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特殊的句子,是指文段中具有特殊作用、特殊含义的句子,对它的分析直接影响文章核心内容的理解,学会分析特殊句子的特殊含义有助于我们真正准确、深入地理解文章,有助于我们提高自身的阅读分析能力。分析特殊句子的特殊含义,具体地说,就是要能将较为抽象与概括的语句形象而具体的意思分析表达出来,要能将较为含蓄的语句中隐晦、曲折的意思揭示解说出来。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这些呢? (一)理解抽象性语句的含义所谓“抽象”是与“具体”相对而言的,抽象的也就是概括的。“抽象”、“概括”的特点就是“虚”,理解的过程就是要“阐发”,就是要化虚为实,化“抽象”、“概括”为具体。这个过程主要可从三方面入手: 1.品味语言的表现力抽象性语句往往是以极为简省的笔墨去表达具体丰  相似文献   

2.
在有些题目中,没有给定具体的数量,给学生解答应用题造成一定的困难,这时可以给题目中的数量一个特定的数值,这样化抽象为具体,使问题得以解决。一、以实代虚在求平均数问题中的应用例1.甲、乙、丙三种糖果每  相似文献   

3.
丁建国 《学语文》2003,(4):12-12
一、问题的提出宗白华的《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是新教材篇目,怎样向学生讲授,没有可参考的资料,如果按照传统教法,恐怕很难讲清这“虚则虚矣,实则亦虚”的内容,况且它是出现在新课程标准与理念统摄下的新教材,因此,教学上应不落窠臼,教法上该有所突破,把抽象化为具体再交给学生,使他们对课文“好之”、“乐之”。再说“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在写话题作文时要想立意出新,可以参照以下几种方法。一、"虚题实写,实题虚写"立意法有些话题是抽象的概念(虚),有些话题是具体的物象(实)。针对这些话题,我们可  相似文献   

5.
所谓"虚题实写",就是让抽象的话题落到"实处",化抽象为具体,用真实可感的事物表现抽象深刻的道理,使文章更为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具体而言,"虚题实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点睛之语: 广义的信息转换包括现代文阅读中对内容作出阐释——具体的能加以概括,抽象的能加以阐发,含蓄的能加以解说。同一内容既可以具体说,也可以概括说,既可以抽象说,也可以阐发说;既可以含蓄说,也可以明朗说。前者的说法变成后者的说法就是一种信息的转换。文言文中对词语的解释翻  相似文献   

7.
读懂文章中的每一句话,是读懂一篇课文的基础。课文中的有些句子意思明白,一读就懂;有些句子内容丰富,意思含蓄,涉及面广,学生难于理解。对于那些不易读懂而又必需懂得的句子,既要随课文分散讲解,又要有重点地分类集中指导。小学语文  相似文献   

8.
课文后的问题,大多揭示了阅读该课文的重点、难点,学生学了课文必须正确解答这些问题。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学生的知识实际,对一些问题作了改编,使问题变得形式新颖,富有情趣,有利于启迪思维。讲读课教学中结合改编题的研讨,会使讲读课生趣盎然,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改编的方法有: 一、化直为曲。课文后的问题大多是按常规直接发问,特点是问点显露,问题明确,容易回答,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他们深刻思维,对这类提问,我们可进行化直为曲的再加工,即不直接发问,而旁敲侧击,绕道迂回。如《跳水》课文第一题第三小题“当孩  相似文献   

9.
习惯中,人们常把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视为“实”,把非实物形态的、理性的东西视为“虚”,如理论与实践、精神与物质、思想与行为、抽象与具体、形式与内容等,视前者为虚,后者为实。具体指某一的事或物时,“虚”又可理解为“空洞或假象”,而“实”则可理解成“具体或真实”。从学生的生产实习活动来看,“虚”就是指走马观花式的生产实习,流于形式,缺少动手机会,未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实”则是指学生真刀真枪地实习,有真正的实践内容,能提高学生动手、生产管理能力,能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机械制造基础》——工程材料篇即原《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内容。本部分内容知识点多,抽象、枯燥无味,理论与实践脱节。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教学时数又越来越少,教师难教,学生难学,不易掌握。本人从事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多年,总结出本篇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  相似文献   

