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兰释“中”补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延林编著《常用古文字字典》云: 中,甲骨文作(?)、(?)、中,是旂旗的一种。|为旗杆,(?)象飘动的旗帜,与甲骨文的(?)相类同。(?),甲骨文作(?),象一杆上飘动一旗帜。为何作中间之义?唐兰先生曰:“余谓中者最初为氏族社会中之徽帜,周礼司常所谓:‘皆画其象焉,官府各象其事,州里各象其名,家各象其号。’显为皇古图腾制度之孑遗(周礼九旗以日月、交龙、熊虎、鸟隼、龟蛇等画之,亦皆由图腾蜕变而来)。此其徽帜,古时用以集众,周礼大司马教大阅,建旗以致民。民至,仆之,诛后至者。  相似文献   

2.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注例》中倡言“释《春秋》必以周礼明之”,使其《左传》学回到了汉代《左传》学的起点,对内找到了贾、服等汉儒旧注的源头,对外与汉代和清代的《公羊》学在经义和治经方法等方面划清了界限。在此基础上,刘文淇进一步清理了杜预《左传》注的凡例错误,其后世子孙对周礼的内涵又加阐论,并将其《疏证》的凡例拓展为三大研究领域,建构起刘氏《左传》学的经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左传》“外史”一职,其说有三:一是与“内史”相对,诸侯史官之“外史”;二是“外史”即《周礼》之“外史”;三是言史官身居在外.这三种看法,并不合于春秋实际,“外史”即《左传》之“史”,言外者实是与卿大夫“家史”相对应.  相似文献   

4.
鼓、金、旗是古代战争的指挥用具,前人把这三件东西称为“三官”。《周礼》上说:“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这说明古代已将鼓、金、旗和军事活动联系起来了。“鼓”在古代军事活动中有三种作用,一是报时,二是警众,三是鼓舞士气。古代部队驻扎时和行军时要击鼓。《文献通考》上说:“军城及野营行军之外,日出没时挝鼓千槌,三百三十三槌为一通;鼓音止,角音动,吹十二首为一叠;三角三鼓而昏明毕。”这就把击鼓的第一个作用说得一清二楚。部队在行军中遇到敌人,先头部队就要击鼓,以示后续部队立即进入战斗状态。这是击鼓的第二个作用。《左传·庄公十年》写道:“一鼓作气”。是说第一次击鼓进攻时士气振奋,群情高昂。本文又说:  相似文献   

5.
陈平 《语文知识》2001,(1):54-55
古代旗帜的别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泛指旗帜1.旗:古代泛指旗帜。如:“援旗誓众,奋于阡陌之上。”(陆机《豪士赋》)2.旂(qí):古代画有两龙并在竿头悬铃的旗,也泛指旗帜。如:“龙旂阳阳,和铃央央。”(《诗·周颂·载见》)3.旄(máo):古代  相似文献   

6.
相当长的时期以来,人们一直用迷信来说明历史,而我们现在是用历史来说明迷信。──—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中国有一种特殊的文史相宫现象,这决定了我们今天在历史中寻找文学的迹象。本文旨在论述《左传》中“梦描写”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效果,揭示“梦”在《左传》中所起到的而又是作者始料不及的文学作用。表现人们精神活动和心理状态的“梦描写”,以它既定的实在的生活形态,作为影响人们身心活动的一个动因出现在《左传》的记事中。这不是作者的首创,而是与历史的渊源以及当进的文化氛围密切相关的现象。在《诗经》和《周礼》中,…  相似文献   

7.
辨“揖让”     
“揖让”一词,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出现两次:一次是在《范爱农》中,一次是在《复庵记》里。关于“揖让”一词的释义,一般辞书上,常见有两种。其一,解作宾主相见之礼。古籍中例证颇多:“司仪掌九仪之宾客摈相之礼,以诏仪容,辞令、揖让之节”(《周礼·秋官司仪》);“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  相似文献   

8.
旌旗杂谈     
旌旗是以竹木为挺,揭布帛,绘图象于其上,用为标志、号令的器物。旌旗是各类旗帜的通称,细分起来,尚有太常、、旃、幡、(方写)、旌等种种名目。上古旗的形制与今略有不同,主要由“杠”、“(纟参)”、“斿”构成。杠即今之旗竿,多以竹木为之,外缠练锦,《尔雅·释天》中所谓“素锦绸杠”,即指用白地的锦把旗竿缠束起来。竿顶多以旄牛尾、五采羽毛为饰。《周礼·春官·巾车》云:“正幅为(纟参),斿则属焉。”可知“(纟参)”是附于旗竿上的直幅,“斿”则是缀在(纟参)上的横幅。由于等级不同,旗的颜色、斿的数目及所绘的图象也不同。即以周朝的制度而言,天子所建的旗称为“太常”,十二斿,(纟参)、斿均为绛色,上绘日月。诸侯所建的  相似文献   

9.
《曹刿论战》(初语六册)有一段鲁庄公和曹刿的对话:“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关于句中“必以情”之“情”的释义,现代各家注本颇多争议。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一、中学语文课本注:“情,实情。”二、冯其庸《历代文选》注:“情,情理。”三、郑天挺《左传选》注:“情,诚心。”四、首都师大《中学语文教学》1979年第5期引《周礼·小宰》郑玄注,释“情”为  相似文献   

10.
笔者所说的“经”、“传”、“注”、“疏”属于古代典籍,四者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是被儒家列为经典的著作。如《诗》、《书》、《易》、《周礼》、《礼仪》、《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  相似文献   

