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了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仅强调了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而且强调了语文课程在育人方面的特殊功能,表明了语文课程目标所追求的语文教育目标是语文文化,而不是单纯的语文知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与技能传授的状况,在知识与技能的习得中让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感受到语文教育的价值,提高表达、交往、沟通的能力,彰显人文内涵。要达到这一要求,语文教育必须借助四个方面的研读:  相似文献   

2.
传统语文教学偏重系统和能力训练,注重传授语法词汇知识,语言教材中收录的少量文字只是作为传授知识的范文,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语文教法中,非常重视对文章的朗读。朗读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方法。现代语文课程基本教学理念更加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只有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学生才能进入语言创造的美的境界,受到美的熏陶,心通其情,意  相似文献   

4.
张娟 《快乐阅读》2011,(20):13-14
新形势对未来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师不再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者、启迪智慧的创新者。基于此笔者首先探究教育智慧的内涵,之后从三方面明确智慧生成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目标,再从微格教学、案例教学、研究教学行为三方面分析智慧生成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方式。望同仁提出宝贵建议。  相似文献   

5.
1.语文不等于文化,但语文教学不能没有民族文化的传承,否则,这“语文”就不是本民族的“语文”,这语文教学就是无根的语文教学,而由此培养出来的人也是无根的人。2.语文教学中的“对话”不能局限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课文(文本)之间的对话,更应该是学生与古今先贤、中外大师、名著经典的对话。也许,由于年龄、阅历、知识等的限制,学生还不能与他们进行有效的“对话”,那不要紧,那就不妨先:学会倾听。3.语文教学的过程不能仅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更应该是净化心灵、涵养人文、提升境界、引导学生“诗意地栖居”的过程。师:…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为母语教育,它的人文性体现在它是一门植根于人和民族心性的精神之学。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更要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汲取充盈的人文精气、滋养他们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的本质和主题是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由于语文学科自身的优势,语文教学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渠道.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传授、能力训练、品德培养、情感熏陶于一体,采取理论传输、情感熏陶、心理疏导、榜样示范、实践操作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呢?一、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启迪功能,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9.
陈英 《快乐阅读》2011,(26):117-118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侧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活动,教学与生活相对脱节。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小学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0.
郗保华 《文教资料》2010,(31):72-74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精神,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和谐统一,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始终贯穿道德教育。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广泛的人文熏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1.
语文新课标把语文定位在"培养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升华精神境界".这一定位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不再是教师传授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技能、强化解题方法,而是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在呼唤新的教学理念的今天,教师应该把情感熏陶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去.  相似文献   

12.
王婷 《考试周刊》2013,(99):51-51
小学语文是基础应用学科,是最基本的语言训练教学实践活动.是以促进人的语言思维发展和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为终极目标的人文学科。它特有的人文品格传递着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价值观,包括爱国主义思想、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民族文化理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观念.应重视极具文化精神的审美体验。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还要强化语文能力的培养.尤其要用民族文化理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精神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由于受到中考、高考制度的制约,大多数教师更多地注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其实,语文学习,既是道德的修养、美感的提升,情感的熏陶,也是思维方式的训练,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正>诵读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基本途径。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要重视诵读教学,古诗文的诵读训练尤其重要。一、诵读古诗文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学强调工具性,也注重人文性,注重语文学科的文化内涵,因此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古典诗文是汉语言文学的经典、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品格的文化传承;古诗文的语言是最具想象力和感染力的语言,是学习民族文化的最好途径。古诗文用词准确凝练,字斟句酌,诗句精深华丽,充分表现了汉语  相似文献   

15.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并不是单纯知识理论传授。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都必须以掌握一定技能为基础。音乐教学就足为欣赏音乐、演唱演奏创作表现音乐而进行技术方面一系列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离开了技术训练就很难完成美育任务.也无法完成音乐教学任务。音乐是听觉艺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就是要让他们接受美的熏陶.让他们大量接触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音乐视野。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从国际到国内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教学的重点已从传统的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单一模式走向开放的、多元化的人文熏陶和主动、合作、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7.
(一) 对于语文教学,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共识: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从培养人的角度,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18.
庞玮 《考试周刊》2010,(21):23-24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天文地理,包罗万象,无所不有。语文是一门多功能的学科,集知识传授、语言训练、思维培养、思想教育、情感熏陶于一身。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知识应当作为知识传递以及教育的一种途径,用于熏陶和培养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使国学中的优秀文学作品以及高尚的道德节操生生不息并历久弥新,传承并发展优秀的民族文化。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教育至关重要,是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传授知识,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这是人所共知的,传统的语文教学就局限于此,仅仅是传授,对技能的训练往往忽视,很多教师教学几乎是对语文课本的复述,使得语文教学裹足不前.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联系实际,结合生活,走语文教学新道路,让语文教学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应是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