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大兴安岭火灾,渤海二号沉船事故、2003年"非典"疫情到2008年年初的雪灾和5月份的汶川大地震,在众多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之后,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该扮演的角色做了很多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钟良 《青年记者》2006,(22):25-26
经历过大兴安岭火灾、渤海二号沉船事故以及2003年非典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之后,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该扮演的角色做了很多有益的探讨。2004年3月14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戒严”改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这是我国抗击SARS遭遇法律空缺后认识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或者人为重大事故等紧急状态时法律必须完善的结果,到2004年6月又起草完成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些制度和法律在实际的新闻运作中得到了科学的应用吗?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之后,我国的新闻媒体又是如何扮演其角色的?大陆媒体对“松花江水…  相似文献   

3.
邬建红 《新闻实践》2014,(12):52-54
在网络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带来媒体格局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重大变化的过程中,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不仅考量了媒体的立场和责任,而且直接反映出媒体融合发展的进展和能力水平。从杭州"5.7交通肇事案"和"7.5公交车放火案"比对分析,可以管窥出5年来杭州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从"你是你,我是我"的水火不融对立状态,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发展趋势,佐证了媒体融合有利于加速推进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在发生后如果不进行舆论引导很容易引发公众恐慌情绪,最终导致谣言在社会和网络上大肆传播,由本地区蔓延至全国各地.地方媒体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产生的谣言,保证正常信息的流动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辟谣"作用.利用好地方媒体在本地区受众心中认知程度和自身传播力优势,把引导地方舆论工作的职...  相似文献   

5.
丁孟醒 《今传媒》2011,(12):123-124
国务院2006年1月8日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它是我国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它划分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级别和区别以及预案体系,并设定了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机制等内容,是我国目前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媒体在真实性要求下,应及时向受众告知信息、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本文以真实性为原则,浅析媒体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当一起公共事件突发时,信息公开透明,媒体及时跟进,是政府和媒体的共同责任,是消除恐慌、稳定人心的正确选择,也是媒体维护政府公信力、扩大自身影响力的重要机遇。这个规律已经被“非典”、雨雪冰冻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当中的新闻实践一再证明。  相似文献   

7.
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困境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晓芳 《新闻前哨》2010,(11):15-18
近年来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媒体在报道这些事件时经常处于一种欲报不能欲罢不忍的困境:这里有体制、观念、新闻管控和自我设限等方面的原因。要突破这种局限,需要从政府转变观念,管理者提高媒介素养,媒体增强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着手,共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化解危机。  相似文献   

8.
从2003年非典爆发,2004年禽流感事件,2005年四川猪链球菌事件、松花江河水污染事件,到2006年一次比一次强劲的台风的侵袭,一次又一次的矿难,仿佛都象征着我国已经进入了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期。突发公共事件的频频发生既考验政府的应急反应能力,同样也向各大媒体提出了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课题,那么,媒体怎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受众对媒体过去在报道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表现有何评价和看法呢?带着以上的问题,笔者近来对1281名广州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来自各行各业,代表了不同领域的广州市民意见。调查的目的是希望通过了解广州市民对媒体进行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的作用评价,一方面为媒体和政府的工作提供参考意见,另一方面可以从中了解受众的产品诉求方向,为增进媒体和受众之间的沟通搭建桥梁。  相似文献   

9.
王文齐 《青年记者》2021,(17):22-23
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良好的应急报道机制是提高媒体组织运转效率、宣传报道工作质效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今年防汛应急报道为案例,分析新形势下应急报道的新趋势,提出融媒体时代党报应急报道机制建设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兴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能力与日俱增,突发的公共事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广大媒体是公共事件的主要传播者,会对公共事件问题做出大量的报道。但是现阶段,有的媒体在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时,存在不专业、不具体、含有虚假成分、"博眼球"等问题,这样的报道一旦发出,将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本文结合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现实报道进行分析,探究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公共突发事件频发是近年来国际国内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9·11"、汶川大地震、菲律宾人质劫持事件……这些突发事件的不期而至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机,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如何及时有效地应对危机,把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对促进经济发展、保证群众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媒体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在危机事件处理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因此,研究媒体如何做好突发事件报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众传媒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表现,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事件的演变和进程.改善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环境,调适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的角色,不仅是公众信息需求的变化,也是新闻报道观念变化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传播体制改革、传播观念演变和传播文化嬗变的角度阐述了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中传媒角色调适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徐菱骏 《新闻世界》2013,(7):248-249
【摘要】本文对近年来国内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研究进行内容分析,发现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传统媒体突发公共事件报道机制,网络媒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突发事件、媒体与政府关系。由此,本文主要围绕这三方面展开,分别就其研究现状、特点、问题等进行概括论述。  相似文献   

14.
传统报业融合发展不仅铺就了广泛覆盖的主流价值内容传播网络,更形成一张反应迅速、形态多样、功能全面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播与动员网络。在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合肥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各报网的融媒体传播集中亮相,并在战"疫"的应急报道阶段体现出鲜明的新闻传播业态新趋势。  相似文献   

15.
政府与媒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突发公共事件逐步成为社会的一种常态时,政府与媒体对它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收集了大量关于政府如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媒体如何应付突发公共事件以及政府与媒体两者间如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文献资料,对政府与媒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所呈现出的关系作了梳理。  相似文献   

16.
关于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在某种必然因素支配下出入意料地发生,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损失或影响且需要立刘处理的负面事件^①;有的学者认为,突发公共事件是指政府在管理固家事务中,突然发生的如地震,自然灾害,流行疾病,恐怖袭击等公共事件,  相似文献   

17.
健康风险传播理论是国外媒体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时最重要的参考之一,中国媒体在健康风险传播中是否有可遵循的原则?本文选取了媒体在2008年奶粉事件报道中的一个"盲点"作为分析入口,期望对中国媒体的健康风险传播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吴茜茜 《新闻世界》2011,(4):141-142
对突发公事件的信息披露,涉及千家万户,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如何科学的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经成为摆在媒体面前的现实课题。本文主要使用定量的实证研究方法,选取危机报道中当中的一个分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作为研究的切入口,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快速反应和持续关注是报道突发新闻的基础。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民众亟待从媒体获取关于事件的各种信息,这时会出现庞大的信息缺口,而率先填补这个缺口的媒体则会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短暂的信息稀缺时期获得大量的受众关注。在报道本地突发新闻时,地方媒体因其接近事件发生地而更具报道时效的优势,更适合做填补信息缺口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突发公共事件是危及人民群众整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可谓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社会关切。近年来,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时,政府如何向社会发布信息是一门艺术和学问。这方面应避免陷入认识和方法上的误区。政府发布与公共事件相关的信息时,应"早说事实、慎说原因、细说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