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考语文的复习指导上,广大教师更倾向于引导学生选择传记类文本阅读,甚至是一刀切地要求学生做出这样的选择。从本质上讲,文学类文本和传记类文本没有根本的难易差别,但从长远来看,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本文解析了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难点,并给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陈曦 《四川教育》2012,(6):43-44
语文学习与外语学习有共通之处,那就是对词汇量的掌握。没有相当的词汇量,很难构成语文学习力。所以词语教学一直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学习语言运用的关键,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孙慧 《辅导员》2010,(18):49-49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材料,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语文教师理应想方设法优化和丰富词语教学的方法,让词语教学成为一扇门、一条道,引领孩子们走进语言文字的缤纷天地。  相似文献   

4.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有意消解一些不利于阅读检测和不合阅读规律、阅读本质的因素。基于这一命题特点及变化,高考文学类文本的复习备考需要重构阅读的知识体系、阅读的专业化思考和有效的生长式阅读。  相似文献   

5.
近五年来,探究题一直是江苏语文高考中考查考生能力的"必备良方",这也让该题型成为了广大考生的"必然苦药"。苦口良药不仅苦了莘莘学子的心,也辜负了命题人的"良苦用心"。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中有这些话语:"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  相似文献   

6.
二、把握难点文言文翻译、古代诗歌阅读、文学作品的阅读、作文,可以说是高考语文的难点。(一)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3句共计10分,在文言文阅读中的比重很大。可以这样说,翻译得分不理想,文言文阅读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7,(69):40-41
本文从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三套卷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查的选材特点、命题形式、考查能力及创新价值出发,探析2018年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备考策略,给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途径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高考语文复习时,我们一般分“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辅导”等几大板块,在这些板块中,一般人认为最枯燥无味、心中最没底的是“基础知识”的复习,有人曾经这样慨叹:“老师教之无味,学生学之无方,考试考完无底,只留哀叹一片。”其实,基础知识的复习并不如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难,它是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依的。只要我们信念坚定,意志坚强,复习有法,就能走出困境,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10.
邢荣 《中国考试》2023,(11):37-44+54
纵观近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可以发现其中的重要变化,即在所谓反套路背后,命题指向对文学作品基本阅读方法的关注,如不同类型文学作品有不同的读法,不同经典作家有各自不同的阅读基本法。近一两年来,在怎么读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如何赏的新动向,命题指向对文学作品主动鉴赏的引导。对这些情况加以细致分析,不仅可以帮助广大师生备考,还可以引导他们更好地把握新课标关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等任务群的设置,以及如何在教学中落实相关要求,对当下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文学教育教学有重要的启示。同时,研究近年来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也可以发现,考试与课标、教材之间的密切联动,使三者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学丰富的动态资源,高中教学应注意对这些资源整合利用,提升学生的文学阅读及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材料选取、考点安排、试题编制三个方面,对2009年18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的测试特色进行总结,探讨其在试题命制上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在此基础上,笔者建议高三师生在备考这类试题时,应放开思维的触角,从不同方面去悉心体验、感悟。  相似文献   

12.
苗陈亮 《学语文》2009,(4):35-35
2009年高考已是尘埃落定,轰轰烈烈之后一切归于沉寂,该是思考的时候了。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我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向了今年我们安徽省的语文高考试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受考场环境、阅读时间、试题命制及答题规范等因素制约,对高考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进行适当删改,成为试卷命题者采用的常规策略之一。2022年全国高考8套语文试卷,均一定程度对选用的文学类文本做了删改处理,其中尤以新高考Ⅰ卷对入选的小说文本《江上》进行的压缩和删改为甚。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1]倡导整本书阅读和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的改革趋势和命题逻辑下,以删改后的文学类文本作为命题材料,有其现实合理性,但也不是非如此不可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14.
以2022年高考语文(天津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为关注点,根据考生水平组划分,对考生文学类文本阅读作答情况的抽样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考生存在阅读体验单薄、阅读手段无序、答题模式“循轨”等问题。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出发,提出唤醒阅读经验,探究文本主旨的深刻性;重视个性阅读,增强文本理解的主动性;提倡多元评价,强化学科育人的有效性等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5.
据统计,近六年来全国范围内的104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从修辞的角度命题的共有57套89道题。主要修辞格出现的情况大致如下:比喻24道题,约占27%;对比23道题,约占26%;比拟16道题,约占18%。这三种修辞格被考查的次数占所考查辞格总数的71%。  相似文献   

16.
王大绩 《辅导员》2009,(6):17-18
我们反对高考备考中的“题海战术”,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种备考方式“以考代练”,将考试和备考混为一谈,肓目地以为一味大量做模拟题目就能“熟中生巧”,提高考试成绩。  相似文献   

17.
一、认识误区 都说远水难解近渴,于是好像约好一样,高三的老师与学生对读书不感兴趣了。绝大多数学校高三的语文课都是按照考纲所列考点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地练下来。由“语知”到“现代文阅读”再到“文言文阅读”……笔者以为,对语知这一块进行强化训练是有必要的.但是我不认为用一个月或者二个月的时问来集中训练现代文阅读的解题技巧能有多大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21年新高考Ⅰ卷小说《石门阵》的两道选择题在命制上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有选项把文学类阅读交叉串联到论述类阅读中,测试能力考查名不符实,也有选项的正确性存在争议,理解上莫衷一是。从高考测试角度看,这两道题都有改进的空间。了解高考文学类文本选择题的设计原则有助于备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于小江 《广西教育》2015,(12):29-30
我区从今年起正式进入新课程改革后的高考模式,《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与以往相比出现了一些变化,下面,笔者谈谈语文学科的情况及备考建议。一、增加了“探究”能力的考核在语文考核目标与要求中,2015年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即6个层级;而往年的大纲版考纲中没有提到“探究”能力的考核。探究指的是“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  相似文献   

20.
逻辑是正确思维和表达的必要工具.复习备考策略:要了解高考对逻辑的考查点;借用语言材料关联逻辑;要补充相应的逻辑教学专题;并通过"再创造"方法,延展逻辑知识的迁移,以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