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探讨电视综艺访谈节目的缘起、现状和发展态势。首先认为应该从广义的角度来界定目前的综艺访谈节目,主要根据被访者为娱乐界人物来定。其次从栏目名称命名、节目内容、《艺术人生》的特点及栏目的原创性角度对此类节目的现状和发展做了剖析。最后,探讨了此类节目的发展态势,那就是应该朝着真正综艺化道路发展,从积极方面引领社会。  相似文献   

2.
我国访谈节目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电视访谈节目是将人际间的谈话引入屏幕,并将这种交流直接作为节目内容和形式的节目形态,是新闻节目的延伸,是一种表现电视真实的手段。与西方访谈节目相比.我国访谈节目起步较晚.远远谈不上竞争力,在很多方面还需要借鉴学习西方成功经验。但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访谈节目在一步步趋于成熟。当年只是《实话实说》一枝独秀,今天的访谈节目可以说是姹紫嫣红、百家争艳。  相似文献   

3.
国内电视访谈节目品牌经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艳霞  刘琴 《今传媒》2010,(11):34-35
目前电视访谈节目在我国电视节目中发展迅速,受到电视人的青睐。但我国电视访谈节目从业人员品牌经营意识淡薄,如何使一个电视访谈节目能有长期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从品牌经营的角度分两大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电视访谈节目品牌经营的战略步骤,包括传媒市场调研、确定发展目标和定位、评估自身执行能力、品牌传播和营销推广、品牌战略的持续性、一致性;二是电视访谈节目品牌经营的具体方法,包括节目的包装、节目的内容、开发延伸产品及培养新品牌。  相似文献   

4.
电视娱乐节目类型及叙事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电视娱乐节目?多年来,许多人都把综艺游戏类节目统称为“电视娱乐节目”,其实这样的概括难免以偏概全,显然不符合电视娱乐节目本来的含义。从我国电视节目播出实际来分析,电视娱乐节目具有多种娱乐类型和丰富的形式,综艺游戏类娱乐节目只是电视娱乐节目的一个重要的种类。  相似文献   

5.
后选秀时代,对于中国电视综艺而言,“做什么”固然重要,但是“怎么做”更为重要。对于任何一个电视媒体来讲,只要有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访谈、职场、情感、服务类的综艺节目都可以做。以综艺选秀为例,尽管《超级女声》之后综艺选秀节目迎来了一段“冷淡期”,但我们依然可以发现荧屏上活跃着综艺选秀的身影,如《快乐男声》、《中国达人秀》、《中国梦想秀》、《名师高徒》、《花儿朵朵》。其他节目类型也一样,尽管潮起潮落、花盛花败,但总是有潮,也总是有花,这就是一种坚持。坚持是电视综艺乃至中国电视,能够发展至并出现一些骄人成绩的最宝贵的品质之一。  相似文献   

