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德国的统一问题是世界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为实现德国统一这个伟大目标,德国经历了三个半世纪的斗争,从1517年的宗教改革为开端,一直到1871年普法战争的胜利,统一最后完成.尽管德国统一横跨世界中世纪史和世界近代史两大时期,但事实是人们在研究这一问题时仅局限于世界近代史,因而对这一历史事件缺乏总体性的宏观考察,难以弄清德国统一的来龙去脉.本文试图从世界通史角度对德国统一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德国统一的三次尝试.  相似文献   

2.
高梅  周立志 《中国教师》2011,(Z1):82-83
<正>1871年、1990年德国的两次统一不仅是德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同时也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性事件。比较两次统一的异同,能够更好地理解统一后的德国历史进程。19世纪后半期,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在普鲁士控制下的统一。1864年对丹  相似文献   

3.
19世纪60-80年代末,是普鲁士统一德国和俾斯麦帝国走上世界强权之路的时代。普鲁士和德意志的政治领域、社会经济、化生活都处在“统一”这一时代的历史任务之下。统一为德国近代城市化的初步实现莫定了基础。统一推进了德国近代城市化的进程。统一和近代德国城市化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作用和互相促进的,而统一恰恰是一种决定性的助力。  相似文献   

4.
德国自十九世纪下半叶实现了国家统一,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统一法制建设,到二十世纪初已建立了近代法的完整体系,成为大陆法系的典型国家.德意志民族作为世界民族中最为独特的一支,近代以来与世界格局的变化息息相关,而德意志的民族精神则对德国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有一个人在德国甚至世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曾是德国最年轻的州长,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理,在他的任期内,德国实现了统一。他就是——  相似文献   

6.
关于德国统一和两极格局瓦解的思考栾树森德国法西斯怀着统治欧洲和世界的狂妄野心,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结果却是帝国的彻底崩溃,统一的德意志国家被肢解,美苏建立起两极对峙的雅尔塔体制,并保持了世界近半个世纪的和平。随着美苏两国地位的相对下降,欧洲局势出...  相似文献   

7.
19世纪初,当时的德国境内小邦林立。长期的封建割据,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其国力远远落后于当时的英国和法国。但半个多世纪之后,德意志民族却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并引领了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到20世纪初终于成为了欧洲头号工业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曾是一片废墟,并且分裂为两个国家,但几十年之后德国却又重新崛起,成为世界经济三强之一,并再次实现国家的统一。事实表明,正如"战后德国经济复兴之父"艾哈德所说,没有人比德国人更清楚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德国世界上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近代工业化的开展,德国构建了密布的铁路网络和建立了发达的内河航运业。同时,农村地区相继进行了农业革命和农业的现代化。德国完成了民族统一,并建立了现代社会保险制度,为城市的发展消除了许多障碍。在这些因素综合推动下,近代德国城市化迅速发展,在1910年德国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相似文献   

9.
中世纪向近代转向时期德国民族主义思想的萌芽为德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发展和近代德国的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启蒙运动时期德国民族意识觉醒,18世纪80年代文化民族主义的形成为德国的统一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经济民族主义为德国的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政治民族主义为德国的统一奠定了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德国民法是世界立法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德国民法对中国民法的重要影响已是法学家的共识。德国民法在以下方面对中国民法产生了影响:翻译德国法律、《中华民国民法》编纂模式及主要内容;德国民法的思想精神影响了我国民法的发展;我国民法在祖国法律的统一问题、法律移植问题、抽象物权行为理论问题、民商分立问题、五编制问题上借鉴了德国民法。  相似文献   

11.
德意志的统一虽说与普鲁士强大的军事实力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在欧洲这样一个强国林立的国际背景下要想完成国家的统一仅凭武力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欧洲,特别是在当时西欧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只有在以武力为后盾、充分利用国际环境前提下运用正确的民族主义政策来调动国民的民族主义情绪,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普鲁士执政者正确的民族主义政策制导下德国最终完成统一。  相似文献   

