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我就习惯像这样静静地坐在床头——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就这样静静地坐着。仿佛一坐就能坐到海枯石烂地老天荒,才不管它什么精读泛读、函数代数、分子原子,还有莫名其妙的虫洞黑洞……我不喜欢那样沉重的自己——从早到晚,始终成为老师意念的木偶,让各种公式符号像行星一样在脑子里飞速旋转。有一天我突发奇想:这些东西旋转的速度一旦加快到一定程度,会不会摆脱重力飞出大脑遨游太空?忽然又想起英语老师刚刚讲过的"重力"一词,就是"gravity",它还有一个意  相似文献   

2.
<正>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就习惯像这样静静地坐在床头——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就这样静静地坐着。仿佛,一坐就能坐到海枯石烂地老天荒,才不管它什么精读泛读、函数代数、分子原子,还有莫名其妙的虫洞黑洞……我不喜欢那样一个沉重的自己——从早到晚,始终成为老师意念的木偶,让各种公式符号  相似文献   

3.
清淡 《八小时以外》2010,(10):37-37
孩子们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举,父母将你们带到这个纷繁的世界上,在欣喜和无限憧憬之余,不断累加的责任和无限放大的牵挂便会跟随他们一生。  相似文献   

4.
10月24日 星期三 小雨 “怎么回事?才考这么点分?还想不想念书?”,不堪入耳的话又是一大箩筐,我烦躁地甩甩手,准备耐心听完父母的训斥,在父母面前,我除了服从,还是服从。“家务活也不做,成绩还考这么差,以后不许熬夜了,别浪费了电……”“我……”我欲言又止,什么嘛,一次考差就这样,到底要我怎么样?  相似文献   

5.
此刻的我,拿起手中的笔,总结近来的心情,应该可以用"百感交集"来形容吧!在高考后的两个月里,我心情复杂。回首那两个月,一幕幕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从6月24号开始,我们就开始想办法查询高考成绩,这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命运。可成绩却迟迟未公布,直到26号晚上近12点时,班主任孙老师给我打来电话,告诉我,我的分数是488分,三本线为485分。  相似文献   

6.
执教的彷徨     
坦白说,当教师并不是我的初衷,而是无奈之下的偶然选择。那时候,我作为一个贫家孩子,心里想的就是一个吃饭的饭碗,想的就是有个固定工作。因此,高考时自然是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最后不得不在志愿表的最后一行填下“服从”二字。于是,我无奈而光荣地成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提出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和“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两个重要的学习任务群,从阅读中培养思辨能力成为高中语文教学所需关注的内容。如何将两个任务群进行结合并实现“1+1>2”的教学效果,成为研究的新思路。《彷徨》这本小说集,就比较适合进行思辨性阅读教学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由于家境、个人气质及所受的教育和时代的影响,朱自清早期抒情散文中贯穿的人生感慨:迷茫彷徨,苦闷挣扎,用原型理论分析,这就是朱自清早期抒情散文的情感原型。  相似文献   

9.
吹影搂尘 《成长》2005,(4):46-48
丁春林很早以前不是诗人。他之所以具备诗人的潜质,以至后来真的成为了诗人,全是因为我的慧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鲁迅小说集《彷徨》的分析,将鲁迅刻画的知识分子形象归结为三个系列,即孤独、决绝的叛逆者形象,封建复古派或卫道者形象.“梦醒了无路可以走”的悲剧形象.着力剖析了三个系列知识分子的性格特征及灵魂特质.深刻地揭示出这三类知识分子形象所蕴涵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众多作品里我独爱的是收归于彷徨集里的《长明灯》,因为它给了我太多疑问、太多回答。暂且不争论它到底是属于现实主义作品还是象征主义作品,就单其小说构造来说,比起1918年4月的《狂人日记》更加凸显其身陷文化重复困境中的深思以及对“先驱者”这一内涵的时代定义。  相似文献   

12.
13.
读着黑塞的书.就像在一条闪闪发光的河流里溯游。要那样身临其境.才知道这是怎样一种美.没有人对此能无动于衷。“我看到我的青春、我曾做过的梦、我爱过和痴迷过的美好的一切.高歌着从我身旁经过。”  相似文献   

14.
以一首《鹧鸪》诗被人雅称“郑鹧鸪”的郑谷,是唐末宋初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置身唐末昏暗动乱时代,郑谷既无法实现济世理想又难以真正高蹈隐逸。兼济与独善的矛盾彷徨,使他只好醉心于诗歌。把诗歌作为科举“成名”的工具,走上为科举而科举之路;把诗歌作为后世“垂名”的工具,试图通过诗歌实现儒家“立言”的人生价值观。同时又通过终生吟诗赋诗、结交僧侣逃避在诗歌王国、禅静世界中以求暂时的解脱。文章结合唐末世风、诗风,指出郑谷既无法实现济世理想又难以真正高蹈隐逸的矛盾人生观。  相似文献   

15.
约翰.契弗以一个练达的社会学家特有的犀利目光观察美国现代社会,尤其是居住在纽约郊区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他坚持描绘客观现实,描绘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契弗透过和谐、安逸、平静的生活表层,揭示了美国人内心世界的空虚、彷徨、孤独和恐惧。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的《呐喊》、《彷徨》的心理描写,艺术地与其它诸种描写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其形式多样,可谓匠心独特。这一艺术形式起着塑造典型形象、表现作者观点、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种外部强制的纪律和一种内化的纪律,我们应该选择哪一种? 怎样让纪律内化为幼儿自己的行为规则?我们的纪律教育观念与策略要不要变革?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人生长途与心理历程,大抵呈现出"呐喊"而"彷徨"——"彷徨"而"呐喊"——"呐喊"波浪般推进之势。后一次"呐喊"总是前一次"呐喊"的提升而非简单的重复式的循环;"彷徨"是间歇,是休养,也是前一次"呐喊"的总结与后一次"呐喊"的准备。鲁迅正是在这样的"呐喊"而"彷徨"、"彷徨"而"呐喊"再"呐喊"的渐进过程中,成为20世纪中国伟大的文学家与思想家的,其作品达到20世纪中国文学无人逾越的高度的。  相似文献   

19.
深圳特区成立30年了,三十而立,深圳面临突破。深圳的崛起靠的是政策的优势。在计划经济时代下,中央给深圳等经济特区提供了一系列独特的优惠政策,因此深圳相对国内其他地区在制度,资本、劳动力乃至土地开发等方面都有天然的优势。然而,当中国经济向世界全面开放之时,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这种政策优势已经逐渐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20.
王莉 《天中学刊》2012,27(5):63-66
鲁迅建立在"立人"基础之上的博大思想,时时充满着二元对立的复杂矛盾。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背后,隐藏着他爱憎交织、希望加绝望的内心痛苦。这尤其体现在1924―1926年的小说集《彷徨》及散文诗集《野草》等作品中。《彷徨》多数作品在人物和情节安排上的二元对立与鲁迅此时的"彷徨"思想互为表里,形成了某种契合与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