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每走进潘小明老师的课堂都为他与学生真诚的交流和全身心的投入而感动,为他的教学智慧和理性的数学思考而打动。他对数学教育的独特视角与解读,的确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很早就提出教师进行教学要善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张:“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说,做老师的进行教学,要善于培养学生思考;诱导他而不处处硬拖着他;激励他而不时时硬压他;给他点明解决疑难的“诀窍”,而不事事把现成答案硬灌给他。这是古人对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  相似文献   

3.
思考与性格     
“当一个人进行思考时,他就因此而存在。”这句箴言不仅概括了一个人存在的全部意义,而且也包含了一个人生活中所触及的所有环境和条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人是在思考中挺立起来的,他的性格是其思维的一个总和。  相似文献   

4.
在多次研讨和调研活动中,我结识了陈培瑞同志。无论是在会议发言,还是个别交谈中,我都会被他那种纯朴、率真的风格所感染。从他那里,我获得了许多来自第一线的珍贵的真实信息。所有这些都是他在日常工作中勤奋而执着地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而这种观察和思考又是深深地植根于群众实践的土壤之中的。正是这种思考和实践的结合,终于生出了教育科学园地中这朵独具魅力的鲜花———《教育大视野》。本书给人最强烈的感受是,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和对教育问题的执着的探索精神。他在引言和结束语中,道出了写作本书的经历、意愿和内心感受,书…  相似文献   

5.
有关安娜的死因,学术界已几经讨论,结论则因角度不同而不同。而且因为结论不同,也更说明托尔斯泰及其作品的伟大。当然,这是客观性的伟大.或许托尔斯泰本人并没有想过如何来解释安娜的死。这源于他对生命问题的迷茫不解:“他不知道生命从哪里来,它的目的是什么,他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作品中这些语句自然是作者写出来供读者与自己共同思考的。不论其中的“他”专指列文,还是已经超越了列文这个个体,而上升到形而上。笔者倾向于后者,即“他”代表了广大人类。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安娜的死因便似乎并非以往人们所揣测的那般。它需要重新被定位被思考。  相似文献   

6.
哈姆莱特悲剧成因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姆莱特悲剧的成因,国内批评家一般持社会原因说,国外批评家持个性缺陷说,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缺陷也很明显。本文认为,哈姆莱特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思想与行动之间的脱节。他的思想有的没有辅之以相应的行动,而他的行动有的没有经过思考或者没有经过深入的思考,由此造成了他的悲剧。这两者之间的脱离,主要不是由于哈姆莱特自身内在因素的矛盾运动,而是客观环境作用的结果。因此,《哈》剧的基本主题,实际上是人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郑立 《贵州教育》2010,(12):40-40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一个年幼的人不是作为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作为劳动者,发现了许许多多个”为什么“,并且通过思考,观察和动手而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时,在他身上就会像火花燃成火焰一样,产生独立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相互理解与师生关系的新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互理解与师生关系的新建构湖南师范大学金生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义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五法林竹,王钦法(福建省福清县第三中学)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思考会刺激智力觉醒。”他还说:“学生思考得越多,在周围世界中见到的不懂的东西愈多,他接受知识的能力就愈强;而你,作为一名教师,工作起来也就愈容易。”(《给教师的一...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很早就提出教师进行教学要善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张:“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说,做老师的进行教学,要善于培养学生思考;诱导他而不处处硬拖着他;激励他而不时时硬压他;给他点明解决疑难的“诀窃”,而不事事把现成答案硬灌给他。这是古人对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基本观点。至今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今天.特别是在大力倡导培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他说,“我在学校里工作了35年.而直到20年前我才明白,在课堂上要做两件事:第一.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第二,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他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建议》62条)  相似文献   

12.
杨少衡的小说无论在思想蕴涵、题材选择方面,还是在表现技巧、语言提炼方面,都在不断寻求突破,几乎可以说是一篇一个样。而表现对人类命运的真切关注和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则是他的作品始终不变的重要特色。他在强烈的自我意识中溶入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因此有较深刻的思想意蕴和较永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谭宏旭总是在忙碌着,对他来说从思考到实践似乎就是他生活的全部,面对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他从来没有满足于某个已取得的成绩,而总是再接再厉,永不停息,精益求精地去完成每一天的教学、教研工作:每当有人问他为什么如此执着,他的回答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觉得工作给予他的快乐远远大于所付出的艰辛。  相似文献   

14.
从坚守启蒙到倡导“新国学”,王富仁先生的学术追求形成了他特有的“变”与“不变”。变化的是他对十余年来中国文化发展与学术思想发展种种问题的新的思考,是他对各种挑战的回应,而不变的则是他对“五四”启蒙文化传统对现代知识分子历史使命的体认和发扬。  相似文献   

15.
周娟娟 《留学生》2010,(10):24-27
1992年,王宁利在中山医科大学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那时,他不停地思考着同一个问题:为什么老是外国医学专家到我们这里来交流,而中国人不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风采?  相似文献   

16.
2011年2月26日,87岁的科学巨星朱光亚停止了思考,传奇而神秘的一生从此画上句号。他成就卓著而又宁静淡泊的一生,给后世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如同寰宇中那颗明亮的“朱光亚星”,光芒永恒。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相似文献   

18.
周国平是一位用灵魂写作的作家,他对死亡的思考贯穿在他的作品中,从自传《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中对挚友郭世英之死的怀念,到《父亲的死》一文中对父亲未尽孝道的内疚,再到纪实散文《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中父女诀别的悲痛,无不与死亡进行深度接触,这也使他对于死亡有了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在《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一文中他集中对死亡进行探讨,他认为思考死对于生却是有价值的,对于死的思考尽管徒劳,却并非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思考     
《学语文》2005,(11):49-49
[启示睿语] 孔子告诉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说,只学习但不思考就会迷惘而没有收获。他还说过这样的话:“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地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由此不难看出,孔子并不主张死学,他非常重视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特殊的身世和性格世界的多重矛盾,影响着他的独特的文学思考和追求,他面对波澜壮阔的时代,义无反顾地以民间姿态,“闹中求静”,娓娓叙述着神秘而纯美的湘西世界,寄寓着非同寻常的人生理想和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