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媒体的传播意识对传播行为产生支配和指导作用,并且贯穿于传播的全过程。对于现代媒体来说,传播意识只能增强,不能  相似文献   

2.
高菲 《新闻战线》2022,(12):71-73
“云象北迁”事件过去将近两年了,但国内外传播学界对其的讨论和研究仍在继续。网民、自媒体和国际媒体的关注度是体现新闻事件国际传播价值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对外传播活动目前存在过分倚重“国家队”,对民间传播重视不够;主题鲜明,但真实感偏弱;严肃有余,趣味不足;孤立报道多,追踪报道少等误区,将来要扬长避短,实现从“要国际传播”到“国际要传播”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唐妍洁 《新闻世界》2013,(9):148-149
信息革命伴随着“80后”的成长,当“80后”遇到微博,一种叫做“微博控”的现象越演越烈。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简析“80后微博控”现象,以及这种现象的成因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考察"贾君鹏"事件发展的前后不同阶段及其所处的传播语境的变化,分析某一网络传播语境和整体网络传播语境下网络受众符号解读的发展变化,探讨网络传播语境对受众符号解读的影响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5.
顺应媒体发展态势,把握新兴媒体的传播规律,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新媒体、发展新媒体,而且有助于我们充分利用新兴媒体,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大局,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曾毅 《新闻爱好者》2012,(23):26-28
微博以其特有的传播优势成为备受关注的传播工具,140个字的简短表达符合人们碎片化的思维方式,任何时间、任何地方的及时迅捷的信息发布,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时代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印证了一个微博时代的到来。当前,微博发展速度迅猛,我们必须在充分利用它的同时不断优化它,而如何对微博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监管,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微博的传播特点、传播过程中的缺陷以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7.
王雁 《新闻窗》2014,(5):87-88
美剧在中国青年人群当中具有越来越深入的影响力,甚至有较为稳定而且广泛的受众群。即使中西方文化有诸多差异,但并未阻碍美剧在中国的传播。而无论是关于文化传播还是关于影视解码都应根植于全球化的背景下,霍尔的文化理论对于我们认识美剧跨文化传播和接受无疑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一、从全球化中的东西方文化意识切合点看美剧的传播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呈现全球传播视角,进而探询在全球传播时代对外传播过程中媒介“传播主体”的维度认知,在分析全球传播特性及其产生的对外传播形成的可能性障碍基础上,来理解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呈现全球传播如何影响媒介“传播主体”维度,并进而分析媒介“传播主体”身份构建与角色扮演难题,以期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寻找更为稳妥有效的方式参与国际对话与交流.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是中国社会经济各方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一经提出便得到了法国媒体与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法国媒体对"中国梦"的报道探寻提升"中国梦"对外话语权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10.
熊国太 《新闻界》2007,(2):120-121
如果从媒体传播的发展逻辑来推断,手机媒体正在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当前手机传播已成了人际传播的主流和大众传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充分研究手机媒体的传播原理,认识其蕴含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效果分析的角度,探寻陈欧体广告风靡一时的深层原因。同时,通过对陈欧体广告的细致解读,探寻与80后90后沟通的全新方式,以便广告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节拍,赢得新一代消费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辩证地解读“娱乐至上”、“娱乐至死”两种论调,对当前我国电视娱乐节目进行传播伦理学意义上的把脉,以期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能走上一条健康的良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疫情期间,屏对屏的“云端”传播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形式和渠道。本文从分析“云端”传播的必要性入手,结合南宁广播电视台“云上丝路”国际传播项目的具体实践,总结出“云端”传播的三个策略,即优化议程设置、突破认知隔阂和注重事实传播,并提出未来做好“云端”传播的三点思考:处理好“形”与“意”的关系,融合好“我”与“她”的力量,融通好“古”与“今”的辉映。  相似文献   

14.
2014年11月30日,四川泸州一位19岁小伙子在微博上直播自己的“自杀”,此事引发了网友与媒体的集中关注,最终这位年青人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整个微博直播中,网友围观、留言评论,其中的冷漠、观望和幸灾乐祸的观点充斥网络,这显示出此次事件中的失范者并不只是存在传播伦理的问题,更存在公共道德的问题.媒体如何遵从职业伦理规范去报道这样的“自杀”事件,如何从伦理角度去规划有责任的报道,成为自媒体时代媒体和网络在对“自杀”事件的报道和传播中应着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晗 《新闻前哨》2004,(7):16-17
楚天金报精心策划的“社区对活”活动陆续推出后,引起了政府、媒体、群众的高度关注,其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很快就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首先,拉近了政府官员与群众间的距离。通过“对话”,政府官员能真正了解群众实际,直面群众的疾苦,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而群众也能积极参与公共决策,理解和支持政府工作。这样一来,政府官员与群众间就形成了一种互相体谅、互相理解的良好氛围。其次,加强了媒体与政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植入式广告不断发展给品牌带来了更广的渠道营销模式,本文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对影视植入式广告文化传播特点和模式进行深层次解读,同时说明影视文化传播的策略是建立在“乌托邦式”交化韵基础之上,并且针对中国现在植入式广告文化传播的问题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17.
"于丹现象"是当前学术界争论的热门话题,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从媒介技术角度来看,于丹解读《论语》受到观众热捧,与其说是于丹的成功,不如说是电视霸权的胜利。"于丹现象"是电视对传统文化资源、印刷文化领域的一次成功"收编"。  相似文献   

18.
从“5W”模式看科技传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5W”模式探讨获取最佳科技传播效果的途径与方法,以期对我国的科普工作,甚至对充发发挥图书馆传递科学的作用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网络已经成为受众获得信息最便捷、最迅速、最多样化的传播方式。现实生活中的受众随时随地都可以主动地通过网络获得信息,也会被动地受到网络信息潮的影响,但是,由于部分网络媒体"把关人"的缺失,使网络新闻出现了真实性和可信度低,甚至传播谣言等严重问题。现在,建立绿色、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势在必行,网络媒体中"把关人"角色亦是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20.
在网络新闻传播中,传统的"把关人"理论受到了挑战,"把关人"缺失现象严重并引发严重后果。本文首先对"把关人"理论进行回顾并分析网络新闻传播中"把关人"的新内涵,进而着重分析了网络新闻传播中由于"把关人"缺失而导致的一系列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网络新闻传播中"把关人"缺失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