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体会有关平面图形的特征,感受不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发现一些有趣的几何观念或问题。2.在有序的活动过程中,体会“有趣”使之“有效”。3.借助信息工具,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获得美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体会图形的变化,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应用信息技术探索知识,获得知识后展示学习成果的技能。教学设想“七巧板”拼图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数学游戏,教材安排这次活动是想通过“七巧板”这种传统的数学游戏,使学生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发…  相似文献   

2.
岳晓琳 《湖南教育》2006,(11):14-15
七巧板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游戏,本身具有丰富的数学内涵.同时,七巧板不同的拼法又能给我们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快乐的七巧板”这个活动,力求能够体现如下项目活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一种益智数学游戏——七巧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材中要注重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在对数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 ,教材可以在适当的地方插入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发现与数学史的知识 ,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 ,对后续学习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在空间与图形部分 ,可以介绍七巧板的有关史料 ,特别是古人给出的七巧板构图 ,使学生感受几何构图的优美和我们祖先的智慧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78~ 79页早在一千多年以前 ,我国就出现了一种广泛流传于民间的数学游戏———七巧板 .七巧板是我国传统儿童玩具 ,是家喻户晓的益智游戏 ,像吃粽子、吃汤团那样是我们中国人特有…  相似文献   

4.
一、活动名称 “有趣的七巧板”数学活动设计. 二、活动对象 三年级以上学生. 三、活动目的 本节活动课是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平行、垂直及角的有关内容的综合运用,要求学生了解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学生通过七巧板的制作活动,丰富平行、垂直及角的认识;让学生观察几个简单实物的组合,熟悉七巧板拼图的基本要求与技巧;通过小组拼图竞赛中的分工协作,初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教材在这个活动里安排了用七巧板拼图、自由拼图、摆小棍、对口令、涂色找动物、巧填数字等活动;六年制教材安排了用七巧板拼图、自由拼图、连笔画、向前进、对口令等活动;其中五年制和六年制教材的前两个活动是一样的。通过这些丰富有趣的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平面图形、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表内乘法(一)(五年制教材)等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用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有趣的七巧板”研讨活动主要关注教师运用七巧板组织的教学内容是什么、采用怎么样的教学策略.以及大班幼儿对数学内容的反应及学习兴趣。本活动方案由担任过小学数学教师的张艳设计,承担教学的是三位青年教师——赵晴佳、陈秋雁、潘倩。  相似文献   

7.
现在流行的“七巧板”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拼板玩具,有较强的动手动脑的益智作用。这种“七巧板”不但能用于游戏,而且能用于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受“玩具七巧板”能拆能拼的启发,并结合教学实际,设制了一种“三角形七巧板”。这种七巧板,既能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又能用于学生的课外拼图游戏,很受师生欢迎。  相似文献   

