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家写文,大都体现一种观念,一种思想,然而《聊斋志异》中的魂灵故事体现的思想则是复杂的,细品味它与佛儒思想的糅合,从《聂小倩》、《席方平》、《林四娘》等魂灵故事看,佛教思想占主导地位,但又不同于西方佛教思想,这种佛儒糅合的思想与中国佛教思想相吻合,但更有它独特的地方,笔者称它的蒲松龄的中国佛教思想,这种思想的形成与作者人的生经历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康有为的《大同书》深受中国佛教的影响。清末的学术背景以及康有为早年求学的经历,使佛学在其思想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对于世间"苦"的描写,对于未来社会的设想都体现出佛教在作者思想中的痕迹。深入把握佛学在康有为"大同"思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对于全面把握作者的思想,认识中国近代政治思潮的流变以及认识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老残游记>不仅具有谴责小说的特点,更承载着作者刘鹗的人生理想,特别是其<二集>所塑造的逸云形象,典型地反映了作者终身奉行的思想理念.本文通过对作者及其作品的解读演绎,剖析了作者不太为人关注的佛教素养,并透露出一个饶有趣味的信息:晚清儒学潜流太谷学说,在其思想内核中,更有着极其深刻的佛教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4.
《西游记》表达了丰富的佛教义理,其中般若性空是作者佛学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作品中许多回目和诗词所包含的佛教含义、行文中出现的大量谈空的诗句、作者对悟空师父的选择以及作品中《心经》内容大量出现的原因等多个方面,对作者般若性空的佛学思想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和解析。  相似文献   

5.
《日本灵异记》是日本文学史上第一部佛教说话集,其中引用了大量的中国儒学典故。不过,先行研究中并没有指出其中某些中国元素的出典,也没有考察借用的意义,更没有在此基础上分析作者对中国文学吸收和改造的方法。本文以"轩辕黄帝之阴阳术"为考察对象,考证出其应出自中国史书《史记》,认为作者景戒将《史记》中关于"轩辕黄帝"与"阴阳术"浓缩成一语,并将其与佛教人物和因果报应相比附,实现儒学向佛教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李方媛 《林区教学》2010,(11):40-41
《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作者凭借《雪国》、《古都》、《千只鹤》于196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作者川端康成是一个一生追求"美"的作家,一个纯粹的唯美主义者,一生发表了许多作品,成为日本作家的代表。川端康成一生追求"美"的同时,深受佛教及禅宗思想的影响,他接受佛禅思想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笃信佛教及禅宗的国度,佛禅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日本人,此外,川端康成一生坎坷,两岁开始便经历了亲人的离世,在现实的孤苦无依下,佛教的诸多思想深深走入了川端康成的内心。川端康成的作品《雪国》在继承日本传统美的同时,也体现了深刻的佛禅思想。  相似文献   

7.
杨街之在《洛阳伽蓝记》里,心念旧都,悲怆往昔,以状记佛寺警醒时局,记叙历史。作者虽有排佛之迹,然而其书中对佛教灵异事件详加描述,无不流露出他对佛教某种神秘力量的肯定,透露着浓郁的佛教思想。  相似文献   

8.
《徒然草》第九十一段是以周易思想为肌肤的章段,该段中所反映的作者兼好法师的无常观是佛教无常观与儒家思想调和的产物。通过比较分析《周易》及其注释书,考察兼好是如何吸收《周易》思想,并使其融入无常观中的。  相似文献   

