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机遇当前,在我国,发展信息产业具备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环境,主要表现在:1.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从理论上解决了对信息经济价值的认识问题。本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者开展了对信息的经济研究,从而产生了信息经济学。它是信息科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我国80年代初期学习与借鉴国外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结合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对信息的经济价值、商品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信息产业发展模式,信息技术政策等专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信息经济学体系探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芳  赖茂生 《情报学报》2004,23(1):117-123
本文从国内经济学界与情报学界关于信息经济学体系的争论入手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进展。提出以信息经济的问题为导向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不应只局限于不对称信息经济学 ,而应该扩展到信息经济的研究 ,将已经和正在进行的关于信息商品、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产业等方面的研究纳入进来。指出信息经济学是一个动态体系 ,正在向相关的学科群组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按照产业经济学原理.信息服务业是一个规模化,社会化.商品化、技术型.增值型的产业。新闻业是第一信息产业,当前。内容管理已成为传媒信息化的核心,优化内容管理.成为新一轮传媒竞争的源动力.对报业集团信息资源进行深度整合与整体扩张,逐步形成一定规模的信息产业经济.是下阶段报业集团信息产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利用信息经济学和信息资源管理的观点,对图书馆与信息产业关系中善于图书馆事业发展方向、实现手段和未来前途的一些认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论信息产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安珍 《图书与情报》2005,(4):75-78,84
信息产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信息产业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高,产生的经济效益大,创造的就业岗位多。它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驱动器的作用,促进了产业、资源、市场、消费等结构的改变,加速了商品流通,推动了生产持久的发展;而经济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信息产业的不断创新,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足够的资金与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6.
李静 《津图学刊》2002,(2):29-31
针对信息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归属问题,本文从产业经济学、信息产业与三次产业的比较和联系,以及信息产业的战略地位等方面,提出信息产业应属第四产业。  相似文献   

7.
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与信息、信息活动有关的经济问题,以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信息问题的学问.目前,流行的把信息经济学划分为宏观和微观学派的方法不能完全说明信息经济学在现实中的存在方式和各自研究的领域.把信息经济学分为作为经济学分支学科(一门纯经济学)和部门经济学(信息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存在的两种信息经济学,将有助于经济学界和信息学界对信息经济学的认识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信息产业理论是在引进,借鉴西方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包括产业的宏观规模,政策的确定,微观信息经济的分析等。同时,中国也应从实出发,建立符合国情的信息产业学。中国信息产业由信息工业,信息技术业,信息服务业和非信息产业内部信息组成。信息工业是基础,信息业是先导,信息服务业同时以国有事业机构为主体,非信息产业内部信息业是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道路是面向21世纪,参与国际  相似文献   

9.
穗港信息产业的对比分析与合作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穗港信息产业的对比分析与合作前景江丽(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和未来社会发展的战略产业。香港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信息中心,信息产业的发展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它给香港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报业集团纷纷组建,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开发报社信息资源、发展信息产业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信息产业既需要资金的大量投入,也需要设备、人员等方面的跟进。目前报社信息产业该如何发展呢?一、建立名副其实的信息产业机构发展信息产业,建立专门的信息产业机构很重要。据了解,新华社将资料中心与经济信息中心合并为新闻信息中心,把信息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职能统一起来,实现了新闻资料业与信息服务业的接轨。它下设五个编辑室、两个市场营销室和决策等部门。这种信息产业发展模式值得借鉴。我们可以设置一个信息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靖继鹏先生是我国情报学界最早从事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之一,探究其信息经济学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与内容体系,有助于启发后辈研究学者,推动信息经济学学科的创新与发展。[方法/过程] 首先结合先生个人经历与时代发展因素分析先生信息经济学思想的形成背景,然后通过研读先生信息经济学领域成果概括其信息经济学学术思想的内容体系,在此基础上总结先生信息经济学学术思想的特征及贡献,最后提出研究展望。[结果/结论] 先生构建了信息经济学学科体系,凝练了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拓展了信息经济学应用领域,他的信息经济学学术思想具有前瞻引领性、系统全局性、应用实践性3个典型特征。结合先生信息经济学思想与现实发展,从创新理论基础、拓展应用实践、追踪发展前沿3个方面提出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2.
网络信息服务中的著作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现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是网络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加强网络信息服务中的著作权法律制度建设,是保护网络信息服务者、知识产权权利拥有者的信息用户等各方利益的重要途径,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网络信息服务的快速发展,乃至网络事业和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关于信息产业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信息产业发展的快慢对一个国家未来总体经济目标的实现影响很大。对信息产业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从而制定出信息产业发展策略和政策,加速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已成刻不容缓之大计。本文介绍了信息产业产生与发展的概况,分析了信息产业的概念以及信息产业的归属等问题,探讨了信息产业的性质、特点以及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对我国信息产业及信息产业政策进行了评价,并就我国信息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全文共分5个部分。 第一部分:信息产业的产生与发展。从生产入手,阐明产业的概念,分析信息技术对信息产业产生的促进作用,并从钱学  相似文献   

14.
认为《信息经济学》一书在国内首次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首次将信息资源管理纳入信息经济学研究范围,结合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并极富中国特色。同时,认为该书应更充分地阐述信息资源管理的问题,并可参照economics和management的体系来构建信息经济学的内容与结构  相似文献   

15.
中日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和我国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日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和我国发展对策臧其梅(无锡轻工大学信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正在世界迅速发展。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信息产业虽然是新兴的产业,但在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中,已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国际上已将...  相似文献   

16.
从图书馆信息服务和文化产业概念出发,结合海岛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的分析,表述了图书馆信息服务与传播海洋文化产业的相关性,并对海洋文化和信息产业发展与图书馆的相关性给出了三个方面具有启示意义的问题:图书馆管理体制问题;图书馆是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潜在基础资源供应者问题;图书馆的公益服务有助于规范文化与信息产业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在信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然后,分别运用区位熵指数、Theil指数、区域分离系数对2003-2010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信息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实证发现:①北京、浙江信息产业的发展分别在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内起到了示范作用;②区域间信息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成为地区信息产业总体发展差异的根源。③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间信息产业发展的差异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18.
陈隽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20):94-99
通过对信息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研究信息化在上海经济领域的发展情况:从理论上建立研究信息产业的投入产出精炼模型,对信息产业的技术进步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对信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进行研究;分析信息产业发展对产业和经济结构的影响;对信息技术在经济中的推广方式进行解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上海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文章从信息经济规模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角度提出评价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并对北京和天津1990年信息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和比较  相似文献   

20.
AL理论研究、政策与立法、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业四个方面,比较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指出我国信息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