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系辞》) 练太极拳要竭尽全力追求"形而上",不要为"形而下"而自喜.有人认为形意拳才是讲究形和意,其实太极拳、八卦转掌以及通臂、八法、弹腿等所有的中国传统武术,都讲究形和意,只不过形意拳是以"形意"立名而已.  相似文献   

2.
张宝银 《武当》2007,(8):21-22
2007年《武当》1期刊发笔者拙作《太极拳修炼理艺"戏说"》,2007年《武当》5期刊出马原年老师大作《太极拳理"戏说"不得》。对于马原年老师大作,笔者认真拜读内容以后,认为,在太极拳学问研究中,由于"趣舍万殊,躁静不同","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原本十分正常。原想保持沉默,是耶?非耶?让读者去默识之、揣摩之、品味之、取舍之。但马原年老师的大作,一开始  相似文献   

3.
师平 《健身科学》2012,(12):38-39
一、什么是太极拳的放松太极拳运动是一种心静体松、缓慢柔和、轻灵沉稳、连贯圆活的运动,放松是太极拳第一要素,是太极拳与其他武术项目的根本区别,就像走路需要速度、跳高需要弹跳、推铅球需要力量一样。打太极拳时只有放松,才能使肌肤关节,处处张开,周身通经活络、血气通畅,起到太极拳养生保健的作用,俗话说:"通者不痛、痛者不通。"就是这个道理。打太极拳时只有在意念引导下的放松,才能使演练出的太极拳轻灵、沉稳、柔和,才能以  相似文献   

4.
王宗岳先生《太极拳论》云:"人刚我柔谓之走,人背我顺谓之粘。"粘走为拳术之大略,非唯太极拳而然。盖善走者,无形无相,可立乎不败;善粘者,如影随形,可制人于不觉。《孙子兵法》云:"先为不可胜,后为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人。"拳术之理亦  相似文献   

5.
高东祥 《中华武术》2007,(10):55-55
太极拳很简单,也很难练。要想练好太极拳就必须有一个好的老师,还要有一定的天赋,再有自己的勤奋苦练,一定能达到登堂入室之境界。在练习太极拳中要做到"三个明白"。第一谓之"心明";何谓"心明"?就是心里要"明白"。不管初学者还是练习数年、数十年的太极拳练习者,都要做到"心明",要明白太极拳的理论和她的运动规律,明白自身练习中已经解决了  相似文献   

6.
<正>一、破解越打越快的方法笔者经过多年学、练、教太极拳,发现很多初学者在练习时容易越打越快,以致练到后面像是在打长拳,有悖于太极拳"松、柔、圆、缓、匀"的基本要求,容易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也使太极拳健身祛病、延年益寿的功能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7.
"打太拳能够使身心健康。"这是我的心里话。我与太极拳结缘52年,太极拳伴我度过了青年、中年、老年,使我一生受益无穷。  相似文献   

8.
练习太极推手是习拳者感悟太极拳劲力、劲路的重要途经,也是学习太极拳技击术的必经阶段。练习太极推手由浅入深,由懂劲而阶及神明。阶及神明是很难达到的境界。练习太极推手必须遵循舍己从人原则。 舍己,即是舍去自身的僵力,舍去无目的盲动;从人,即是顺从他人之力,避开其实处,进入其力学结构,进而瓦解破坏对方的进攻,实施主动有效的攻击。正如王宗岳阐述的“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这个“理”我体会就是舍己从人、以柔克刚之理。 外家拳的主要特点是以快制慢,大力打小力,强者胜弱者。而太极拳的主要特点是以柔克刚,借力打人,以弱胜强。  相似文献   

9.
雷世泰 《武当》2007,(12):13-15
对于孙式太极拳的训练方法,可能有人说,按照太极拳的规矩把套路打下去就是了,还要什么训练方法?此话有一定道理,因为太极拳的"九要"已经规范了身体动作,若真能做到,太极拳也就有相当水平了。如果只想把太极  相似文献   

10.
实现梦想     
我一直认为,太极拳只是大爷大妈们早晨起来在公园里活动活动筋骨用的,我觉得它和年轻人没有什么关系,是老年人的一种健身活动直到这次我有机会亲身学习,才改变了自己以往对太极拳的看法 我为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专门创作了一首名为《实现梦想》的歌,音乐电视的创意是由太极拳来贯穿整首作品,并且由我来打太极拳。我是个急性子,怎么能去打慢慢悠悠的太极拳呢?我做起事来一向风风火火,哪儿有时间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从头去学原本一点儿都不会的太极拳呢?所以,一开始,我对这个创意很不同意。 后来,我琢磨,申奥的标志就是个打…  相似文献   