8.
七巧板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游戏,本身具有丰富的数学内涵.同时,七巧板不同的拼法又能给我们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快乐的七巧板”这个活动,力求能够体现如下项目活动的特点.一、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互动的课堂才是有活力的课堂,新的教育模式应该是教师少讲、学生多做.在本次项目活动中,学生分为三个活动小组.我简要介绍了七巧板的历史和趣闻以及七巧图的分类等,引起了学生对七巧板活动的关注.他们对七巧板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认识,从而激发了探究的热情,使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此次活动中.但是,教师的讲解毕竟只是学生进入情境的一个引子,在讲清楚本次项目活动的要求之后,我把绝大多数时间都交给学生,和另外两位指导老师在学生活动过程中对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予帮助与指导.本次活动除了对七巧板的制作方面的要求外,还为学生准备了一份答卷,其中包括七巧板的边、角、面积之间的关系等,要求学生在制作七巧板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其中与数学有关的内容,深化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同时增加学生对学习边、角、面积等数学内容的兴趣和自信心.有些学生的反应之快让我很是欣喜,尽管他们没有学过根号、无理数这些概念,但他们却可以用1.414这样一个数字来代替!2这样一个无理数,这...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28~29页《有趣的七巧板》。【教材简析】这节课是一节实践活动课。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多边形等平面图形。拼七巧板是一种传统的数学游戏,它可以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进一步感知各种多边形的特点,体会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在设计教学时要有层次,先认识一副七巧板中的每一个图形,再逐步引导学生用七巧板中的图形拼已经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教材可以在适当的地方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与数学史料,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空间与图形部分(4年级 ̄6年级),可以介绍七巧板的有关史料,特别是古人给出的七巧板构图,使学生感受几何构图的…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教材可以在适当的地方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与数学史料,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空间与图形部分(4年级~6年级),可以介绍七巧板的有关史料,特别是古人给出的七巧板构图,使学生感受几何构图的优美和我们祖先的智慧”,据此,数学游戏的教育价值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12.
袁羽静 《中等数学》2023,(6):22-26+60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统一.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积极的过程,认真倾听、独立思考、动手实践、独立探索、合作沟通是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数学实验课是针对学习内容和达成相关核心素养而安排的专题活动,为学生的手脑结合提供了平台.七巧板是中国古代劳动人们智慧的结晶,玩转七巧板是学生动手动脑思维不断深入的过程,学生在“玩”中深度学习,创新能力渗透其中.  相似文献   

13.
七巧板游戏以例题、练习题、数学拓展(栏目)等形式出现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既然"游戏"素材已经成为教材内容,教师就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去"玩游戏"(操作),帮助学生通过游戏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操作活动的经验、开展思辨活动的经验,让学生在玩耍中初步形成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4.
余莉 《江西教育》2001,(4):54-5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 (人教版 )第二册“游乐园”实践课。   教学目的:巩固所学的平面图形、 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 (一 )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学生自备七巧板、小棒、各种形状的彩色图片、彩色笔等学具。   分析与设计:“游乐园”这个教学内容是安排在 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后的一节实践课,它包括用七巧板拼图、摆小棒、自由拼图、对口令、涂色找动物、巧填数字等主要内容,它们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且都是学生喜爱的活动内容。考虑到为了让…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分发挥七巧板这一拼图玩具的教育功能,我们在大班开展了“有趣的七巧板”主题活动。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认识七巧板1.观察:通过实物、图片,让幼儿观察七巧板的数量、结构、颜色及形状等特征。  相似文献   

16.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第四册中的“平行四边形”,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并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加深对这一几何图形的印象。学情分析学生已在一年级“七巧板”一课中认识了平行四边形,上本课前还经历了用七巧板拼正方形与长方形的活动,这为用七巧板拼平行四边形奠定了基础。学生基本上会操作电脑,使用简单的电脑软件。教学设计学习活动分欣赏、制作、组合设计三个部分,依次展开。首先欣赏生活中包含有平行四边形的物体,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接着利用点子图画平行四边形,学生可以自行选…  相似文献   

17.
1 “最后一节”现象 北师大版《数学》七至九年级的很多章的最一节内容在编写上显得很有特点.比如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教材中共设计了7节内容,第1节至第6节分别是“线段、射线、直线”“比较线段的长短”“角的度量与表示”“角的比较”“平行”“垂直”,而第7节是“有趣的七巧板”.应该说,  相似文献   

18.
如何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教学,是许多使用人教版教材数学教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本文就人教版教材中“数学活动”的特点、作用进行分析,并从“数学活动”类型特点谈如何展开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何谓尊重教材?笔者认为有三点:一是尊重教材体系和结构,如苏科版教材,将“因式分解”作为“乘法公式”的后继内容,在每册编排了一个“课题学习”,大多数的章节均设计了“数学活动”;二是尊重教材主要特点,如苏科版教材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为主线,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引导学生“做”数学,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面积”。 【教学过程】 一、七巧板拼图游戏。初步感知组合图形 师:同学们玩过七巧板吗?老师这里有一些用七巧板拼出的图形,你们看它们分别像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