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企业不断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知识型企业发展对人才结构与素质的要求,必须建立科学的培训管理体系.遵循培训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建立了以员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计划+体系"培训管理体系模式,并分别时"计划"、"体系"涵义进行阐述("计划"是指年度培训计划."体系"是指制度体系、资源体系及实施体系).并对此种培训管理模式进行说明,通过建立适合知识型企业发展的年度培训计划、制度体系、资源体系及实施体系保障培训工作的有力执行,从而提升员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知识型员工开发与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始兴 《科技与管理》2002,4(4):144-146
知识型员工乃知识的载体,为了满足企业对于知识的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对知识型员工的开发与管理。从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出发,分述了如何实现企业与知识型员工之间合理的要素匹配,进而概括出知识型员工开发与管理的相应模式。  相似文献   

3.
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心智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智模式是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最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其通过影响知识型员工"创新"的态度与行为,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目前,知识型员工普遍存在的刚性创新导向型心智模式严重阻碍了创新行为的持续、有效性.因此,企业应通过创建良好的组织创新氛围、创新导向型组织文化、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员工心智模式的自我管理能力等途径,引导知识型员工培养成柔性创新导向型心智模式以达成理想的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5,(22)
当代经济是知识型经济,支柱型企业为知识型企业,电力企业作为传统企业也要向知识型企业转变,而要完成该转变,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是最根本的途径。目前,绝大部门电力企业都开展了对员工的培训,甚至将员工培训作为人力资源部门的主导工作,然而培训效果却不是很显著。本问旨在从员工角度出发,分析电力企业员工培训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为提高电力企业员工培训效果提出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5.
赵建瑞  程林 《今日科苑》2012,(4):104-105
知识型员工在企业中涵盖的范围包括了中高层经理、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作为管理者的知识型员工显得异常重要,针对知识型员工绩效考评存在的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方法,是激励知识型员工去努力工作的关键。本文从绩效管理的原理出发,论述知识型员工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的重要性,并就传统绩效考评中在知识型员工这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论知识型企业岗位与薪酬结构的设计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型企业是由知识型员工构成的知识联合体,知识型员工有着与一般员工明显不同的特点,如何对知识型企业的岗位和薪酬结构进行人性化与柔性化的构建,以便有效地激励员工,将是知识型企业成功的关键。对传统岗位与薪酬结构设计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知识型企业人性化与柔性化岗位与薪酬结构的构建以及管理模式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知识型员工密切相关,而知识型员工的产出数量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对他们的激励。因此,如何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激励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应该以吸引、开发、稳定三个阶段的激励构成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型员工的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鉴于知识型员工的固有特点,要求绩效考核部门对原有传统的绩效考核模式进行不断地调整和改进、补充新的内容。探讨了知识型员工绩效考核模式的确立是企业走向规范管理的重要标志,也是建立优秀企业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理论的企业知识型员工综合考核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而知识员工的综合考核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本建立知识型员工综合考核指标体系的同时,井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企业知识型员工考核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为知识型员工的调动、加薪、培训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知识型员工密切相关,而知识型员工的产出数量和质量很犬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对他们的激励。因此,如何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激励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应该以吸引、开发、稳定三个阶段的激励构成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11.
论企业信息化的运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单乐生  刘丹  黄瑞华 《情报科学》1999,17(1):100-103
本文提出了企业信息化的3个层次:信息系统的建立;信息化的企业重组;企业文化的再塑。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企业信息化的运作。  相似文献   

12.
高技术虚拟企业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动态发展下的一种新型企业网络组织模式.通过阐述企业网络组织的演进机理,形成高技术虚拟企业的产生动因,提出高技术虚拟企业新型组织模式的内涵和特征,并从制度管理,合作方式、运行机制和知识共享与保护4个方面分析高技术虚拟企业与虚拟企业的关系,进而探讨新型企业网络组织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企业内涵及其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海涛  靖继鹏 《情报科学》2004,22(6):646-648,652
本文从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和问题出发,对信息化企业的内涵及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信息化企业的优势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贵荣 《情报科学》2002,20(5):516-517,532
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的密切联系,探讨了企业信息化的内容及电子商务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企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富玲  李颖 《情报科学》2004,22(10):1215-1218,1229
本文叙述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信息资源的特点,指出了当前企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企业社会化媒体(ESM)是近年来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今天,这个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已经达成共识,但进一步的研究尚在探索之中。本文从内涵、特征的角度对ESM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性质进行梳理和总结,并进一步从研究视角、层次、主题和方法四个维度探讨了ESM的研究现状。论文结合业界和学界对ESM本质的探索,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对研究者了解ESM的现状和把握未来的研究趋势,以及洞察ESM对经营管理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甘肃民营企业处于快速发展期,大多实行家族制经营,认为符合甘肃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和经营机制需求,但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需要不断进行经营管理上的优化。改进途径是实行股权社会化、管理专业化和治理结构上的规范化,以期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宗旨和内涵相契合,弥补家族制管理模式的缺陷,渐进性和选择性的调整家族制企业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8.
韦景佳 《大众科技》2012,(7):263-264,266
工作是自己的选择甚至是抉择,这个选择或抉择一定要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相匹配.不明晰自己的职业生涯就没法判断公司的好坏.  相似文献   

19.
Enterprise Social Media (ESM) services have been largely considered in the literature as a new innovation; and thus a number of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interests have been overlooked. This paper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of ESM literature, one that supports the claim that this research field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sustainable and no longer emergent. Based on ITIL framework for service lifecycle management, a total of 45 articles, spanning from 2010 to 2016, were analyzed to evaluate the current state of ESM literature. While summarizing and tabulating the literature findings for easy reference, the proposed taxonomy highlights that the main focus of researchers is on the stages of strategy and transition. It also highlights the remaining issues at each lifecycle stage and suggests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戴永务  张贤澳 《情报科学》2001,19(3):319-321,325
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特点和内涵的分析,指出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困难,并提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