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夸张杂谈     
夸张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的本质特征,有意地“言过其实”,将所叙述或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一)夸张的种类夸张这种修辞格,可分为两种。 1.增益性夸张。把事物故意夸大,将芝麻夸大成西瓜,称之为增益性夸张。例如: ①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说话和写文章的时候,为了突出某一事物的本质特征,表达强烈的感情,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运用丰富的想像力,故意对事物的某些方面作夸大或缩小的描述,给人以异乎寻常的感觉,以增强感染力,这种修辞方法叫夸张。按夸张的形式,可以把夸张分为扩大性夸张、缩小性夸张和超前性夸张三种。一、扩大性夸张。就是把事物的形象、性质、状态、特征、程度等,故意往大处、高处、快处、强处等方面说。例如(: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2)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例(1)中的“白发”怎么也不会长到“三千丈”,但为了强调突出自己心情惆怅…  相似文献   

3.
夸张是一种较常用的修辞方法。初中语文教科书第二册305页给夸张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为了强调事物的某一特征,作夸大的描述的修辞方法,叫做夸张。”并举贺敬之《回延安》中的诗句加以说明:“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极言亲人重逢说话之多。试问:夸张是否专指“夸大”的情况呢?请看下列两例。①随便你什么时候仰面看,只能看见巴掌大的一块天。(杜鹏程  相似文献   

4.
夸张,是有意强调人或事物的某种特征,对其特征加以扩大或缩小,以增强语言表现力的修辞手法.夸张手法,一方面是言过其实的,另一方面却又是“以实为据”的.夸张重在情感的抒发,而不重在事实的叙述.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指出:“说话上张皇夸大过于客观的事实,名叫夸张”.陈望道先生对夸张还提出了两条原则:(一)主观方面须出于情意之自然的流露;(二)客观方面须不致误为事实,如“白发三千丈”,决不致误为事实,倘不说“三千丈”,而说“三尺”,那便容易使人误为事实.陈先生所说的“主观”与“客观”,即为“动机”与“效果”之意.就“动机”而言,指运用夸张是出于真情实意,决不是矫揉造作;就“效果”而言,指运用夸张必须明显,不是写实,通过夸张以增强语言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说话和写文章的时候.为了突出某一事物的本质特征.表达强烈的感情.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运用丰富的想像力.故意对事物的某些方面作夸大或缩小的描述.给人以异乎寻常的感觉.以增强感染力.这种修辞方法叫夸张。  相似文献   

6.
一、夸饰恒存 夸张也是文学作品中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刘勰《文心雕龙,夸饰》说:“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被,夸饰恒存。”夸饰即夸张, 夸张即故意言过其实,古时又叫夸饰、扬厉、增语、激昂之语等。早先人们多半把这种修辞手法理解为夸大,往大处说。随着语言和艺术的发展,人们渐渐懂得了故意缩小事实也属言过其实,在诗歌创作中同样可以我到许多生动的例子。  相似文献   

7.
修辞漫谈     
在说话和写文章的时候,为了突出地表现某一事物的特点,强烈地表达思想感情,故意言过其实,这样的一种修辞手法,就是夸张.有一首民歌说:“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这是极言这种种活动所产生的效果之大,是超过客观实际的夸张说法.通过夸张的表现方法,在这里突出地颂扬了人民群众在生产斗争的实践中的高度热情和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意气风发,干劲冲天,迅猛异常,这种现实性为夸张的方法强烈地反映了出来.夸张,是以现实的真实性为基础的,并非说假话.鲁迅说:“漫画虽有夸张,却还是要诚实.”又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有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  相似文献   

8.
夸张在汉语修辞手法中别具一格,在言语交际中能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夸张应用语词作为艺术构织新意象,它能把现实世界夸大、夸小,改造为艺术的幻象世界,并使之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9.
英语和汉语一样,也有许多修辞手法,使语言不但明确、简练,而且生动、形象、有音响、有光泽。它能够在反映内容的同时,产生一种美感,勃发一种情趣,以强烈的艺术魅力,吸引读去深刻领会章的内容。在英语的多种修辞手法中,夸张法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所谓夸张,就是有意识地故意夸大事实,  相似文献   

10.
句法小夸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善生 《语文知识》2001,(10):71-74
汉语里有一种小夸张,与辞修学上常说的夸张有些不同,它不是故意地“言过其实”,以突出事物某方面的特征,客观上它有一定的记实性,同时又包含有说话人的主观评价,给人一种异常大量或小量的感觉,带有夸张强调的语气。这种小夸张常常与一定的语法手段相联系,因此,我们把它称作句法小夸张。如:①七岁时,他代表俱乐部参加了德国德累斯顿的一场比  相似文献   