12.
This research examines educational stratification cross‐nationally through the context of German division and unity. Drawing upon representative German Social Survey (ALLBUS) data from 1991 to 1998 on cohorts schooled in the 1980s and 1990s, the analysis explores educational inequality at the secondary school level with respect to social origins and gender in four settings: the late state socialist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the immediate pre‐unification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and the two halves of a now‐united Germany. The pre‐unification settings differ structurally—in the extent and timing of educational differentiation—and ideologically. Post‐unification eastern Germany is a case of sudden, top‐down structural reform, with a high degree both of cultural continuity and continuity of teaching personnel. The study finds that women’ s disadvantage i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has disappeared at the secondary level; indeed, men now face a disadvantage at this level. However, no major changes have occurred with respect to social origins. The children of workers and less educated parents were extremely disadvantaged in both East and West Germany prior to unification, surprisingly, perhaps, even more so in East Germany. Despite dramatic reform and expansion of the university‐preparatory curriculum in eastern states since unification, inequality i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remains stable. Interestingly, the children of small‐scale proprietors were particularly advantaged under German state socialism, and in eastern states in the 1990s they maintain a substantial but more moderate advantage over working‐class peers.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of possible underlying reasons for the lack of variation in the parameters of educational inequality in the face of such varied and changing institutions and ideologies.  相似文献   

13.
1834年建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在经济领域迈出了德国国家统一的第一步。普鲁士是关税同盟的盟主,它利用该同盟控制了中小邦国,排挤、打败了奥地利的势力,以“小德意志道路”实现了德国的第一次民族统一。  相似文献   

14.
统一后的德国并没有给东德居民带来企盼已久的民主、自由和繁荣,反而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大大刺伤了其民众心理,这种状况的出现有多方面原因。一、从心理角度看,东德居民认为所谓的统一是西德接管了东德;二、从经济角度看,执政的科尔政府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复苏德东经济的政策或措施;三、从政治角度看,执政府没有切实负起统一后的责任等。  相似文献   

15.
俾斯麦在担任普鲁士首相时期,运用了一系列高超的外交策略,先后发动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意志国家的最终统一。与此同时,意大利也通过阶段性的努力实现了统一。虽然俾斯麦时期的德意关系对欧洲大陆整体国际形势的影响与其它列强相较稍显微弱,但对于为实现国家统一,民族独立的两个国家之间的联系与影响而言还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6.
俾斯麦是德国乃至世界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能对德意志帝国的统一,建立和崛起产生重大的影响,与其性格因素是分不开的,尤其在德意志统一进程中,俾斯麦的性格特点几乎影响着全部过程的方向和进展,本通过剖析俾斯麦的性格特点对德意志统一进程的影响,揭示了历史人物的个性因素对历史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1 8 5 3-1 85 6年的克里木战争 ,是导致欧洲格局变化的重大事件。法国通过克里木战争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法国欧陆优势的实质 ,是奥地利的削弱和俄国的暂时屈服 ,法国欧陆优势的结果是德国和意大利的先后统一 ,而独立统一的德、意两大国的出现 ,极大地改变了欧洲的格局 ,促成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Under the rule of Louis Bonaparte, the military, police, and bureaucratic organizations of the Second French Empire were developed on an unprecedentedly large scale and became the instruments of violence used by the reactionary rulers to oppress the working people.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interests of the big bourgeoisie, Louis Bonaparte tried to block the unification of Germany, to facilitate the swallowing of her territory, and year after year launched wars of aggression, in order to expand the French borders, their outlets for investment, and markets for their commodities. Louis Bonaparte's expansionist ambitions came into fierce conflict with Prussian Chancellor Bismarck's policy of attempting to unite Germany through a dynastic war. In July 1870, the Franco-Prussian War finally broke out.  相似文献   

19.
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是在法国文化的入侵的情况下兴起的,这种文化民族主义与英法为代表的民族主义有所不同,它侧重于从文化层面上去表达民族主义,利用文化上的联系与统一,从而实现民族国家的建立。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期,可以说,启蒙运动是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形成的准备阶段,而法国大革命则促使了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