共同智慧。  相似文献   

14.
儒家传统德育的基本特征是:在原则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德育至上;在目标上,强调理想人格的塑造;在方式上,注重家庭、社会和环境在德育中的作用;在途径上,重视教书育人,训教合一;在方法上,注重教化和自修的统一,强调自省。社会各界和每一个国民,都要大力弘扬儒家所倡导的传统美德,努力构建和谐社会,都要树立和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意识,致力于净化社会风气和精神文明建设,致力于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家长要努力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履践儒家传统美德。各级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保证把传统美德教育落到实处,要重新构建社会主义道德德目体系,教育行政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学校应在青少年德育中发挥主体作用,要把灌输教育与指导学生内省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的内省,要转变观念,确立新的人才质量观,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自我修养思想是宋明理学内容中最丰富、最有特色的部分之一。宋明理学分为“气本派”、“理本派”和“心本派”,各派根本观点基本一致,但自我修养思想却存在分野。深入分析其中科学的、合理的思想,在今天仍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理学作为宋元明清四朝的官方意识形态,章学诚能以较为客观的辩证观点视之。一方面对理学末流大加挞伐,认为其外轻经济事功,内轻学问文章,空言天性义理,严重脱离社会现实;另一方面对通经服古的程朱之学持肯定态度,指出宋儒的“躬行实践”,仍是值得后人效仿和借鉴的正确方法。考据学为乾嘉学术之主流,章氏指出考据学的弊病在于注重征实,而忽视对义理的掘发,未能真正领会古人删修考订的用意和治学的要领。为此,章学诚倡言“六经皆史”说,强调经世致用,这既是对理学空谈性命义理的猛烈抨击,也是对考据学严重脱离人事的有力针砭。  相似文献   

17.
18.
宋明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将儒、道、佛三教融合在一起,分别经过了三个阶段:一为"舍传求经"阶段,二为"疑经改经"阶段,三为"六经注我"阶段。中国哲学的发展过程可以通过这几方面体现出来。要将中国哲学重新发扬光大,使哲学以及社会科学繁荣,就要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将新时代的内涵融入中国哲学,形成新的中国哲学系统。  相似文献   

19.
孔子伦理道德的核心思想是"仁","仁"对我国数千年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立足于方法论,探讨孔子的"仁"学思想对当代德育的借鉴意义。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仁"已经成为衡量人际关系价值的基本原则。儒家思想主张慎独与自省的教育方法,并在不断更新中探讨出知仁、求仁和成仁的教育方式,这对当代德育有着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当代德育工作者应积极从儒家"仁"学思想中汲取营养,将前人提炼的精华合理地运用到现代教育实践中,为德育注入强大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关怀伦理学家在解释关怀的道德基础时使用了"关系本体论"这一概念,但是这一概念并不指一种严格的哲学本体论承诺,而是指一种社会心理角度对关系之重要性的认识。对于关怀关系的现象描绘并不能直接推出道德的普遍"应当",其中缺乏了哲学反思的关键步骤,因此关怀伦理内部仍然存在着"是"与"应当"之间的断裂。此前关于儒家"仁"与"关怀"的比较多从"仁"之"用"的维度入手,忽视了二者道德本体层的差异,儒家"仁"的本体论本质上也是一种基于关系的本体论,但是儒家"仁"的关系本体论具有"体用合一"的特征,集"是"与"应当"为一体,具体体现在其两层的关系本体论架构中:先秦儒家同样以家庭中富有情感性的"孝悌"关系作为"仁"之根基,与关怀伦理重视原初家庭领域的关怀关系相似,但是儒家以"孝悌"为核心的"亲亲"关系已经内蕴着伦理的"应当"法则;其次,宋儒以后更加强调"万物一体"关系为"仁"的宇宙论本源,解释了以家庭关系为根基的伦理关怀,何以能推扩至一切宇宙万物。儒家"仁"的两层关系本体论对于克服关怀伦理"是"与"应当"断裂问题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