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日教育》2009,(9):F0002-F0002
从“十里钢城”到生态宜居之城,大渡口破茧成蝶,这里,精品教育成为宜居大渡口最靓丽的名片。作为重庆市率先实现“普九”教育的区,区委、区政府以国际大都市的视角谋划教育发展,提出“全域教育都市化,都市教育优质化,优质教育均衡化”的发展战略,建设“重庆市基础教育先进区”和“职业教育高地”、打造“西部都市精品教育”,让优质教育成为宜居大渡口的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2.
《小学自然教学》2012,(10):F0002-F0002
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始建于1866年,至今已有146年的办学历史。学校以“朝阳教育,阳光人生”为办学理念,以“向着太阳出发”为校训。以科学教育为实施载体,努力引导全体师生“同心朝阳,向真至善”,做出了亮点.形成了特色。  相似文献   

3.
从2002年起,开平区教育信息化工作走过了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一历程中,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之路,在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06和2010年,开平区两次被评为河北省教育工作先进区。2011年,被省教育厅授予“河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和“河北省网络教育示范区”称号。2012年,开平区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教育信息化区域试点单位”。  相似文献   

4.
2010年9月,我校提出“阳光教育”的办学思想。“阳光教育”是基于国家、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需求所提出的教育理念,它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追求博大、温暖和成长的教育。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阳光教育”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通过实施阳光管理,创建一个充满活力的阳光校园;  相似文献   

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年中明确提出,要“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2012年6月教育部发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为全体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由此可见,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教育的优质学校的建设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6.
2003年10月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周洪宇发表了《我的阳光教育论》,这为探索“阳光教育”的学校提供了理论的指导和方向,去年12月和今年元月,武汉市25中学校领导两次上门向周教授请教“阳光教育”,与周教授进行了专门的讨论,在谈话中周教授就“阳光教育”提出的背景、内涵及主要特征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阳光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为让更多正在探索实施“阳光教育”实践的学校了解“阳光教育”,现将《我的阳光教育论》的主要内容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7.
该学位点的本科专业创办于1984年,1985年创办第二学士学位班,1990年获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该学位点改名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被重庆市批准为首批重点学科。2003年,由黄蓉生教授任主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被重庆市批准为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学位点现设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实践”等研究方向。1999年,该学位点成为西…  相似文献   

8.
张毅 《考试周刊》2012,(58):172-172
阳光乃宇宙能量之源,象征着光明、温暖、多彩、和谐与生机。阳光教育正是借喻阳光的这些美好特性,通过一系列以人为本的“阳光环境”打造和“阳光策略”实施,形成以“阳光”为核心的教育文化,提高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实现学校精神品位提升的一种教育理念。其核心内容是打造“阳光教师”、培养“阳光学生”、建设“阳光课堂”、实施“阳光管理”、形成“阳光文化”.为实现公平教育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9.
是优质教育。本期视点的“灵感”源泉,首先来自于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本刊编委会主任陶西平。他在深圳所做的题为《以整体优化思想推动优质教育的发展》的报告中指出,优质教育既是人们从古到今对教育的追求,又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我国当前诸多因素推动着时代呼唤优质教育。受此启发,本刊委派编辑部主任参加了在深圳举行的以“基础教育的使命——努力办好优质教育”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会上出现的不同视角、不同声音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优质教育的理解。沙培宁的《聚焦优质教育》,是一篇综述性的文章,从“优质教育是什么”和“优…  相似文献   

10.
“阳光编班”应该是晋中市推进教育公平最亮丽、最精彩的一笔。多年来,由于教育发展的城乡差异和校际差异,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导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非正常流动和“择校风”愈演愈烈,一些优质学校周围的房租急剧攀升,动辄上百人的超级巨班屡见不鲜。重点班、实验班、教工子女班等一系列畸形现象,使教育资源的配置严重失衡。  相似文献   

