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教版教材中选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屈原传部分,后面有"太史公曰"的内容,从文字表面看起来有矛盾的地方,学生把握不住司马迁对屈原的态度,而这个问题历来在学术界也颇有争议。本人结合对屈原以及贾谊的生平和作品的解读得出了能够为学生所接受的结论。认为司马迁对屈原的态度并没有矛盾的地方,只是他在认识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思维有一些变化,而最终对屈原的评价仍是赞同的,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我们研究屈原最重要的原始材料之一 ,但又是近百年来屈原否定论者攻击的对象。本文从汉代人的思想观念入手对这篇作品进行了新的解读 ,说明了三个问题 :第一 ,司马迁把怀才不遇当作为屈原作传的一条主线来写 ,这说明在此篇作品中包含着作者对屈原的理解 ;第二 ,司马迁在这篇传记中写出了自己的思想困惑 ,同时也写出屈原和贾谊之间的时代思想差异 ,让我们了解了两个时代不同的文化精神 ;第三 ,司马迁的伟大之处就在于 ,他不但为我们提供了有关屈原的物质史料方面的基本真实 ,同时也写出了屈原在文化精神上的真实。这恰恰是证明屈原其人可信的有力证明 ,是司马迁给我们留下的研究屈原精神思想的最可靠材料  相似文献   

3.
一、文言翻译句子考点分析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文言文阅读文段选自《屈原贾生列传》,文章浅显易懂,所选两句翻译难度也不大。两个翻译句子如下:(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两个句子都重点考查对实词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西汉贾谊的《吊屈原赋》是我国文学史上悼念屈原的滥觞之作。贾谊吊屈原 ,是文学史上遭遇相似的两个星级作家的情感交流。贾谊正是借这篇赋 ,凸现出自己与屈原感情的相同之处 ,引起了司马迁的注意 ,使他得以与伟大的屈原在《史记》中同传而留芳千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司马迁、贾谊、屈原这样不同时代的三位历史伟人的永恒握手  相似文献   

5.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司马迁笔下一篇较为特殊的文章。作者的叙事较少,而传主的文赋却选录极多。前人认为这是由于子长极为喜爱相如文赋所致,但从全篇的行文结构、作者对司马相如的评价及该文与《屈原贾谊列传》比较阅读而言,实非如此。司马迁选录相如的文赋,并非是欣赏其中雍容华丽的辞章的表层形式,而是结构全文的需要,也是借他人之文抒发自己的政治主张;对于司马相如本人,司马迁在字里行间透露了中肯但并不褒扬的客观态度,并不是"心折长卿之至"一语所能道尽。  相似文献   

6.
七绝·贾生     
(注)贾生:贾谊,西汉著名的政论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许多重要的政治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宣室:汉未央宫前殿的正室。逐臣:被贬之臣。贾谊被贬后,  相似文献   

7.
"五月五日,龙舟竞渡。""竞"字本为会意字。甲骨文"竞"字的上部像两把刑刀,而金文"竞"字的上部皆讹变为"言"。小篆"竞"的形体与金文相似。《说文解字》说:"竞,强语也,一日逐也。"殆非本义。"竞"字的本义应为"强",如《诗经·周颂·执竞》中"执竞武王",大意是:能慑服强敌的周武王。由"强"可以引申为"争逐"之义,如《商君书·错法》:"功赏明,则民竞于功。"互相争胜就可以成为"竞争",如《庄子·齐物论》:"有竞有争。"对"竞争"一词,郭象的注解释得明白:"并逐日竞,对辩日争。"  相似文献   

8.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很大程度上已经具有了文学史的意义。并且其中文学史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已经表现出“场景还原”和“版图复原”的文学地理学思想。这种研究方法和思路对构建时空并置交融的新型文学史研究范式和推动中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创新都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俞智勇 《成才之路》2012,(31):35-35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自古及今,有多少歌唱母爱的诗篇广为传诵,孟郊的《游子吟》一诗更是占尽风骚。"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慈母的形象。那临别时分,对远离的亲子的不舍之情都倾注在那一针一线之间,血  相似文献   

