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五福”是中华文化中古老且在历史上一直发挥重要影响的传统幸福观、生命观。“洪范九筹”在《尚书·洪范》的记载中虽被箕子描述为上帝传授给禹用以治国安邦的九条大法,但作为最后一筹重要组成部分的“五福”观念映射出神权政治蓝图下人权统治手段与民众生活价值旨归的统一。《洪范》云:“九、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其归纳了人生的五种幸福,分别为长寿、富贵、健康安宁、喜好美德以及老而善终。  相似文献   

2.
<正>"明德慎罚"是《尚书》中主要的治国理念之一,它直接被提出是在《尚书·康诰》中:"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在《尚书》中,不难发现,"明德慎罚"的观念在上古及三代的政治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如此,"明德慎罚"的观念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从《论语》中不难看出,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深受"明德慎罚"观念的影响。本文试图从《论语》中的相关言论,论述从《尚书》到《论语》对"明德慎罚"这一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尚书》中有大量尧、舜及夏、商、周时代统治阶级关于如何治国牧民见解的记述,以德治国、实施德教是其中的主要内容。根据他们对“德”的理解,提出了实现此种治国方略的具体要求和措施。作为德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刑法上,强调要“慎刑”。总结了桀、纣丧乱败德导致国破身亡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4.
祁涛 《华夏文化》2013,(3):36-38
《齐物论》以"吾丧我"发端;喻之以"三籁";贯之以"两行"之法。终达于"无待","物化"之旨。我理解"吾丧我"与"三籁"之间为比喻关系,庄子借"人籁"与"地籁"对举,透显出"天籁"亦即"吾丧我"之"吾"所达到的不可言说之境界。陈静女士在总结《齐物论》结构时说:"吾丧我"提示着庄子对"吾"与"我"进行的分别;而这一分别  相似文献   

5.
<正>巴黎是世界的“花都”,吸引着各国人士前去游览。但巴黎也并不总是那么美好的,1870年7月19日至1871年5月10日“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不仅失地赔款,甚至在战争结束的前夕,也有万千同胞的无谓死亡。由于围城造成的贫困,还有街上的内乱以及无政府状态,甚至就在5月开始的这个“流血周”(Bloody Week)中,死亡的人数据说也超过1790年大革命中“恐怖统治”时期的死亡的2万至3万人。  相似文献   

6.
也门,阿拉伯古文明摇篮之一;其首都萨那“阿拉伯明珠”是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的诞生地。2009年5月,在“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应也门文化部的邀请,中国选派郭红松、金亭亭、赵蘅等3位中国艺术家出席“第二届萨那国际造型艺术论坛”,他们携带的13幅充满时代感与中国元素的油画.  相似文献   

7.
邱轶  彭飞 《华夏文化》2022,(4):36-39
<正>一、《诗经·周南》与“诗乐舞一体”关系考(一)“诗乐舞一体”是中国诗歌发生时期的总体风貌诗歌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学形式,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诗乐舞一体”是中国诗歌发生时期的总体风貌,在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已成为学界共识。如《尚书·舜典》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尚书·益稷》记载帝舜时的乐曲《大韶》,百兽率舞,庶尹允谐。这表现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艺术形态。《礼记·乐记》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吕氏春秋·古乐》之“葛天氏之乐”,以上都显现出上古先民对诗、乐、舞相结合的初始形态的探索与追求。(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32-33页)在我国诗歌发生时期诗乐舞一体同源,均为感物而兴,心物交融,人心触动,以情为体的诗乐舞随之产生,将生活中的诗、听觉上的乐、视觉里的动态舞蹈相结合,统为一体,具有歌词性、音乐性、舞蹈性三位一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9.
<正>电影《犬之力》(The Power of the Dog,2021)改编自美国作家托马斯·萨维奇(Thomas Savage)的同名小说。在创作了诸多被评价为“女性主义”的作品后,简·坎皮恩第一次尝试了看起来不那么“女性主义”的西部类型片。在消解掉关于善恶争锋、行侠仗义、快意恩仇式的经典西部片叙事后,  相似文献   

10.
李果 《世界文化》2010,(11):26-27
伊夫林.沃(1903—1966),出生于英国汉普斯特(伦敦西北区)的一个书香门第。其父亲是著名的查普曼出版公司的高级编辑,又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和批评家,以《丁尼生传》闻名。沃的童年是在父亲充满节奏感和音乐美的名著朗读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11.
马欣 《世界文化》2011,(1):20-21
因为有前不久热映的《盗梦空间》,当我对《哈利·波特之死亡圣器》(上)的期待落实时,感觉有些失落。  相似文献   