11.
张方 《精武》2009,(7):24-26
太极拳的功夫很难练到传说中的境界,人们更大的疑问是:太极拳究竟能不能打?连练了九十多年太极的吴图南先生都说,“太极拳推而不打”,不能打,那又何以称为“拳”?在杨露禅、郝为真所在的那个年代里,甚至在阎志高的时期,太极拳都是能打的,那么今天的太极拳为何只能推而不能打人呢?  相似文献   

12.
胡明华 《武当》2013,(7):14-15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据专家考证,距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先贤曾说过,"打拳打个理","学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一、太极拳具有哲理性太极拳的拳理源于《老子》和《易经》。因此,广大太极拳爱好者便把太极拳与中国古典哲学联系在一起,认定太极拳是哲学拳。太极拳与哲学的关系源远流长。可以说,没有中国的古典哲学,也不会有当今  相似文献   

13.
尹玉柱 《精武》2007,(9):43-43
当今以太极拳健身的人越来越多,满世界、满公园比比皆是,可是,您听说过打太极拳还得遵循界限的吗?老师或教练也许教过您"立身中正",但手眼身法步的界限以何为度,恐怕为初学者或公园打太极拳者所迷惑?因为超越界限不仅如篮球、足球一样要"犯规",起不到最佳的强身健体之效,并且对自身也有很大的伤害,如果您读完此篇文章,就会明了太极拳之界限了。  相似文献   

14.
《和式太极拳段位制教程》是大众习练和式太极拳,考取国家武术段位的规定考试用书,该书依照和式太极拳技术特点、围绕和式太极拳段位技术考评内容和标准编写而成。段位制套路在编排过程中,依据武术内在的发展规律,将"既可单练、又可对打、还能实战"的武术演练形式,确立为技术内容的结构标准。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对《和式太极拳段位制教程》的相关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促进和式太极拳和武术段位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琴棋书画等项目都没有考核,只有24式太极拳是必须要通过考核的。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一贯注重体现出太极拳的时尚感.我想从我自身的演练让学生感受到古老的太极拳一样可以打出现代的感觉,太极拳首先应该从外在方面吸引人.比如服装。我一般不会再用太过传统的《春江花月夜》之类的,而是尽量选取时尚的现代音乐。虽然练习太极拳的人很多,但是我感觉太极拳的师资水平并不是很高。  相似文献   

16.
许亚文 《武当》2013,(5):25-25
我们在用手去抖动纱巾时会明显地看到,你所抖动的纱巾会随着你的手来回抖动而有规律有节奏地飘动。这时,我们如果对飘动的纱巾进行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纱巾在空中大致分成三个部分,即前端、中段和尾端。前端是主宰,是领动纱巾来回飘动的动力部分;中段是躯干,是带动梢节飘动的主体部分;尾端就是末梢,是跟随躯干行走的部分。打太极拳与"抖纱巾"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腰是纱巾抖动的前端。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无一不是由腰牵动起来的。以腰为主宰,就能带动全身。抖纱巾的原理也是这样,用手握住纱巾的地方,就是我们身体的腰部,手握纱巾来回摇摆,纱巾就会随着手的活动而不停地运动。我们打太极拳,就好比抖动纱巾,把  相似文献   

17.
我想请教如下几个问题。1、演练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108式和85式,是不是越慢越好?打一套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应该用多长时间合适?  相似文献   

18.
和有禄 《中华武术》2003,(11):36-36
《太极拳论》多认为是王宗岳著。这篇拳论对太极拳走架、推手和散手,都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在赵堡拳界传抄的《太极拳论》与外间本有所不同。原文如下: 太极者,由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究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  相似文献   

19.
周振 《武当》2012,(11):18-20
中国成语"水到渠成",是指洪水冲刷久了,自然会形成河渠。但这种河渠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利害难定。大禹治水就是人为地、有目的、有方向地开渠疏通,兴利除弊,可谓之"渠成水到"。练太极拳也一样,必须根据自身条件,有明确的目的、方向,掌握正确的方法,有步骤地达到预定境界。这是本人多年来习拳教拳的重要经验。练太极拳的三个主要方向方法取决于目的,道路取决于方向。不同的目的和方向,在不同阶段的侧重点也有所区别。练太极  相似文献   

20.
刘瑞 《武当》2009,(1):17
1习练太极拳,尤其是武当赵堡承架太极拳,最忌讳粗心浮气,精神不专,眼不顾手,手不顾脚及手脚不能同步,此谓之盲练。常言说得好,手到脚亦到,发人如薅草,手到脚不到,打人不得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