10.
一、<屈原列传>中"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原不与"句教材注解:"夺",强取,下文的"不与"是不给的意思.笔者认为这两个注解都有误,因为:  相似文献   

11.
张庆利教授的《读赋通识》是集作者30年辞赋研究而成的又一倾情之作,本书细致辨析了辞赋文体,清晰勾勒了辞赋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与流变,全面揭示了辞赋文学的一般特征与各类特点,概括介绍了历代产生的辞赋学重要著作,并对辞赋文学的名篇进行了艺术的分析与鉴赏。一、沿波讨源,纵横论说在本书中,张庆利教授对赋体文学的发展进行了贯通性的描述,第二章"赋体文学的源流"用两节的篇幅分别介绍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赋"的发展和"隋唐以后赋"的演变,论  相似文献   

12.
谭志永 《语文知识》2003,(11):45-46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史记·屈贾列传》记载:“贾生征见……(汉文帝)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这段文字记叙了贾谊自贬谪之地长沙被召回后与汉文帝在宣室(汉未央宫前殿正室)夜谈鬼神而让文帝着迷的事。李商隐通过对这段史料的  相似文献   

13.
自古及今对<离骚>"三求女"喻意的解释众说纷纭.笔者从<离骚>本文出发,结合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定势,认为<离骚>中的"三求女"指求楚贤君.屈原求女的过程也是一个寻求明君以实现其"美政"理想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鲁迅称赞屈原的《离骚》"逸响伟辞,卓越一世.后人惊其文采,相率仿效".西汉著名学者贾谊、杨雄等都作文以称颂屈原,延至唐代,柳宗元是另一个受屈原影响颇深的文人.柳宗元与屈原两位诗人在人生际遇、理想抱负、抒情模式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因时代、性格的不同,柳宗元的诗赋作品对屈原的作品有所继承又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过程中,有三个词语已经或正在被忽视和误解,笔者认为不可不细察。一是语文八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中"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影子"。因为"简单",所以人们很容易就把它等同为现代汉语里"镜中、水面等反映出来的物体的形象"之"影子"。甚至连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243页的"参考译文"也翻译道:"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  相似文献   

16.
屈原和贾谊的文笔有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象征、对比手法相似;反差对比造成情感落差之手法相似;句式相似;咏物手法相似;其他方面相似。  相似文献   

17.
蔡强  陈梅 《高中生之友》2008,(Z4):48-50
公元前168年,一代大儒贾谊匆匆走完了他短短33年的人生旅程。贾谊的才华,千年之后依旧让世人惊叹,而才子短命历来是让人唏嘘不已的事情——贾谊两者都占全了。不过,他最让人遗憾的.却是因为他死的方式太出人意料了……单单读他的《过秦  相似文献   

18.
贾谊以纵横家之心胸,以儒家思想为处世根基,兼具道家、法家、黄老之学等思想,其主导精神仍为积极用世,锐意进取的精神。当其因年少美才而立于朝廷、言说政治、拟订国计,后被谪放藩国后,其文化心理如何处之?其抑郁而终的结局与屈原"决然怀沙"之间也揭示了两个典型个案间的不同文化心理。本文对《吊屈原赋》、《鵩鸟赋》等贾谊的代表名作分析,希求从情理和逻辑上对其文化心理进行初步的窥探。  相似文献   

19.
《吊屈原赋》是贾谊留下来的千古绝唱,其文"恭"与"敬"的一字褒贬,强烈的正反对比,"兮"字的后置句式,繁音促节的篇章,骚、赋、吊三体的糅合,透射出贾谊调遣词语、选用句式、择取修辞格以有效表达自己情志的语言功夫。真率地展示了一个古代愤青的锋芒。  相似文献   

20.
鄂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收入了清代学者周容的《渡者之言》: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短短160个字,记录了生活中一件小事,引申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