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师范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将由封闭定向型逐渐向型转化。通过对德、美、日几个发达国家师范教育结构与中小学师资职前培养模式的演变与发展、我国目前师范教育的现状作了系统的分析与比较 ,并根据我国师范教育结构的布局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提出了若干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师范教育体系逐步推进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最终向一级师范过渡 ,是我国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 80年代中期开始 ,我国便进行了由三级师范教育向二级师范教育的过渡 ,目前这一过渡尚未最后完成。但为了更好地适应 2 1世纪现代社会和教育发展对高学历、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师资 ,特别是本科学历小学教育师资的需求 ,90年代后期又开始了由二级师范教育向一级师范教育过渡的研究与实践。本文拟就目前我国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背景、小学教育专业 (本科 )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培养本…  相似文献   

3.
教师职业专业化与我国师范教育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教师职业伴随着师范教育的诞生、发展不断发生变革,逐步形成专业化的特征。根据国际国内师范教育历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我国要加强教师专业化,须提高教师的学历标准,开放培养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实现师资培养、培训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是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我国当前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归纳为以专科特殊师范教育、本科特殊师范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职前培养模式和以短期非学历培训、长期函授学历培训为主要形式的职后培训模式,并对其特征及弱点进行了分析。同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主张从封闭式、定向型师资培养向开放式、非定向型师资培养模式转变,从单一的师资培养模式向多样化的师资培养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5.
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着的一个至今难以成功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我国当前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模式主要归纳为两种,即专科特殊师范教育模式和本科特殊师范教育模式,并对五年制专科、三年制专科及本科培养模式的特征及其它培养模式分别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当前及后续特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改革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一直是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讨论得比较多的问题,也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自1874年我国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成立直到现在,我国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一直以特殊师范教育为主.但是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在终身教育以及教师专业化等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带有一次性、终结性的职前教育特色的特殊师范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困境,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因此,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需要转变为以特殊教师教育代替特殊师范教育.  相似文献   

7.
我国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而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依赖于职教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目前,我国职教师资培养规模日渐萎缩。文章从极具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代表性的“老八所”院校的兴衰入手,检视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发展历史,指出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困境并探讨其成因,最后探求破局之策,包括继续发挥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既有优势,坚守特色创新发展;转变独立的院校培养模式为以课程模块为纽带的多元协同培育模式;系统设计职教师资专业成长体系,弥合职前职后鸿沟等。  相似文献   

8.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正遭遇发展瓶颈.文章就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如何面对办学规模扩大、学科综合性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拓宽等发展问题,探索了适合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三位一体分流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将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融合,实现具有时代特色的职教师资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西方发达国家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普遍采取弹性开放师范教育制度。师资由“分离培养”向“统合培养”转化,师范院校也逐步趋于综合化。这是世界师范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我国师范教育也必然向这一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是我国教育大省,师范教育改革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如今该省内小教师资培养专科和本科模式共存,在教师教育高层次化、开放化、多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有必要进一步深化江苏师范教育改革。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小教师资培养新模式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无疑调查小教师资培养格局、预测小教师资需求趋势、厘清现存小教师资两种主要培养模式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师范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及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对黑龙江省中小学的师资结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黑龙江省未来中小学师资结构的调整策略进行了探讨,以对黑龙江省乃至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模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模式的形成、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其培养模式也有所不同。本文按时间顺序分三个阶段对21世纪前我国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模式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反思,即:(1)旧中国的“师傅带徒弟”和“师范班”模式;(2)新中国成立初期特教师资培养是空白;(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世纪末的“中等特殊师范教育”和“高等特殊师范教育”模式。并对未来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新模式的产生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迅速发展及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师范教育传统的培养体系与模式已受到冲击,高等师范教育面向新世纪,培养适应现代社会与教育发展需要的高学历、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师资,特别是培养本科学历的小学教育师资,已成为我国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拟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培养理念的角度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师范教育,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师范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特点,即由高等本科师范教育、专科师范教育和中等师范教育组成的,分别为高中、初中和小学培养师资的三级教育结构。这种层次鲜明的师范教育,为我国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5.
乡村师资培养供给侧改革的问题不仅是现实问题,也是历史问题。基于教师培养供给侧改革的历史分析框架,对民国乡村师范教育运动期间自上而下开展的乡村师资培养供给侧改革实践进行历史审思和诠释分析,可以发现乡村师资培养供给侧改革中呈现出城市取向的供给结构、衔接断裂的供给制度、顶层主导的供给管理等困境,对此采取了摆脱同质化的供给结构、打破封闭化的供给制度、破解集中化的供给管理等教育治理路径。借鉴民国乡村师范教育运动中的乡村师资培养供给侧改革实践经验,“后扶贫”时期我国乡村师资培养供给结构应呈现多样化,供给制度应走向一体化,供给管理应转向协商式。  相似文献   

16.
职教师资研究生培养的内容和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朔 《职教论坛》2004,(24):19-21
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和工程教育,师范教育和工程教育的比较,阐述了职教师资培养与普通专业培养的区别,揭示了职教师资培养的特征.在介绍德国的有关培养情况和分析目前我国培养方式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了职教师资的研究生培养的内容和制度创新的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我国师范教育中艺术师资培养的历史进行回顾,认为我国师范院校培养艺术师资源起于20世纪初,随着师范教育体制的确立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偏重于“技”的教学,具有极强的“实用”倾向:20世纪20~30年代,艺术师资的培养得到初步发展,艺术的“美育”意识觉醒,“艺’’的教学有所侧重;20世纪中后期,艺术师资培养发展并趋向繁荣,逐渐出现“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并重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师范教育的改革,是将独立设置的定向型培养师资模式向开放型培养师资模式转型。无独有偶,我国20年代的学科制对对师范教育也进行了相类似的培养模式转变。本文在两次改革的原因、方式、效果等方面予以比较分析,借鉴历史上的经验 和教训,试图提出一些合理措施,以期对现今的师范教育改革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9.
(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逐步完善,以及教育改革向纵深层面展开,对于师资的需求正在向多样化、多规格。多层次发展。过去那种单一的、封闭的、僵化的师范教育模式,必须代之以多功能、全方位、具有高度适应性的结构。从世界师范教育改革的经验和趋势,及我国师范教育历史和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看,笔者认为构建新的师范教育模式,必须正确处理好下列几个关系。1.定向师范教育与非定向师范教育相结合。詹姆土·波特(JamesPorter)曾把通过师范学院培养师资称为“定向型师范教育”,把通过普通大学培养师资称为“非定…  相似文献   

20.
师范教育思想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了“广义的师范教育”思想,并且认为从改革乡村师范教育入手,推动全民族的教育发展。当前我国农村幼教师资无论是结构、管理还是培养、培训都存在问题,从陶行知丰富多彩的教育思想中挖掘其师范教育思想,以此审视农村幼教师资现状,可以得到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