12.
正吕克·雅克是法国的著名导演,热衷于野生动物题材,代表作品有《狐狸和我》,还有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的《帝企鹅日记》。最近很偶然地看了这部久负盛名的纪录长片。《帝企鹅日记》史诗般地记录了帝企鹅种族的生死轮回,直观而生动地揭示了群体间的友爱和礼仪形式如何维持族类的生存。帝企鹅为了种族的延续和发展所表现出来的爱的执着和坚忍以及对群体秩序的忠诚,通过动人的画面得到完美的展现。  相似文献   

13.
刘汉忠 《寻根》2024,(1):88-92
<正>“道院”一词通常理解为道士所居之处,《辞海》“道院”仅有一项释义:“道院,道士所住的院宇。规模比一般宫观稍小。”(第7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22年)宋王周《道院》诗:“白日人稀到,帘垂道院深。雨苔生古壁,雪雀聚寒林。忘虑凭三乐,消闲信五禽。谁知是官府,烟缕满炉沈。”诗人笔下的“道院”居然修建在“谁知是官府”之地,这会是“道士所住的院宇”吗?宋代修建在郡治(府治)、  相似文献   

14.
周春健 《中国文化》2013,(1):197-211
2009年6月,历史学家杜正胜先生为他翻译的日本学者白川静着《诗经的世界》的增订版(东大图书公司,2009年7月版),写就一篇《译者导言——诗史的开始与回归》。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期,西方汉学界发生了一场关于《方氏墨谱》中一幅题为“函三为一”插图的广泛争论。翟理斯认为插图的主题为“三位一体”,图中人物分别为耶稣基督和两位景教牧师;劳费尔、夏德、庄延龄、马伯乐、沃纳等人认为插图主题为“三教合一”,图中人物分别为孔子、老子和佛陀。中国学者黄伯禄也参与其中,并带来了具有相当解释力的材料和观点。这场争论虽然并未形成关于景教东传另一历史遗迹的共识,但最终推进了西方汉学界关于中国古代宗教与哲学核心问题的理解。它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20世纪初期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面貌,也揭示了此时处在发展转型过程中的西方汉学所具有的鲜明阶段特征,理应成为汉学发展学术史和中西文明互鉴史上值得重视的一页。  相似文献   

16.
一 引言 2009年6月,歷史學家杜正勝先生為他翻譯的日本學者白川靜著《詩經的世界》的增訂版(東大圖書公司,2009年7月版),寫就一篇《譯者導言——詩史的開始與回歸》.這篇導言,“特別討論詩史的問題”①,是難得一見的關於“詩史”論說的“重量級”文字!副標題的所謂“詩史的開始與回歸”,在杜先生看來,“這是歷史重建的新學風,還原《詩》篇到作詩時代的歷史情境,從詩歌透視歷史.換句話說,將兩千年脫離歷史的《詩》篇回歸歷史的原貌.”  相似文献   

17.
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对大自然的一往情深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他与大自然最初的亲密接触可以追溯到他在故乡康科德的童年时期。故乡的潺潺流水、啾啾鸟鸣、旷野边地、葱郁山林、四季轮回让这位自然之子领悟到了自然的神圣性及其在人类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若干年后,一个位于康科德镇外乡间小路边籍籍无名的小湖,因为梭罗在湖畔两年半的居住,得以闻名于世。在这个名为瓦尔登湖的湖边,思古怀幽的时光给梭罗带来了无尽的灵感和感悟,平静和快乐。小小的瓦尔登湖影响和造就了梭罗,也在烦嚣的社会中为现代人倾注了一股清泉,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和欣赏瑰丽自然之美的视角,以体验物我合一的共鸣。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士为四民(士、农、工、商)之首,超然于社会其他各阶层之上,素为国人敬重,他们所从事的事业则有一种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孟子·尽心上》载:“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下曰:‘尚志。'”用现在的话来表达,“尚志”就是崇尚节操,努力建造精神家园,具有改造社会、造福百姓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换言之,士在人群之中,乃是能志道、明道、行道之人。  相似文献   

19.
十八世纪是法国耶稣会士主导西方"北京经验"的时代。不管从来京耶稣会士的人数及其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考虑,还是从留下有关"北京经验"文献材料所占的分量估衡,法国耶稣会士在西方来京人士中均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性自命出》与《乐记》是反映我国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两篇重要文献,其中《性自命出》是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的竹简中的儒家文献,“郭店一号楚墓竹简儒书各篇,与今存传世文献相比,在思想、内容、文字上,与《礼记》最为接近”(陈来:《史料困境的突破与儒家系谱的重建---郭店楚简与先秦儒学研究》,收入氏著《简帛与简帛研究》,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页)。而《乐记》也正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所以二者在思想上的交集可以更加丰富地反映当时儒家思想的面貌。本文拟以两篇历史文献为基础,探讨先秦时期儒家的乐教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