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什么是地震?答: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叫地震。●地球上一年大约能发生多少次地震?答: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有500万次。其中约5万次人们可以感觉到;能造成破坏的约有1000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几次。我国地震较多的省(自治区)是哪几个?答:台湾、西藏、新疆、云南和四川等。●什么是震级?影响震级的因素是什么?答: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与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有关。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目前有记录的世界上最大地震是多少级?答:8.…  相似文献   

2.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就如同刮风下雨一样。据科学家们观测记录,地球上每年发生地震大约500万次,平均每天要发生近14000次。不过,这些地震绝大多数是震级很小的,以至于人们根本无法感觉到。这样的小震占每年地震总数的99%。人们能感觉到的不过1%,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1000次。 绝大多数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在运动中坚硬的岩石受到力的作用,形状改变、破裂,这时就会发生地震。震级大的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相似文献   

3.
平时,地球看起来好像一个温顺的孩子,安安静静的。其实,地球并不平静。它每年要发生大大小小的地震500万次左右,大约每分钟就有10次。只不过许多地震“闹”得并不凶,人们没有察觉到;还有许多地震发生在海洋或者荒山上,人们看不到。  相似文献   

4.
《特区教育》2010,(7):18-25
有细心的人把近两年发生在全世界的地震做了统计.发现2008——2010年这个小小的地球有记载的地震就发生了44次之多……这引发了人们对世界末日的猜想,更有人担心地球被调到了震动上。  相似文献   

5.
怎样有效预报地震,自古以来是世界性的一个难题,地震是一种可怕的灾难,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存,人类同地震作斗争一直没有停止。同学们你们想  相似文献   

6.
大家都知道,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如同刮风下雨一样,非常正常。大量观测记录表明,地球上每年发生的地震有500万次以上,平均每天会发生近14000次地震。不过这些地震绝大多数震级都很小,以至于人们根本感觉不到。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具有强烈的威力。当剧烈地震时,震声如雷,房屋动摇、破裂、倾圯,或至山崩地裂、泉湧、海啸,甚至有城镇毁灭等现象,往往带给周围居民极大的灾害。我国很早对地震就给以极大的注意,在公元136年,后汉张衡创制地动仪,用来观测地震,这是人类历史上观测地震最早的仪器。我国古代累积了相当多关于地震的宝贵资料,各县县志都有记载。但这种自然界的灾害发生,不是突然而来的,是在地壳运动发展过程中由渐变到突变,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地震     
地震是怎么回事地震与风雨电一样,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发生,是由于地壳在运动过程中,受来自天体的、地球内部的、外部的以及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作用,导致地壳不同部位出现受力不均衡,在那些地应力集中区,比较脆弱的地方就容易破裂,引起断裂变动,地震也就随之发生了。  相似文献   

9.
蔡安宁 《地理教育》2010,(10):58-59
一、普及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极其频繁,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地理教师应科学介绍地震知识,给学生详细介绍我国历史上几次重大地震的情况以及我国地震带的主要活动区。还可陆续通过课堂讲授、学生观看录像、听讲座、讨论、上网查资料等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地震、地震如何发生及传播,地震类型、地震分布,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震级、烈度,  相似文献   

10.
我在进行《地震》一课的观摩教学中,有一段即兴教学至今仍使我记忆犹新。 在我演示“模拟岩层褶皱实验”和“模拟岩层断裂实验”后,学生都知道了地震是怎样形成的。随后,我告诉学生地震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自然现象,由于事先无法预测,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都很严重。(举中国、日本的几次大地震的例子),因此人们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对地震进行研究。我国是世界上研究地震最早的国家,早在1800多年前,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为地震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研究地震的技术也越来越高。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研究出如何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新方法。世界各国科学家已经解决了成千上万的科学难题,例如较大的冰雹对农  相似文献   

11.
我们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每天都要发大大小小的“脾气”(地震)。一旦它发起大“脾气”来,地动山摇,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同学们,你想知道美丽的星球为什么会“发火”吗?从地球表面看,似乎很平静,所以一说到地震,同学们总觉得是很罕见的事,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地震是经常发生的,就像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很普遍的自然现象,它是由于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快速颤动。那么,地球为什么会经常发生地震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了解地球的结构,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据统计约有…  相似文献   

12.
说说地震     
1999年,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是地震。去年发生了包括土耳其和我国台湾省在内的14次地震,造成的损失比较大。这些地震造成了2万多人死亡,数十万人无家可归和将近3000亿元人民币的直接经济损失。因此,很多人以为1999年是个地震灾年,更有人将这些与“人类大劫难”的胡言乱语联系起来,以为人类大难临头了。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形式,每一年全球都会有大地震发生。本世纪以来,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6级以上的地震150次,7级或7级以上的地震19次,8级以上的地震1次。也就是说平均每3天地球上会发生一次…  相似文献   

13.
在求生的斗争中,自卫的本能在人身上发展了两种强大的创造力,这就是人的认识力和想象力。人们借助于认识力和想象力的帮助,创造了艺术和发展了科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人是地球上一切生物中最莫名其妙的生物,它具有无穷无尽的认识和想象的能力。由于人有这两种强大的创造力的帮助,“所以,地球上不曾有过的一切——科学的  相似文献   

14.
地震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它能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并危及人的生命安全。简要介绍地震成因、地震预测、震后灾害等,并就我国如何防震减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地震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它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当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从而引起地球表层的振动,就产生了地震,地震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了解和掌握它可以帮助我们减小损失.  相似文献   

16.
近10多年来地震频繁袭击中日两国。地震是地球的一种病症,也与地球子民即人类的折腾有关。人类务必将抗震减灾的思想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防震抗震应成为恒久的国策。防震抗震作为特殊事件要有特殊举措。防震抗震是综合性的战略,这是人类建设地震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课题。为了筹划和建设一种地震文化,应把防震抗震提升到地球意义的向度来理解。关心地球疾病,实现人类在灾害学方面的突破,这是对地震学的升华,也是对人类自身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建筑结构抗震的发展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震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地震造成的惨重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主要是由建筑物的破坏所引起。抗震就是和地震这种自然灾害进行斗争。本文通过对抗震设计理论,抗震试验,抗震设计原则阐述,并讲述了我国建筑结构抗震的现状,探讨了建筑结构抗震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地震与避震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地震就像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振动从震源传出,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现象。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有的地震破坏性极大。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科学家正在研制一颗用于地震预报的地球观测卫星。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这颗地震早期预报卫星将于两年之内被送入地球轨道。这颗卫星将监视地球的大气层,特别是大气层的电离层部分。这颗代号为“地震预测”的卫星上装有监视装置,在距地球450千米的高空记录大气层的变化,并把得到的信息送回地面处理。该研究计划发起人认为,这些数据能在地震发生前2小时至2天内向人们发出警告。俄罗斯航天局自1996年以来一直在资助这项计划,但是在追加更多的资金之前,该局要求预报能保证95%的准确率。俄专家说,地球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在以往一些…  相似文献   

20.
纵观近几年来全球发生的地震灾害,似乎人类生存的地球已进入到一种"震动模式"。地震作为一种主要的自然灾害,每次发生都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地震灾害产生的强烈震撼作为一种集体记忆,长期地保存在人们的脑海里,引发人们无限的思考和探索:灾害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会产生?于是人们根据与本民族相连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传统文化提出了种种有关地震成因的解释。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认为地震是因天神作恶、背负大地的神性动物异动及阴阳五行失衡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