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司法救济制度。与传统的环境侵权诉讼相比,环境公益诉讼在原告资格、诉讼目的、救济内容、诉讼价值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我国在司法实践中虽有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不断涌现,但相关的法律条文还很不完善。目前,在世界各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中,与我国一样同为发展中人口大国的印度已发展形成较为成熟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我国应辩证借鉴国外经验,修改相关立法,完善司法工作机制,尽快建立我国完善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使得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成为热点问题,文章分析了构建环境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借鉴其他国家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和我国的司法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一些行政公益诉讼的案件。这些诉讼的结局大部分是一样的,既法院以原告不享有诉权被裁定驳回起诉或判决驳回诉讼请求。虽然公众和媒体对这些公益诉讼给了很多的掌声,却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我国目前从立法方面没有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本文在对行政公益诉讼作出明确界定的同时,理性地分析了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国外已有很多的立法和实践范例,尤其以美国的“私人检察总长”制度、法国的越权之诉制度和日本的民众诉讼制度影响最大。然而目前还未在我国建立,以至于在公共利益受到侵犯时,难以得到有效的司法救济。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不仅有利于依法行政,保护公共利益及人民权利,而且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建立这一制度的法律基础及文化环境。以此为基点,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构建这一制度的理论设想:包括行政公益诉讼可供选择的三种模式,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范围及类型以及保障行政公益诉讼顺利运行的一些具体制度。  相似文献   

5.
公益诉讼是为纠正公共性违法行为、保护公共利益而采取的一项司法救济措施,其在国外已被广泛接受且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诉讼制度,但在我国尚未得到立法上的认可和理论界的一致认识,司法实践中相关案例也多以维权者败诉而告终,因而公益诉讼成为我国诉讼体制中的一个明显缺陷。鉴于公益诉讼的价值功能和我国现状,有必要在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6.
按照现有的经济法诉讼模式,经济公益救济存在司法盲区,因此建立经济公益诉讼制度成为必要。其理论基础在于司法最终救济原则和诉讼当事人制度的变革。在具体制度的建构方面,原告资格范围和诉讼事由范围都应有所限制;应建立经济公益附带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应分别进行;举证责任应主要由被告承担。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公益诉讼是维护公共利益和保证良好的社会运行机制形成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但这一制度目前尚未在我国确立,以至在公共利益遭到侵犯时,缺乏有效的司法救济途径。本文在分析研究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在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关于《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改革试点方案》中,对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规定及其没有做出明确安排的重要制度进行讨论与设计,试从司法实践出发,对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诉前程序、诉前程序与提起诉讼衔接机制以及案件范围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通过对上述法律程序的详细探讨与设计,建立起基本完善的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与规则。为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我国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提出启发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行政公益诉讼是现代社会保护公共利益的新型司法救济手段。本文分析了行政公益诉讼理论依据,并考察了国外相关制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0.
公益诉讼制度是解决民事纠纷,保护社会公益,维护社会公正的有效途径。文章从公益诉讼制度的历史入手,比较了公益诉讼制度与传统诉讼制度的区别,阐述了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议,旨在探索建立和完善公益诉讼制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交易活动日益频繁,作为经济活动重要主体的公司所面临的纠纷也不断复杂化。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股东与公司经营管理层的冲突也日益加剧,增进公司法的可诉性已成为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话题。股东诉讼,是指由股东提起的诉讼,可分为直接诉讼和股东派生诉讼两类。笔者认为,股东诉讼制度应以公平、效率和便利为原则,在三者不能兼顾时,应以维护股东权益为主导。我国股东诉讼制度的完善可以进一步借鉴美、日等国的先进经验,以求其自身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有学者认为“诉讼产生于社会冲突”、“诉讼产生于法律事实”,我们认为“诉讼产生于纠纷”。冲突不同于纠纷,冲突并不必然导致纠纷的产生。纠纷应当是冲突发生以后的一种状态,是冲突的当事人对冲突发生的原因、冲突导致的结果、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等主观认识的争议。发生冲突的当事人对上述问题的认识各执一词,形不成一致看法,因此产生纠纷,因此需要中立的第三方居中裁决。诉讼是国家机关解决纠纷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有关明代司法诉讼解决的具体过程以及国家的统治理念和地方社会是怎样结合起来一直研究不多。本文以成化年间徽州府祁门县谢氏发生的诉讼为例,对明代地方司法实况进行实证性研究。可以发现,明代中期以后乡村纠纷越来越多,而由于社会经济的变化,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尖锐,诉讼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像明初那样,在里老人的主导下进行的以教化、和解、调解为主的乡村裁判的效力发挥变得困难了,所以民众向官府诉讼的例子增多。这就是乡村内部调解能力出现问题的证据。明代中期以后,里老人在乡村诉讼处理过程中的作用呈现出过渡期的面貌。  相似文献   

14.
股东诉讼制度的构建对公司治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作为监督公司经营、实现股东权的司法救济方式,股东诉讼可以制衡"资本多数决"的滥用、制衡"内部人控制"、化解公司僵局.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后,随着法制建设的日益健全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普遍增强,大众传播媒介涉及的侵权纠纷而导致诉讼案件此伏彼起。如何更好地避免引发新闻官司?本提出了八大防守策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周易》分为经、传两部分,两者产生的时间不同,所反映的思想观念也不一样。文章对《讼卦》进行分析,明确了《周易》产生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利益剧烈变化所带来的广泛的诉讼行为是《讼卦》进入《周易》的社会基础,并根据"以经观经,以传观传"的原则,证明中国人"贱讼"意识的产生是儒家形成以后的事,在儒家产生之前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17.
公益诉讼是现代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立法早已确认的一项诉讼制度,但是我国相关制度还是很不完善。因此,在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再次将公益诉讼议题推出,从制度的可行性出发,对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立法现状进行现实反思,并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程序设计,为立法与司法提供必要的理论准备和实践分析尤为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诉讼监督是检察机关行使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权的专门性活动。诉讼监督权包括立案监督权、侦查监督权、审判监督权、刑罚执行监督权和民事审判、行政诉讼监督权。而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监督不力、对法院量刑、判决结果无针对性监督、执行监督存在死角等诸多问题。因此,立法上需要完善,检察官的现行考评制度等工作机制也需要调整。文章针对当前诉讼监督的瓶颈,挖掘其制度设计上的原因,研究诉讼监督的有效方式,从立法、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第3项之规定,吸收了无罪推定关于疑罪从无的内容,正式确立了疑罪从无的原则,是立法上的一大进步,体现了我国民主与法制的进步.但是该项之规定也并非是十全十美,无可挑剔的,也存在不当之处,需要加以修改与完善.本文即对于该项规定之修改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