9.
佛教和道教一直以来都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红楼梦》就体现出了佛教的“空无”观念和道教的“崇阴”思想,佛与道建构了《红楼梦》的整个宗教文化。我们通过对《红楼梦》具体情节中所蕴涵的宗教文化的简要分析,揭示出佛、道的对立与统一使小说所表现的宗教思想文化远远超越了其各自所能表达的范畴,也体现了作者最终的宗教导向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0.
论"孙悟空"名字的佛教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游记》表达了大量的佛教义理。也给“孙悟空”这一名字注入了丰富的佛教内涵,它反映了作者以猴说法的心理历程和作者般若性空的佛学思想。作品中许多诗词和回目所包含的佛教含义、金箍棒和金箍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某些章节和情节所具有的哲理意义、行文中出现许多谈空的诗句、作者对孙悟空师父的选择和《心经》内容所以大量出现的原因等多个方面,都反映了“孙悟空”的这一佛教名字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1.
高金和 《英语辅导》2014,(4):205-207
杰克·凯鲁亚克是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佛教思想对他后期的作品及写作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涉及了佛教这一主题。其中,他的自传体小说《达摩流浪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本文以《达摩流浪者》为例,从凯鲁亚克的佛教源流、小说中的佛教内容、凯鲁亚克的佛教思想这三个方面对其加以探讨,有助于加深读者对杰克·凯鲁亚克佛教思想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小说受传统儒家伦理思想和佛教因果报应思想影响,多数作品教化意味浓重。《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从名称中就可见作者所赋予的深层含义。《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和“三言”不仅体现了作者深沉的教化思想,还具有轻松、诙谐、幽默的娱乐特点。体现了“寓教于乐”的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13.
安妮宝贝是新时期深受宗教影响的作家,作品中既有佛教一切皆苦、诸行无常的思想,又有基督教博爱和感恩思想。对爱情的理解也是佛教的。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七月和安生》《二三事》等小说都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教育意义。《莲花》佛教的色彩和倾向更明显,思想情感依然是悲悯、爱和感恩。  相似文献   

14.
《源氏物语》是日本传统文学的精华,它充分融合了中国古典文学和佛教思想。其作者紫式部充分发挥了自己汉文化的深厚底蕴,理解了怎样在物语文学中使用汉诗。文章在先前研究者的基础上,对若干案例尝试重新考察研究,通过对案例的分析,重点了解《源氏物语》中汉诗引用的特色手法以及对作者创作意图的探寻。  相似文献   

15.
徐渭《玉禅师》的创作题旨隐晦宛曲,学界对其寓意的解读历来不一。传统说法认为该剧揭露佛教的虚伪以及对佛门禁欲主义的嘲讽。本文认为,《玉禅师》批判佛教以及对佛法的否定和讽刺一说,似可斟酌。《玉禅师》的命意,并不在于否定佛教,而是通过一民间题材表达作者对佛经的解悟和参悟佛法之道,即顿渐兼宗、以顿悟为参禅的最高境界和终极法门。体现了徐渭早期儒释融通、三教合一思想的萌芽。  相似文献   

16.
朱琼玲 《考试周刊》2012,(13):28-29
洪迈的《夷坚志》广泛地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了解宋代社会思想形态的有益资料。不孝、杀生、背信、弃义等行为均会遭受恶报,这是儒家传统伦理道德与佛教报应思想的融合,反映了作者借佛教报应观劝诫人们改恶向善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7.
清代蒙文史籍《水晶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清道光年间乌剌特部极佑寺达喇嘛金巴道尔吉撰写的蒙文史籍《水晶鉴》的成书年代,国内外收藏的版本,国内外研究状况,思想内容,史料价值,以及引用的主要史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有关《水晶鉴》成书年代,作者赞同留金锁的观点,当为1846-1849年。关于《水晶鉴》的思想内容,作者认为佛教思想是贯串《水晶鉴》的指导思想。关于《水晶鉴》的史料价值,作者认为《水晶鉴》是研究明末蒙古史和清代蒙古史的一部必不可少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安妮宝贝是新时期深受宗教影响的作家,作品中既有佛教一切皆苦、诸行无常的思想,又有基督教博爱和感恩思想.对爱情的理解也是佛教的.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七月和安生》《二三事》等小说都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教育意义.《莲花》佛教的色彩和倾向更明显,思想情感依然是悲悯、爱和感恩.  相似文献   

19.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创作中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佛教不同宗派思想入手,探讨《聊斋》创作与佛教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王阳明的《谏迎佛疏》与韩愈的《论佛骨表》都是反对皇帝崇信佛教的文章,但风格却有较大的差异,韩愈的文章富有战斗精神,象投枪一样投向了他所反对的佛教。而王阳明则更象一个雍容大度的大师,不说佛教一字不好,而是用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衬托出了佛家思想的各种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