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知性化大学教育的伦理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性化大学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强化大学生工具理性的知识本位教育,其存在会危及大学生的优雅生存与和谐发展.知性化大学教育的成因在于大学对科技主义、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痴迷、青睐与追随,对此必须进行必要的伦理批判.自觉遵守教育理念张扬中的以人为本原则、教育方略实施中的和谐统一原则,以及教育管理组织中的制度支持原则是大学教育超越知性化发展状态的伦理保障.  相似文献   

2.
传媒娱乐化的伦理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世纪90年代以束,在市场理念的驱动下,伴随着我国传媒市场化、商业化浪潮的兴起,传媒领域还掀起了一股娱乐化的浪潮。虽然,对当前的传媒娱乐化浪潮下定论尚显为时过早,但时传媒娱乐化中的伦理问题进行深入反恩却很有必要,因为,传媒娱乐化中经济伦理问题、人文关怀失住、对道德意义的消解及传媒娱乐化在价值导向上的背离等问题不仅关涉传媒自身的道德建设,也直接关涉到当前我国社会重建中的道德建设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翻译伦理研究应该区分翻译的伦理与伦理的翻译两个概念。翻译伦理是对翻译活动本质的哲学思考。翻译的伦理与语言伦理相关联,其目标在于尊重异质的文化他者,保留原语中异的文化特征,从而在丰富目的语的同时,实现原作的重生。伦理翻译是指翻译活动中译者由于在内在伦理或社会主流伦理价值观的影响下,对文本中伦理关涉因素的"改写"。它是"文化转向"对译者主体翻译策略的影响,体现的是译者的主体伦理。  相似文献   

4.
张务农 《教育研究》2022,43(1):81-90
当前,教育理论研究对教学主体的阐释囿于现代主体哲学所揭示的理性主体与非理性主体之争,无法有效说明技术在教学主体发展中的作用,也无法为人工智能对教学主体的扰动进行合法性辩护。通过对现象学技术哲学及主体哲学发展的考察,发现现象学技术哲学的身体分析和后人类主义的超人假设,能够进一步发展教学主体理论。身体既是非理性主体反对理性主体的关键,也是非理性主体证明自身的依据,还是技术主体出场的必要过渡。超人假设则突破了人的局限,建构了新的人性论。由此,人与“技术人”之争成为教学主体理论研究面对的新矛盾。规避教学主体的技术性建构带来的伦理风险,需通过人的认识自由实现人与技术的和谐共存;通过认知工具协同实现人类认知与机器认知的融合;通过人的理性、非理性与技术的协调发展实现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教学伦理敏感性是教师对教学活动中伦理价值优先的稳定反应倾向与教师对教学活动中潜在伦理问题的觉察能力,是德性教学行为发生的逻辑起点.通过访谈发现,教师移情、角色卷入、伦理图式、教师人格、教师性别以及学校伦理氛围对教师教学伦理敏感性的生成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借助激活教师道德叙事、丰富教学样例示范、体验道德角色情感、创设优良的学校伦理氛围等,维持教师较高水平的教学伦理敏感性,促进教学合伦理性要求与教师职业幸福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技艺传承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工业化和商品化大潮的冲击下,民族技艺面临着生存空间的挤压和失传的风险。如何促进民族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寻找一条可以融入现代社会经济运行发展的模式是一个问题。本文在研究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对云南新华村白族银器技艺在旅游大潮中的发展轨迹和资本化运营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思考,为当下民族技艺传承与发展探索模式与出路。  相似文献   

