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林春 《甘肃教育》2011,(11):69-69
青春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和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年龄阶段,也是一个人的性功能由萌发到成熟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生理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就会遇到成长的困惑和问题,他们中有的出现忧虑、孤独和恐惧,有的受不健康媒体的影响而误人歧途,所以,在生物教学中渗透青春期教育在初中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片云吗?刘宗祥构思:1.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社会正发生着巨大变革。青年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时期,受社会的影响较大。有些学生由于受社会上“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影响,缺乏集体生活原则,集体荣誉感淡薄,不能正确处理个体和群体的关系。有的学生缺...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生命体。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生命质量,有的熠熠闪光,有的平庸无光,有的黯淡失色。这并非每个生命一开始就有,而是一定的意识、情感、态度和世界观形成之后,生命的落差才会显露出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提升学生生命质量良好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谢鸿瑾 《班主任》2010,(2):36-38
班会设计理念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每个人在面对挫折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但是,由于世界观、人生观、生活态度以及个性特点的不同,每个人所采用的防御方式也有差异。一般来讲,对挫折的心理防御方式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类。在班级中,我发现有的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说“这个老师有问题,出这么难的题”;  相似文献   

5.
甘为公仆耻为官人事司韩绍祥当前在新旧体制转换的伟大变革中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带来了传统观念的变化。加强组织人事部门的自身建设,最根木的就是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问题。特别是组织人事工作,在人们的。x目中,这是权力部门,解决在这些岗位上工作的同志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6.
试论教育的出发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些年来,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哲学思潮,也波及到了教育界。有的同志用异化论来论证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有的同志认为应把人提到是教育的出发点的高度来研究教育的理论;有的同志认为人自身的自由和幸福就是人的最高的价值所在,因而教育目的就是使人成为人,成为自由幸福的人;甚至有的同志认为人类的历史,人的发展的历史,教育的历史,就是人的需要的产生、需要的满足和新需要产生的历史。这就向教育理论界提出了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到底怎样看待教育,教育的出发点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思想领域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推动了社会价值观的变革。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人的社会价值,认识到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与其所享有的教育资源密切相关。于是,有的学生因家长巨资择校、择班而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而有的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只能在物质条件和师资状况较差的学校就读,有的甚至上不起学,从而形成教育的不平等性。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社会中,每个人在其生命的旅程中都要诞生两次:一次由父母生育,这是有血有肉的新生命的诞生,另一次是由自己“生育”自己,这是思想情感和道德品质形成或升华的过程。不同的人,由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取向不同,其人格特征亦迥然有别。有的人终生“残废”:他们没有明确的生活目的和远大的奋斗目标,或满足个人暂时的即得利益,或追求纸醉金迷的享乐,或苟且偷生、自甘堕落,乃至滑入罪恶的深渊……而有的人则能通过自我“再生”,成为上可告慰先辈、下可启迪后人的大写的人。他们终生都会为自己生命的美丽、事业的辉煌而孜孜以…  相似文献   

9.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怎样?在很多人看来,这一问题似乎早已十分清楚。但我认为未必然。因为,在许多哲学教材中论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时,都只说明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指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有的教材还强调说:“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而这些教材对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对立的一面、不一致的一面却避而不谈。我认为这样做是欠妥的。因此,本文拟对此做些理论探讨,兼与各位哲学同行商榷。一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的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对待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我们也应如此视之。第一,世界观不等于方法论,方法论也不等于世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革新的概念 “革新”一词常常与改革、变革、革命等概念同义,有的作者在同一篇文章中交替使用,但也有不少文献试图作明确区分。有的认为改革是一种短暂的质变,而变革是一种长期的渐变。如“相对于教育长期变化的过程而言,教育改革只是一种相对短暂的人为变化……而‘变革’正包含了渐变和‘改变’之义。”有的认为改革包括革新和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11.
试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怎样引导大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探索人生,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有的主张开展以“作为整体的人和人的本质”为基本内容的人学教育;有的认为应当开展以“人生过程、本质及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人生学教育”;有的提出开展人际关系教育,等等。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立足点究竟应当放在哪里?这是必须明确的问题。首先,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对于大学生来说,只有解决了世界观和人生观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大学生只有树立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2.
新人类的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使人类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是人类对于环境、经济、社会三者关系的变革。也就是说,我们需要通过教育培养一个不同于传统观念的新人类,尤其是在学校教育中关注孩子在这方面的成长。环境教育:不痛不痒地存在 与人们对教育的良好期待不同,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环境教育并不那么受欢迎。 1998年的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表明,少年的环境意识在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自然观、环保行为等各个方面明显高于成人。1999年零点公司的调查也表明,24岁以下…  相似文献   

13.
学会选择     
选择是每一个人的生活与学习中必须做的事。有的人选择了生,有的人选择了死;有的人在失败后选择了再次拼搏,有的人则选择了放弃;有的人选择了兢兢业业,有的人则选择了虚度一生。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话教学实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勇 《教学与管理》2008,(3):119-120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强调培养具有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公民,过于强调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性与应用中政治性目标,使政治课教学工具性明显,社会本位严重,而鲜于关注教学主体——人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进行变革,实施民主的、平等的、互动的、新型的教学方式,这就是“对话教学”。  相似文献   

15.
十八岁之前,世界观里一片祥和,算是乖巧和静谧。十八岁至二十三岁之间,世界观突然生出一堆梦想,张牙舞爪地叛逆起来。二十三岁之后,世界观里多了一份现实,时常和偏执的自己过不去。因工作关系时常能接触到一些牛哄哄的人,他们有的才华横溢,温润谦和;有的长袖善舞,名声赫赫。总之,这些牛哄哄的人时常使我激动不已,但偶尔的也会使我沮丧得夜不能寐。有日中午见了一位大名鼎鼎的设计师,去之前我满心欢喜,交谈时依旧满心欢喜。我发现地学识渊博,口吐莲花,可以堪称我的榜样。但是就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年龄转折点,是身心发展半幼稚、半成熟的过渡时期,也是世界观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的时期。与世界观形成有关的道德感体验,在中学生的精神生活中逐渐占有显著地位,并已开始成为青少年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形成一个人的高尚道德感。这种高尚道德感是一个人形成崇高道德品质和科学世界观的巨大动力,也是一个人成才的首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孩子的发展”。课程的改革。不仅是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泡沫科研”问题相当严重,有的教师教学与教研分离,有的只教不研,有的研而不究,有的究而不果,有的“述而不作”……,应该对这些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8.
王从江 《教书育人》2001,(16):41-42
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决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教育,而在教育的发展变革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教师是塑造新型人才的灵魂工程师,决定着我们培养什么人,培养什么水平的人,培养为谁服务的人。决定着中国的未来和发展,因此教师队伍是至关重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在极大地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会诱发一些消极的东西,市场经济自身盲目性,自发性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同样存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世界及生活中,世界观的问题是根本问题,它决定着人的网络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律观,并左右着人在网络中的行为。显而易见,若要以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来解决网络社会的问题,就必须首先抓住人们网络社会意识的核心问题,即网络世界观问题。通过网络世界观教育,引导青年正确认识网络世界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处理好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冲突与矛盾,是关心青年一代健康成长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非常紧密地与“三观”教育相联系,高校中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要从方式和内容上进行变革,以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