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济源太行山零星分布着野生牡丹种群,该区野生牡丹呈群集分布,具有生长空间隐蔽、现存数量少、观赏价值高的特点。从植株形态特征上分析,济源太行山区野生牡丹为矮牡丹。  相似文献   

2.
牡丹起源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关牡丹起源颇有争论。不少人认为人工栽培牡丹始于唐代。但是,据考证牡丹开始人工栽培始于唐代前期,在唐以前野生牡丹主要作为药材使用。  相似文献   

3.
苏轼与牡丹     
宋代杰出学者苏轼 ( 1 0 3 6— 1 1 0 1 )。亦是我国古代牡丹研究颇有成就的先驱者之一。他的《牡丹记叙》和三十多首有真知灼见的牡丹诗 ,对我国牡丹研究的科学历史与文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证实了北宋中期我国东部牡丹的栽培、研究、育种和牡丹文化 ,均有较快的发展和较高的水平 ;杭州为其中心 ,品种数目逾百 ;杭州太守沈立 ( 1 0 0 7— 1 0 78)早在熙宁五年 ( 1 0 72 )、就已撰写出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牡丹专著《牡丹记》十卷  相似文献   

4.
亳州牡丹在明清时期繁盛一时,留下了众多歌咏牡丹的篇章。本文试从亳州艺文志中收录的牡丹诗入手,阐述亳州牡丹的兴盛以及牡丹进入文人的审美视野后所产生的独具特色的牡丹审美文化,并进一步梳理出牡丹审美文化的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午牡丹     
《阅读与鉴赏》2002,(1):23-23
欧阳修得到一幅古画,画面上是一丛牡丹,牡丹下面蹲着一只猫。欧阳修知道这是珍品,却不知道珍在何处。于是,去请教丞相吴育。吴育看罢,盛赞好画。他说:“这是画的正午牡丹。”欧阳修很奇怪,画面上又没有皓日当空,不知吴育是怎么看出来的。吴育说:“画中的牡丹张口开放。颜色干燥,恰是花在正午的样子;猫的瞳孔缩成一线,也是正午的神态。所以,虽然画面上没有当空的皓日,也可以知道这是正午的牡丹。”  相似文献   

6.
唐宋牡丹诗词与牡丹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牡丹国色天香,历来备受人们的推崇。古代歌咏牡丹的作品数量众多,美不胜收。文章从唐宋牡丹诗词的内容入手,结合唐宋的时尚及习俗,从文学和民俗的角度探讨了牡丹文化。  相似文献   

7.
洛阳情缘     
2007年6月18日 晴 十年寒窗苦读,始终伴随他的是一株不明来历的牡丹。此牡丹在他的照顾下,一年比一年娇嫩美丽。一朝功成名就,在他游街夸官之日,看见一素衣女子,形容优雅,气质非凡,感觉似曾相识。夜晚归家才知那气质,胜似此牡丹,不由浅浅一笑,摇摇头,回房休息。[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牡丹不仅具有“国色天香”之姿态、“雍容华贵”之蕴意,更是“繁荣昌盛”的象征和“坚贞傲骨”的化身,唐宋以来我国形成了深厚的牡丹习俗与文化。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牡丹文化是洛阳牡丹花会的特色和魅力之所在。针对洛阳牡丹花会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错位、牡丹文化氛围不足、高效之路困难重重、牡丹文化研发滞后等问题,提出了充分挖掘牡丹文化、并将其内植于洛阳牡丹花会之中的对策和举措.  相似文献   

9.
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其花可欣赏,根可入药,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随着时代变迁而不同,不同的价值被赋予在不同性质的牡丹上。唐以前未见莳植牡丹的相关记录,经武则天始盛,并于唐形成了特有的牡丹文化,宋为最盛。然莳植牡丹的起源时间学界观点不一,环境史学方面对牡丹的研究相对薄弱甚至未有涉及,通过对莳植牡丹的起源时间进行考究,能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交互作用之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0.
周建邦 《教育文汇》2005,(5):63-64,43
说起洛阳,人们自然会想到六朝古都和牡丹。其实,地灵必人杰,洛阳多才子。令人感慨的是,花中翘楚的牡丹以其雍容华贵多得人们的宠爱,而人中俊杰的才子虽然满腹经纶却往往是命途多舛。  相似文献   

11.
唐朝是诗的国度。作为陪都的洛阳,牡丹的种植广泛,品种丰富。牡丹花,不仅娇艳多姿,而且富丽堂皇,自古就吸引着许多的文人墨客的赞美和歌颂。据初步的收集,唐代写牡丹的诗就不下百首。洛阳比较著名的牡丹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而且在华夏民族文化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牡丹文化的发展及其繁荣,也为我国的牡丹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传播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牡丹灯记》是《剪灯新话》中的一篇小说,它在日本经历了编译、翻案、改造,形成了日本文坛中举足轻重的"牡丹灯笼"现象,从"牡丹灯笼"现象可以窥探到《牡丹灯记》在日本的流变和本土化历程,以及接受《牡丹灯记》时对作品内容的选择倾向,最终形成了日本幽艳的文学审美观。  相似文献   

13.
缺边的牡丹     
中国著名的国画画家俞仲林擅长画牡丹。有一次,某人慕名买了一幅他的《牡丹图》,回去以后,很高兴地挂在客厅里。此人的一位朋友看到  相似文献   

14.
荷泽牡丹     
牡丹是原产中国的传统名花,是和平幸福,繁荣昌盛的象征。荷泽牡丹种植面积之大、品种之多,堪称世界之最,人间奇观。  相似文献   

15.
牡丹渊源较早,古人较重于其药用价值,唐代之后牡丹才开始大盛。牡丹在唐前不名于世。基于存有异名,资料阙失,花色单少等多种因素。唐代京城遍种牡丹并形成独特的风景观,寺院对于牡丹栽培贡献良多。  相似文献   

16.
通过国内牡丹引种栽培及相关研究的综述,总结了牡丹在南移北进中的栽培技术及适合各地栽培的牡丹品种,并指出目前在牡丹引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摘要:牡丹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是唐代的国花。刘禹锡诗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白居易诗日:“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可见上至帝妃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唐人对牡丹的喜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逝世的800周年.陆游(1125—1210)是我国南宋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陆游喜爱牡丹,《陆放翁全集》中有关的诗文达20多篇.他在中国牡丹研究史上占有独特的位置,其《天彭牡丹谱》(1178),是我国现存南宋最重要的牡丹谱录,为我国和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西南牡丹专著.陆游作为我国古代西南牡丹研究的先驱者,其有关著作具有多方面的科学与文化成就和深远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因此,陆游还是一名杰出的园艺学家.  相似文献   

19.
牡丹产品开发的深度和宽度十分有限 ,主要集中在观赏牡丹、苗木生产、盆花生产、盆景生产和丹皮生产五个方面 .在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 ,实施牡丹产品创新 ,应该从两个方向着手 :一是纵向发展 ,不仅包括传统的产中服务 ,而且包括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产前、产后服务 ,主要是牡丹产品的宽度开发 .二是横向发展 ,主要是牡丹产品的深度开发 .我们应该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 ,通过实施牡丹产品创新工程 ,推动洛阳牡丹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牡丹的拒绝     
①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②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