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于自然人性的描写和追求是迟子建一以贯之的价值目标,对鄂伦春人代表的生命的强力和自由的赞赏,对儿童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的讴歌,对"傻子"所代表的另一世界对正常世界的观察,都表达了她对于现代文明的反思和批判,体现了一种悲悯的情怀。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期的乡土小说家队伍里,迟子建以其独特的身形为人瞩目,好以自己对生活朴素的,审美的理解,悲悯而不阴霾的情怀,执地表达着对黑土地的深情,对生命的热爱和赞美。好笔下的乡土是诗意的乡土,生灵是诗性的生灵,而“幻想”则是好对艺术的理解和言说方式,这使好的乡土小说总有一种凌架于作品中人,物,事件之上的形而上性质。  相似文献   

3.
王倩 《文教资料》2014,(29):87-88
迟子建自出现在文坛上就以其富有温情的叙述表达着对自然、人性和人类的关怀。她的写作是一种生态写作,在内容上表现为对自然物的青睐、对于人类文明进程的担忧和对于人性的终极关怀,在艺术手法上主要表现为生态语言的运用和儿童视角的选取。  相似文献   

4.
迟子建的自然书写既有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的融汇,也有对现代文明与自然文明的矛盾的深刻反思,作品中的灵动的自然意象形象而深刻地体现了迟子建小说的生态意识.人不应该成为大自然的主宰,而应该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迟子建的小说创作始终坚持在历史和现实的文学叙写中发掘人性,思考人的生存和生命价值。迟子建的小说创作一贯体现和蕴含着三大思想情怀——历史的沧桑、人性的洞彻与生命的悲悯,这三个方面也是对她小说特色和成就的最佳诠释。  相似文献   

6.
阅读迟子建的小说,总有一种心旷神怡、如临其境的感觉,眼前浮现一个清纯、质朴的唯美的世界。迟子建的文字细腻,感情激扬,蕴含着诗美的律动。本文从语言风格、环境描绘、人物刻画等方面加以探讨,浅论迟子建小说的诗性美。  相似文献   

7.
普里什文作品主题中的生态意识是贯穿俄罗斯近代文学的主题之一。普里什文始终将"自然"作为自己作品中的重要主人公,也为后来的众多俄罗斯作家提供了写作的素材和灵感。普里什文所描写的自然清新而朴实,仿佛自己的亲人或挚友一般。在他生动细致的描写下,大自然仿佛有了灵魂,人类与大自然相互呼应,和谐统一,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8.
“自然”叙事是迟予建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母题,文章从阐述“自然”在迟予建小说创作中的艺术体现以及迟子建的自然观入手,深入探讨迟子建小说创作中对于灰暗现实的超越以及在超越过程中所体现的文学观念、文体风格和美学追求,进而触及迟子建小说叙事的诗学内核。  相似文献   

9.
王安忆在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一直致力于提炼人性中的诗意.她的青春自叙传作品充满温馨的暖色调,她的精神探索系列洋溢着理想的光芒,她的沉人世俗之作闪烁着诗意的光辉,她的乡镇回味系列传达着她浪漫化的人生想象,古典的王安忆始终执着于自己的浪漫情怀.  相似文献   

10.
小说的诗化是中国现当代小说发展中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迟子建一直以自身的创作实践着小说抒情写意的主张。迟子建小说的诗化倾向主要体现在淡化故事、诗化语言、艺术构思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迟子建的小说创作 ,始终贯穿着“对辛酸生活的温情表达”。在对亲友、底层民众乃至一些罪犯的描写中 ,皆闪烁出一种人性的温情之光。这表现了作家可贵的民间立场和善良情怀。然而其无节制地温情表达 ,多少也遮蔽了人生世相丑恶与残酷的一面。近年迟子建注意把温情的表达建立在对现实及传统偏见的深刻批判之上 ,故显得深婉动人又坚实有力。  相似文献   

12.
生命意识是迟子建小说创作的思想内核。她始终关注着普通民众的生命存在状态,寻找他们的生命追求与生命意义;不断探究死亡的人性及哲学内蕴;对大自然的一切生命,迟子建持平等态度。以生命意识视角去探究迟子建的小说,可以很好地诠释她丰厚作品中的诸多.独异现象。  相似文献   

13.
迟子建的小说充满人生温情与乡土风情,并构建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模式:守护庸常人生,归依宁静乡土.凡俗人生中天然淳朴的和谐关系是迟子建将庸常人生作为理想的人生状态的首要视点,乡土世界中的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和谐统一则是她将"乡土"作为理想心灵家园的深切探询.迟子建以对人性美的充分展示为母题所营造起的诗意的乡土世界,是人们共同渴望的"梦中田园",这种执著于温暖人性的小说,其创作的意义在于:作家以自己的"心灵返乡"完成了现代人"精神还乡"的旅途.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从鲁迅一生创作的三部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篇》着手,分析这几部小说中流露出的自然人性描写及其变化,从这一角度透视鲁迅作为该时代的一位优秀的启蒙主义人文知识分子对历史和人性的思索。  相似文献   

15.
迟子建长篇小说《伪满洲国》是一部借由民间小人物展现历史复杂性与多元性的鸿篇巨著,小说中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被置于后台,而民间大地上普通生命个体的生存韧力和人性光辉则是作家着力描写的对象。作者在表现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里民众所承受的巨大苦难与无情伤害时,始终坚持将人道主义关怀施与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她以绵密细致的笔触礼赞平凡生命的顽强与善良,力图使文本呈现出勃然的生机和希望的光芒。  相似文献   

16.
迟子建的小说创作,始终贯穿着“对辛酸生活 的温情表达”。在对亲友、底层民众乃至一些罪犯的描写中,皆闪烁出一种人性的温情之光。这表现了作家可贵的民间立场和善良 情怀。然而其无节制地温情表达,多少地遮蔽了人生世相丑恶与残酷的一面。近年迟子建注意把温情的表达建立在对现实及传统偏见的深刻批判 之上,故显得深婉动人又坚实有力。  相似文献   

17.
迟子建一直有"极地之女"的称号,她的小说也因其鲜明的地域特色,独特的个人风格,以及执着于对原始文明和恒常人性的叙述,而形成了一种古典式的表达,本文从回忆性视角,牧歌情调和对恒常人性的关注这三方面对这一古典表达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李健吾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印象式批评的典型代表。"人性"一词在李健吾的文学批评作品中出现频率甚高,"人性"是李健吾批评的标准和核心。观其著述,往往以人性为支点,以人生为根据。本文试对李健吾文学批评的人性观作以下论述。  相似文献   

19.
迟子建小说近年来在众多创作流派和创作风格中独树一帜,她的小说有鲜明的死亡意识,这种死亡意识是迟子建体验生命的另一种形式,她所写的死是死生契阔的人间感情,也是大自然的轮回替换,传达出作家对于生命的关照,并且以死亡的方式表达对于不尊重生命的强势社会力量的失望与抗拒,构成迟子建小说的深层话语。  相似文献   

20.
迟子建和沈从文虽属不同时代的作家,但其小说都以对人性美的充分展示为母题,营造起了自己的"现实童话"与"梦中田园".而这种"童话"与"梦"正是作家表现理想的"人生形式"的承载体.相比之下,两者的"童话世界"和"梦中田园"中都表现出了"童话"难以实现和"梦"境难圆的悲凉.但迟子建重在表现出对美好人性的回忆和挽留,沈从文重在表现出对某种文化价值的怀念与呼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