6.
由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与开封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可爱的河南——看开封》大型综艺访谈节目,伴着开封菊花花会,在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后,受到观众以及专家领导的好评,一举荣获河南省电视文艺“牡丹奖”,为《可爱的河南——看市县》系列大型综艺访谈节目的制播,开了先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电视人物访谈节目近年来在国内与日俱增,并呈现发展多元化的态势。但是,国内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在新媒体背景下正遇到了一些发展瓶颈,而创新就是破解这些瓶颈之主要路径。本文探讨了新媒体背景下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创新面临的困境,并从精心培育节目品牌,打造良好的品牌效应;形成富有特色的艺术风格;精心组织及做好节目策划等方面提出了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创新突围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2012年,按照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的要求,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扩大新闻、经济、文化、科教、少儿、纪录片等多种类型节目播出比例;对节目形态雷同、过多过滥的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游戏竞技类、综艺娱乐类、访谈脱口秀、真人秀等类型节目实行播出总量控制。其实"限娱令"对于各地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来说,并不像观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一般也称之为谈话类节目。谈话节目是由主持人邀请有关人士及受众,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平等民主气氛中展开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以其或轻松幽默、或严肃深度,但是都直抵人心,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传统的电视访谈节目根据内容分为:新闻信息类谈话节目、人际关系类谈话节目、综艺娱乐类谈话节目、专题对象类谈话节目。根据形式分为:聊天式谈话、访谈式谈话、辩论式谈话、综合式谈话。而访谈的地点可以是专门的演播室、可以是事件发生的地点,但是都是固定的单一地点,而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的一档访谈节目却给我们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播》2012,(2):78-78
广电总局2011年10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提出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节目形态雷同、过多过滥的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游戏竞技类、综艺娱乐类、访谈脱口秀、真人秀等类型节目实行播出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我国的电视谈话节目获得了发展的大好机遇,成为了时下最具影响力,最受人们喜爱的电视节目之一。如《实话实说》、《艺术人生》等优秀的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目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都面临着许多困境,既有节目自身的发展方面的,也有外部的环境条件方面的,这都需要我们积极地面对,努力研究,很好地解决已有的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促进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电视访谈节目在发展过程中屡受真人秀、文化类节目与网络综艺节目的打击,其内容的同质、单调也被受众频频批判,在商业与艺术的追求中难觅合流。电视访谈节目转型路径的研究不仅关注节目类型本身的发展轨迹,而且与当下仍在坚持制播的节目互动,完美溶解了访谈节目与市场的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13.
谈话节目是电视访谈节目中最为常见的形式,近年来《鲁豫有约》、《艺术人生》等名人访谈节目的成功激发了电视访谈尤其是名人访谈的热潮,但是以普通百姓为访谈主角的节目还是凤毛麟角。如何以普通人的生活琐事为题材、以平民轶事为内容、提高此类访谈节目的制作投入和收视效果,需要访谈节目制作方革新节目定位、观众定位和制作理念。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谈话节目是所有电视节目中观众最喜欢收看的,谈话类节目在西方国家竞争激烈的电视节目市场中以"常青树"般的地位存在着。虽然我国此类节目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步较晚,但发展的速度极快。近十多年来,各个电视台推出的此类节目也越来越多,可以说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序幕就是从那时候拉开的。虽然此类节目很多,但真正一直受大家喜爱的却不多。《鲁豫有约》2001年开播以来,历经15年的发展,很显然它的栏目风格、形式以及受众群体都慢慢地深入人心,并且在那时的电视节目中迅速掀起一股谈话类节目的浪潮。对于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短短的历程来说,《鲁豫有约》具有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本文将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法等重点分析电视访谈节目的发展概况及所呈现的特点,并对《鲁豫有约》2008年—2015年栏目进行分析统计,以此为例,剖析近年来电视访谈节目发展的特色以及《鲁豫有约》成功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刘亭亭 《大观周刊》2011,(45):33-33
自从电视访谈节目以其丰富的节目内容.多样的形态出现在电视节目中.便得到了许多电视受众的喜爱。以1996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的开播,便在全围迅速串红,之后几乎所有省市电视台都不约而同的开办了各种访谈类栏目.如《艺术人生》、《鲁豫有约》等。据统计,我国至今电视访谈类节目已有数百个,内容涉及时政、经济、文化、艺术等各项领域。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遵循其科学的规律,而不是肓目跟从。只有时刻将创新理念引领着节目创作实践.才能最终实现我国访谈节目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电视节目中,电视访谈节目是目前非常流行也较受观众欢迎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在西方国家,电视访谈类节目被称为"脱口秀"(talkshow)。而我国访谈节目起步较晚,1993年上海台的《东方直播室》是我国最早的电视访谈节目。如今,从中央电视台到地  相似文献   

17.
当前,综艺娱乐节目成为国内各级电视媒体抢占收视份额、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抓手。综艺娱乐节目的数量不断增加,类型进一步丰富,影响力不断扩大,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这类节目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制约着我国电视制作水平的提升,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周毅 《新闻实践》2007,(10):34-35
我国电视访谈节目始于199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东方直播室》,随着1996年3月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一举红火,至2001年5月,中央和各地方台电视访谈节目多达170多个。本文拟从语用学的角度,探寻电视谈话节目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及实施。谈话节目的语用原则电视访谈节目的话语主体特征决定其必须遵循下列两大基本语用原则。  相似文献   

19.
电视台在经历了综艺晚会热、纪录片热和纪实电视剧热之后,又出现了电视“谈话热”。中央电视台以综艺类的谈话节目《十二演播室》为发端,经过访谈型的谈话节目《焦点访谈》,而后又推出了论辩型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现今谈话类节目已伸展到各个领域。从实录性的,到理论性的;从生活服务性的,到科学知识性的,可以说无处没有“谈话”。荧屏兴起了“谈话热”!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明星访谈节目定位探讨了当前被观众们熟知的几类明星访谈节目如何通过人性化手法与特色策略赢得观众青睐、提升节目知名度与赞誉度,对我国电视媒体行业明星访谈节目未来生命力的延续与提升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