11.
现代文阅读主观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要求学生能把具体的内容加以概括,抽象的内容加以阐发,含蓄的内容加以解说。如何进行概括、阐发和解说呢?本文归纳了几种方法,期望对学生解答阅读题提供些有益的帮助。1.摘录法摘录法就是直接从原文中找原句作为  相似文献   

12.
在抽象处组织言语实践 抓住课文中高度概括抽象却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组织言语实践活动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的鲜明形象,以便让学生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小学地理上册第二单元《地球和地球仪》的内容涉及面广,其中有些问题较抽象。小学生初学这些问题,难于理解。限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年龄特征,我尽可能在教学中变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略,做到细心引导,步步深入,不断提高。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像用丝线穿珍珠似的把前后所学的地理知识联系起来。我试探性地将中学数学里常用的座标轴用来进行地理教学。结果,颇有收获——教者得心应手,学生容易理解、掌  相似文献   

14.
[虚实定义]“虚”与“实”,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两个非常常见的概念。在写作学当中,“虚”与“实”是相反相对的两个概念:“虚”是主观的,“实”是客观的;“虚”是抽象的,“实”是具体的;“虚”是远处的,“实”是眼前的;“虚”是隐藏的、含蓄的,“实”是直露、明朗的。就一道作文题或话题而言,又有“虚题”与“实题”之分:所谓“虚题”,就是那些以抽象概念或短语为话题或标题的,如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话题“诚信”、1988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习惯》、1994年的高考命题《尝试》,都是比较抽象、含蓄或主观性较强的话题或命题;所谓“实题”,则是一些…  相似文献   

15.
虚写即抽象地写;实写即具体地写。写作中,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实写,主要是刻画事物的形象,或正面描绘,或直接记叙,它总是按照客观事物的实际面貌进行具体的描述;虚写,主要是调动读者的想象,或侧面烘托,或间接垫衬,多为抽象的表现,为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6.
<正>刘勰《文心雕龙·总术》:"才之能通,必资晓术""术有恒数",明确肯定了写作有一定的法则。那何谓虚?《尔雅》:"虚,空也。"何谓实?真实,实在。虚与实是相对而言的。文学艺术里的虚与实,理解丰富——文章内容为实,主题为虚;内容上具体描绘为实,抽象议论为虚;眼见为实,心想为虚;形象为实,抽象为虚;当前为实,过去未来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正如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所说的"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在初中生记叙文的写作与修改上,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参透  相似文献   

17.
教学《回声》这篇课文的难点就是如何指导学生弄懂「回声」原理。尽管作者对「回声」现象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述,但学生对「回声」原理还是不易理解。因为小学二年级学生对「声音」的物理属性感知肤浅,涉及不深。什么「声源」、「声波」等知识一概不知,所以要求教师教此课时必须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将文字描述的有关「回声」,用科学的方法转化为便于学生感知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点睛之语: 广义的信息转换包括现代文阅读中对内容作出阐释——具体的能加以概括,抽象的能加以阐发,含蓄的能加以解说。同一内容既可以具体说,也可以概括说,既可以抽象说,也可以阐发说,既可以含蓄说,也可以明朗说。前者的说法变成后者的说法就是一种信息的转换。文言文中对词语的解释翻译也是一种信息的转换形式。这里所指的信息转换主要指将有关图表和画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是文本、学生、教师三者的对话。因此 ,文本的特点必然影响并制约着对话的过程和方式。可以认为 ,课文的文体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课堂教学的课型。本文就根据文体特点对课型设计进行初步的探索。一、取盲点 ,虚实相生一篇文章 ,有虚处 ,即用简明的文字粗略抽象地概括之 ,也有实处 ,即用细腻的笔墨详细形象地描绘其人、其事、其物。课文的实处、密处 ,学生往往易于理解 ,而课文的虚处、疏处 ,则容易使学生产生寻之无痕、品之无味的认知空白 ,形成文本阅读的盲点。因此 ,这类课文 ,我们需要虚者实之 ,实者虚之 ,巧妙利用课文虚处 ,抓…  相似文献   

20.
在测量过程中,对有些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找出特殊的方法进行间接测量。 方法一、化曲为直 要测量曲线的长度,必须将它化为直线,即采用“化曲为直法”。该法是当待测物体是“弯曲的”时,设法将它“拉直”后再进行测量的方法。 1.当曲线不够圆滑时,应采用“细线重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