11.
张磊 《今日教育》2012,(9):16-18
肖方明,重庆市人和街小学校长、渝中区教委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重庆市政协委员。2005年获“全国首届科研型骨干校长”称号;2007年获“重庆市骨干校长”“重庆市第四届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08年获“重庆市第三届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称号;2009年被评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作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在北京9币范大学访学一年;2012年获全国五—劳动奖章,并成为重庆市“未来教育家”首批培养对象。他带领全校教职工提出并实践“人和教育”思想,探索“人和管理”模式,人和街小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人和教育”思想也传播到了全国、世界更广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是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与京、津、沪相比。重庆市具有十分突出的特点:农业人口占大多数。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别。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重庆市的基础教育发展必须走自己的路。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不断深入,重庆市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坚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了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十五”期间.重庆市着力抓好教育信息化的规划、建设、应用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市基础教育整体水平迈上了新台阶。进入“十一五”。重庆市又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到2010年。基本实现全市教育信息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建设达到西部领先。为了实现这一远大目标。重庆市提出了“搭建三个平台”、“推进五项水平工程”和“构筑三条保障线”的战略举措。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及前景规划,本刊特刊登重庆市教委主任彭智勇的文章,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曾怡 《师道》2021,(4):15-17
一、前言新时代呼唤优质教育,办优质中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突破从“普及化”到“品质化”瓶颈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中小学生良好品格的重要路径。中小学作为一个雏形社会,教育惩戒是教师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必要措施,而优质中小学教育的关键在于建立适度而规范的教育惩戒体系。近年来,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教育法规的逐步健全,社会对于教育惩戒的态度也从“禁止体罚”转变为“提倡教育惩戒”。结合新时代发展的宏观背景,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教育惩戒的良性发展,促进教育惩戒走向“法治化”“合理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促进教育科学发展,展示近年来天津市特别是南开区创办优质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成果,2007年10月29日至10月31日,由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和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主办、天津市南开区教育局承办的“优质教育与教育均衡发展”国际论坛在南开区召开。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第25中学在教育,教学管理实践过程中提炼出“阳光教育”的思想,并以此构建“阳光教育”的教育模式,这项事业于2001年便以开始,如今卓见成绩,几乎就在同时,周洪宇教授正独自潜心于“阳光教育”的探研,2003年以《我的阳光教育论》为题发表自己的心得,公开了他自  相似文献   

16.
《广东教育》2006,(7):105-105
作为教师,我不关心“择差教育”是不是填补了教育空白,我更关心它对未成年人的精神救助和真诚爱戴。在优质学校、传统教育评价将他们一棍子打死、无可救药的时候,“择差教育”作为一种教育阳光,唤醒他们沉睡的人生进取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重庆市渝中区解放小学秉承"为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和谐发展创设最佳教育生态"的办学理念,建设"阳光德育"体系,探索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的教育。期待教育温暖如阳光,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它的拥抱,追求教育中阳光般公平、包容、健康、向上的特质,为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和谐发展创设最佳教育生态。创设阳光生态环境开展阳光行动,学校通过宣传橱窗、墙壁走廊、生物小天地、广播站、电视台、网站等教育阵地打造阳光文化,将师生们的精气神凝聚在一起。红领巾阳光电视台的阳光故事会、阳光星讯、心灵阳光等栏目,作为少先队品牌,周周精彩,时时温暖,处处彰显着"在阳光下生活,在自信中成长"的阳光德育育人理念。"空  相似文献   

18.
武胜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推进德智体美劳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武胜县以“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师生素质全面提升”为目标,启动了“常态课研创优质、自主课堂创高效、阳光课间创活力、多彩课外创特色”的“四课同创”课程改革,推进各类教育快速协调发展,呈现“让每颗星星都闪亮,办公平又有质量的农村教育”雏形。但是,从学校到社会,从教师到家长,还是重知识传授,忽略全面发展,对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观念亟待转变,配套设施、师资、评价体制亟待跟进。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坚持教育公益性为原则。目前我国民众接受优质义务教育的成本过高、来自不同阶层的儿童难以获得平等的优质义务教育机会,妨碍了教育的公益性。我国教育的自身直接公益经由义务教育实现,教育的自身间接公益经由高等教育实现,教育的社会直接公益的实现则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教育能够提供的阶层流动机会数量足以引发竞争,二是竞争机会被平等提供给每一个民众。由于我国教育分流的“锦标赛”性质,优质义务教育的平等获取机会是实现教育的社会直接公益的必要条件。然而,我国在义务教育覆盖率和巩固率、民办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优质公立义务教育资源供给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保障教育公益性,需继续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实施分类管理、降低先赋性因素对优质公立义务教育机会获取的影响、转变“锦标赛”式分流模式。  相似文献   

20.
2015年11月6日,重庆市北碚区首轮高中新课程改革总结会在重庆市江北中学顺利召开。会议主要总结了北碚区首轮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工作经验,并为进一步推进高中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提升区域教育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