11.
何路政先生《东西南北与古诗文教学》(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 0 0 3年 2期上 )一文 ,指出“东西南北”表示方位并“传达了丰富复杂的汉民族传统文学的气息” ,可谓慧眼。但把方位词的礼仪色彩归纳为“东尊西卑”和“南尊北卑” ,观点颇可商榷 ,论据或有不当。古汉语中 ,方位词东西南北经常与“面”“乡”(后来写作“向”)组合 ,义为“面对某方向” ,此乃常识。我们系统翻检了《左传》《国语》《韩非子》《周礼》《仪礼》《礼记》《史记》 ,统计了方位词出现的次数及组合分布。例如《左传》中“南”出现 139次 ,“北”12 3次 ,“东”15 7次 ,…  相似文献   

12.
102.【杂帛】素帛。《周礼·春官·司常》:“通帛为旜,杂帛为物。”注:“杂帛者,以素帛饰其侧。”亦为各种细绢的统称。《史记》一一二《公孙弘传》太皇太后诏大司徒大司空:“赐告治病,牛酒杂帛。”按:《辞源》此条所引《周礼·春官·司常》全文如下:“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属,以待国事。日月为常,交龙为旂,通帛为旜,杂帛为物,熊虎为旗,鸟隼为(?),龟蛇为旐,全羽为旞,析羽为旌。”郑  相似文献   

13.
《史记·项羽本纪》“诸侯罢戏下”,近人或谓戏为戏水,戏下是戏水之下。这个解释,我认为是不正确的。戏在这里应该是军旗。《说文·十二卷下·戈部》:“戏,三军之偏也。”偏就是《左传·桓公五年》“先偏后伍”的偏,是战车的编制,杜预注引《司马法》曰:“车战,二十五乘为偏。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春秋时代是以车战为主的,所以偏是作战的主力。元帅将中军,车上有旗有鼓,是指挥作战的号令。如《左传·桓公五年》记郑庄公对抗周桓王的战役中,郑庄公将中军,在临战时,“命二拒(左军右军摆成的两个  相似文献   

14.
<正> 十、公子州吁,是庄公宠姬的儿子,受到庄公的宠爱而喜欢武事,庄公不禁止。(《左传译文》第7页) 沈玉成同志将“有宠而好兵”译成“受到庄公的宠爱而喜欢武事”是不甚允当的。按照译文的意思,就使“有宠”与“好兵”成了因果关系。其实这二者是并列关系。《说文》云:“宠,尊居也。” “有宠而好兵”原意是说公子州吁拥有尊显的地位,而且喜欢武事。 典籍中常用“宠”字的“尊居”一义。例如《左传·昭公八年》中有“子旗曰:‘子胡然?彼孺子也,吾诲之,犹懼其不济,吾又宠秩之,其若先人何?’”杜预在“宠秩”下注  相似文献   

15.
郭锡良先生主持编写的《古代汉语》所选《左传》庄公十年长勺之战“登轼而望之”作“登,轼而望之”这样读似不无可商之处。此处,“登轼”实不能拆开读,“轼”不但可以登,而且必须登。据《周礼·考工记·舆人》载,“轼”是镶在车厢前部墙板上的木条,(参见戴震《考工记图》)一般供人凭扶,作战则成为登高望远的凭借。(见江永《周礼疑义举要》)《吕氏春秋》中即有“登轼”的例子:“吴王欲杀王子庆忌而莫之能杀,吴王患之。要离曰:‘臣  相似文献   

16.
<正>札一:傅《左传·隐公十一年》:“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庚辰,傅于许.”杨伯俊《春秋左传注》:“傅,附着也.”郑天梃《左传选》:“傅,附著,围近.”朱东润《左传选》:“傅与附通,包围也.”夏剑钦等’通假字小字典》释傅通附,“傅于许”“为三国军队会集在许国城下.”.  相似文献   

17.
一般认为 ,避讳习俗在中国发生于周代 ,周代统治者把避讳作为“礼”的内容之一纳入到周礼系统之中。在《尚书》、《周礼》、《礼记》、《左传》等儒家经典中都有关于避讳的论述。由于这些典籍的权威性 ,其中的避讳论述也被后代奉为规范 ,从而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中国早期的避讳情况作了较全面的清理 ,对中国早期避讳的规则和特点也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一些教学参考资料译作:“(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这种译法颇可商榷。按:在唐朝以前,“朝代”是由“代”表示的,“世”与“代”有所区别。《周礼·秋官·大行人》中有“世相朝也”一句,郑玄注曰:“父死子立曰‘世’。”《左传·昭公七年》“从政三世”,也是“祖孙  相似文献   

19.
佩饰漫话     
佩饰,常指珠玉、佩刀之类。作为一种服饰,这些佩饰的质料、形状不同,它们所表示的意义也就不同。关于佩饰的寓意,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一、以佩玉表明德行、心绪。《左传·闵公二年》说:“佩,衷之旗也。”意即佩饰是表明内心的旗帜。《后汉书·舆服下》也说:“佩,所以章德,  相似文献   

20.
“宗族”二字殷商甲骨文中均已出现,并屡见于先秦诸文献中。“宗族”连用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宗伯》“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关于“宗族”的涵义,古人今人也多有诠释。《尔雅·释京》以“父之党为宗族”,杜预在注《左传·昭公三年》时称“同祖为宗”。而今人一般则认为宗族是“带有氏族家长制残遗的以血缘相联系的大小家庭的组合”,“是农村中最牢固的组织”。或曰宗族是由一个男性祖先的子孙,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