7.
彭华 《成都师专学报》2010,(2):14-18,40
古中国有儒释道“三教合一”之说,但三教实际上又不可等量齐观。就伦理道德层面的功能与作用而言,佛教和道教确实是不可与儒教比肩的。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便在伦理道德上自觉地选择了“儒学化”这一路径。道教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其走向与佛教基本上如出一辙,即在伦理道德上亦不约而同地走上了“儒学化”的道路。佛教伦理和道教伦理的“儒学化”,主要体现在阐述忠孝思想作品的撰写、忠孝思想的提倡、戒律与“五常”的会通、以忠孝作为宗派立教之本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慈善具有正义与关怀两种伦理意蕴。传统慈善的伦理依据是关怀伦理,而现代慈善的伦理基础是正义伦理;慈善伦理之重心由关怀伦理向正义伦理转型,代表着慈善事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慈善伦理之现代重构,应以正义伦理为核心和基石,实现正义伦理与关怀伦理的有机统一,为此要注意把握公域伦理与私域伦理之划界与衔接,规则伦理与美德伦理之分殊与联结,道德理性与道德情感之区别与统一。  相似文献   

9.
张增田 《天中学刊》2006,21(1):130-132
对话品性是教学最原初的品质和性格,它包括师生的互动、交流和沟通、人与文本的相互理解或解读以及教学过程中以一贯之的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宽容和关爱等。现实的教学却丢失或遮蔽了对话品性,给教学自身和学生都造成了伤害。教学的对话品性必须彰显。彰显了对话品性的教学更贴近人性,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不久的将来,它必将成为教学领域的普遍实践,成为人们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0.
管理是人类一种特殊的实践方式,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伦理问题,但是长期为人们的视线所遮蔽,学校管理一直处于“目中无人”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1.
教学技艺是物理教师知识、技能、个性心理特点有机结合而物化、外显化和个性化的职业行为倾向 ,它反映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知水平、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水平以及教师独特的教学方法、策略体系 .本文着重阐述物理教师的教学语言运用技能技巧以及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应具备的其它主要教学技能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如何有效地实现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或指导作用 .1 物理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过程作为一个信息和感情交流的过程 ,传递信息的媒体有听觉的、视觉的和体态的三种 .以声音为媒体传递信息的过程就是口头教学语言过程 ,口头…  相似文献   

12.
13.
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预设性,是有教学计划任务的活动,近年来课程教学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已不再一味强调以教师为主题,而更加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互动教学与传统的教学存在很大的不同之处,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不再像以往一样整齐划一、结构严谨,会有些许的散乱感,但课堂教学因此会更加地生动和精彩。本文基于课堂教学策略,旨在强调动态课堂生成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动态课堂教学技艺的运用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个性是教师教学成熟的标志,是教师"人性"在教学中的体现。教学的主体和客体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教学的个性化特征,也决定了教师必须有个性。但在教育实践中,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个性却由于学校管理、评价机制和教师个体思想的缺乏等原因被遮蔽了。通过教师主体回归、个体意识觉醒和自我提升可以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把人类抛入一种二律背反的价值处境中,即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分离,这种价值处境就是韦伯所言的祛魅化世界。责任伦理是应对祛魅化世界的有效路径。提倡责任伦理精神,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教学伦理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伦理是一个亟待关注的新兴的研究领域。教学伦理体系是由一系列规范和范畴所构成的。当前,我国教学伦理规范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研究与应用来逐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引起人类社会生活最深刻的变化,它对我们的道德建设也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立足于知识经济的特征,探讨了知识经济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冲突与挑战。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伦理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学教师的教学与劳动、工作和行动等人类的主要活动间有一定的联系,但与行动在本质上最接近。然而现实中大学教师的教学行动却矮化为了教学劳动或教学工作,教学行动被遮蔽。要彰显大学教师的教学行动,教师需要积极进行教学思考,唤醒自主教学意识;以探究超越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回归教学原点,使人成为人;价值自觉,充分发掘教学的教育性;反思实践,凝炼个人的教学哲学。  相似文献   

19.
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彰显商业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经济学作为全面阐述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础课程 ,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中必须强化商业伦理和科学技能培养并重的原则。这是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基本要求。本文通过介绍商业伦理与市场经济的密切相关性和西方经济学体系中蕴藏的商业伦理的表征 ,系统论证了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彰显商业伦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