11.
一、夸张表扬,培养写作兴趣 所谓夸张表扬,就是讲评时故意对差生的习作做夸大的评价,以促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写作上。要做好这一步,必须转变观念,摘掉“有色眼镜”。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出他们习作或写作过程中的闪光点。也许这闪光点在优秀学生的习作里是再平常不过的,可在差生的习作里并不明显,需要我们“披沙拣金”。闪光点挖掘出来之后,  相似文献   

12.
只要提到夸张.我们就会联想到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绝美画面.那“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慨叹,这些都用夸大现实的手法.展现非凡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夸张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留一,是拟新建的一种汉语修辞格,是指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故意把整体中的某一部分或虚拟的一部分划出来,作为事物的相反的一面,从而使语言产生出特殊的生动的表达效果.这一辞格,不仅见之于某些夸张,还存在于貌似夸张却并非夸张的语言现象中.它与“舛互”辞格的主要区别是:留一辞格的运用者不是先全部肯定或全部否定,再部分否定或部分肯定,而是早就故意留出一点(一部分),并且前后句的语义指向基本是一致的,并不互相舛错.  相似文献   

14.
夸张辞是一种“用故意超过客观实事和实际可能的说法来强调突出某种思想或感情”的特殊语言表达方式,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没有遵循一定的逻辑思维规律,但经认真深入考察,我们发现夸张辞并非没有一定的思维规律可循,也并非没有一定的逻辑基础制约它,夸张辞的逻辑基础之一是“真”;夸张辞的逻辑基础之二是“度”。  相似文献   

15.
论“说”     
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说”,与一个人终身相随。夸张一些,学生离开学校,参加工作,糊涂终身,可以闭目塞听,可以不动笔墨,但却很难不开口说话,因此,说话至关重要,孔子把说话的重要性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请读《论语》: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于对曰:“言不可以若  相似文献   

16.
在浩如烟海的语法、修辞书籍中,对夸张的阐述宛若天幕星汉,可谓多矣。然而,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地探证,会突然发现:零零总总的说法、阐述均大同小异,如出一辙,既不全面,又不深入,其中最重要的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夸张的“度”。也就是说,没有解决什么是夸张的问题。因而,千百年来,夸张的研究和使用者,如“在茫茫的黑暗中摸索”,“夸张”没有焕发出应有的光彩来。对此,笔者斗胆凑凑热闹,就文学创作谈谈夸张的“度”,意在抛砖引玉,望行家赐教。 《新编修辞学》(郑颐寿、林承璋主编)称:夸张是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或给听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故意扩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数量、特征、作用等。  相似文献   

17.
同音词在汉语中大量存在,在日常交流中,因为同音而引起误会在所难免,这是它的消极面。然而,人们更多的是利用它进行修辞,以增强语言表现力。利用同音词构成修辞格,有以下几种:一、“飞白”。是明知其错,故意仿效的一种辞格。“明知其错”中的“错”主要指的是音同音近引起的错误。“故意仿效”是目的,为了渲染气氛、刻画人物形象;或者是讽刺揶揄。例如:  相似文献   

18.
夸张是出于表达上的需要故意“言过其实”的修辞方法。刘勰说:“言峻则嵩高极天,论狭则河不容舠……辞虽已甚,其义无害也。”(《文心雕龙·夸饰》)但必需“夸而有节,饰而不诬,亦可谓之懿(美)。”(同上)这就是说,夸张是为已甚之辞,发情至之语,但又要“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  相似文献   

19.
“岔说”是指在特定的语境里,为了某种需要,故意岔开话题、避开矛盾的一种说话方式。这在日常生活、文学作品中较多见。笔者到陕西临潼参观民俗馆时,导游介绍说:“陕西有四怪:房子半边盖,烙饼像锅盖,面条像裤带,陕西的姑娘不对外。”这前三句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说明了陕西民居和食物方面的特点,最后一句是岔说,纯属幽默逗笑,想必陕西的姑娘不仅有嫁  相似文献   

20.
“似”与“不似”,是对立二分的吗?其实,在艺术创造中,似与不似是辩证统一的.罗丹说:在雕塑中,“我强调最能传达我要体现的那件心理状态的各种线条.”“我使肌肉的起伏非常的显著,用以表示哀痛”,“我夸张了肌肉的伸开,来表示祈祷的热诚”。又是强调、又是显著、又是夸张,这样,不就不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