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庭教育》2008,(12):42-42
选择骑自行车、步行等节能出行方式 现在马路上的汽车越来越多,如果我们骑自行车或步行代替驾车出行的话,每100千米,可以节油约9升;坐公交车代替自驾车出行100千米,可省油5/6,同时还能相应减排二氧化碳36.8千克。每  相似文献   

2.
仇保兴 《留学生》2011,(5):34-36
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是国际大城市应对交通问题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通过调控不必要的小汽车出行需求,鼓励采用更加高效、节能、环保的公共交通和电动自行车、自行车及步行方式才能缓解交通拥堵。建议北京市有关部门加快研究和实施行之有效的交通需求管理和管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探究城市居民小汽车交通行为变化的原因有多少来自人口统计特性的变化,有多少来自城市结构的改变。 创新要点:考虑家庭成员的生活任务分工以及家庭资源的分配等对每个家庭成员出行方式的影响,构建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的小汽车出行行为模型,为控制小汽车出行对策的研究提供准确依据。 研究方法:采用调查与统计理论,掌握居民的出行行为特征;基于经济计量学建模方法,构建居民小汽车出行行为联立方程模型。重要结论:城市结构关系的改变在抵消了人口统计特性的变化对小汽车交通产生的负面影响之后,小汽车交通总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正一、提出慢语文教学的背景当今世界,一个"慢"字正悄然潜入我们的意识与行动。无论是放弃汽车出行、以自行车为时尚的"慢城市"理念,还是包括慢食、慢跑等在内的"慢生活"方式,都在提醒我们放慢节奏、细细品味、过一种真正低碳环保而高品质的生活。由慢生活联想到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学。我们的教育太快了,我们的教学太快了,快得让人眼花缭乱,快得让人认不清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而  相似文献   

5.
<正>一、认识交通工具交通工具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周围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给我们的生活和出行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上学路上,我们也要使用交通工具,它们大大缩短了我们出行的时间。接下来,让我们认识一下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 5 Our school life》这一单元第一课中提到的交通方式。bike/bicycle自行车、foot脚、car小汽车、bus公共汽车、taxi出租车、subway/underground地铁、train火车、boat小船、ship船、plane飞机。  相似文献   

6.
安阳市正在受着日渐严重的交通问题的困扰。根据安阳城市特点,分析提出了城市交通发展的对策:限制小汽车出行,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保护老城区,将城市中心转移到城市新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城市中几种常见的出行方式,主要包括:步行、自行车、摩托车、公共汽车、小汽车和出租车等在外部成本方面的数量化研究,提出计算城市交通外部成本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案例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交通政策的制定及交通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绿色出行"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公共自行车系统应运而生,并得到迅猛发展。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存在的调度问题,即如何解决用户"借车难、还车难"和如何使企业运营成本最小化,始终制约着公共自行车系统的长期发展。根据国内外运营经验和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合理的调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作者在分析各种调度优化模型和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多目标的调度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9.
私家车、公交车、自行车……无论你选择哪种交通工具带孩子出行,有一些安全细节都是必须牢记在心的。  相似文献   

10.
学习清单     
同学们会骑自行车吗?想必很多同学都会骑吧!骑自行车出行绿色又健康,是很好的锻炼方法哦!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自行车的构造和骑车的注意事项吧!  相似文献   

11.
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是一种集合了低碳、绿色环保、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旨在解决公共交通问题而实行的一种绿色慢行交通系统。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能够实现公交和地铁之间的有效连接,从而缩短市民出行的距离,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支持,同时也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一种充分落实,对改善社会生态效益,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寒假前夕,东华大学"绿手印"环保协会发起倡议"为改善空气质量、减少雾霾做点事",号召同学们在旅途之余、团聚之时莫忘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欢庆、绿色祭祀、绿色上网。1999年4月,诞生于环境学院的"绿手印"成立之初只有十余人,活动数量和质量同样不及学校其他社团。困扰当时"绿手印"成员的最大问题是,怎样做出有理念、有技术的"真"环保,让更多人关注、参与环保,并且能够持之以恒地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环境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马欣认为,依托专业背景才能把环保活动做深、做细,  相似文献   

13.
<正>智能一卡通的公交车已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最近研究人员又在开发它的新功能:抓小偷!在北京完成测试的这种公交车,采取大数据挖掘方法,已成功地"验证"了近93%的小偷。美国罗格斯大学熊辉教授等人日前在旧金山举行的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大会上报告了这一成果。其原理如下:绝大多数乘客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出行时,会选择最优出行方案,要么用时最短,要么换乘次数最少;但有极少  相似文献   

14.
杨陆 《江苏教育》2022,(47):70-72
<正>一、教育背景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目前,我国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尚未根本形成,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绿色低碳生活的建设。大部分中学生懂得通过如少开空调、绿色出行等降低排放的方式践行低碳生活,但是对于垃圾分类回收、  相似文献   

15.
科技酷品     
小马 《当代学生》2012,(21):62-63
01未来自行车在提倡绿色环保的今天,自行车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成为日常出行的首选代步工具。日前,美国自行车运动集团制造了一款名为"CERV"的未来版自行车。该款自行车最大亮点就是它的座位,能够根据地形的变化来回滑动,无需骑车者进行调整。在爬坡时,座位会向后移动,让骑车者保持更为直立的身体姿势;下坡时,座位会向前移动,让骑行者保持较低的骑车姿势,提升速度和控制性。  相似文献   

16.
林彤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2,14(6):81-85,128
城市居民出行方式是交通地理学与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城市交通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对居民出行的研究已大量展开,但针对不同年龄段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研究尚且不足.以福州市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探讨福州市居民出行方式及其年龄分异,结论得出,福州市居民出行主要以步行、公交车、电动车、自行车为主,出行机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不同年龄出行考虑因子不同,35岁及以下居民,依次考虑的是距离因素、道路交通因素、经济因素;36-55岁居民,依次考虑的是距离因素、道路交通因素、经济因素;55岁以上居民依次考虑的是经济因素、道路交通因素、距离因素.  相似文献   

17.
低碳环保不仅是一种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也应该是城市管理追求的目标,这一理念可以提升城市自然环境质量,使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是现代绿色出行方式之一,符合低碳环保的城市发展理念,值得推广和提倡,城市公共自行车一卡式服务平台的构建使城市公共自行车使用更为便捷。文章将探讨在这一平台建构过程中,政府应当充当的角色,以保证该平台提供服务的公益性和有序地运行。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一篇吐槽各地"共享自行车"惨遭破坏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被广为转发。任意弃放、随意毁坏、覆盖诈骗二维码、人为上锁窃为己有等乱象令人忧心。共享自行车犹如一块试金石,反映出一些人的社会公德和规则意识的缺失。共享自行车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效缓解了"最后一千米"的出行问题。然而在享  相似文献   

19.
以南京市主城区为例,基于随机效用最大化理论,建立了居民的出行方式选择分层logit模型.研究了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城市土地利用特征以及出行属性等因素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同时,通过计算出行时间与出行费用的直接弹性和交叉弹性分析它们对出行方式选择的敏感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非机动化的出行方式在居住可达性和就业可达性高的区域更加具有吸引力,小汽车拥有者更加偏向于选择小汽车出行;相对出行费用而言,选择公交与地铁的居民对出行时间更加敏感;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以及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政策的有效结合有助于缓解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张引起的交通拥堵水平.  相似文献   

20.
由于常规公交速度较慢,准点率较低,舒适性也不高所导致的。建设快速、安全、舒适、价格适中的快速公交系统(BRT),将会吸引大量的自行车出行的居民放弃原有的出行方式,向选择公交出行转移,石家庄市客运交通结构将会得到明显的优化。同时,优点突出的快速公交系统,不仅能够吸引部分采用私家车出行的居民,甚至原普通公交出行者也会向采用BRT出行。这样不仅道路的交通量得到了减少,同时也分流普通公交车的客流量,改善居民的出行乘车环境,也提高公共交通的整体竞争力,而且石家庄的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也将得到有效地改善。结合石家庄客流条件、行驶速度、其它车辆的通行条件、石家庄发展快速公交系统道路条件、空间发展条件等研究石家庄发展快速公交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