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琦 《世界文化》2005,(1):32-33
“……未能找到别的世界,只找到了这个世界,于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它;用眼中所见的事物,经由感官再到默许,来抚慰心灵;而不是用徒劳的忧虑,追随事物应当如何,去迷惑心灵。”  相似文献   

2.
整个屏幕是黑色的。似乎什么都没有,似乎又被填满了。声音仍在继续——是卡带播放的声音和人物的对话。在这个黑场中我们只是猜测,这是谁的全部世界。电影这样开始。这是伊朗的名导演马基德·马基迪的名作《天堂的颜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寻根》2007,(1):122-122
  相似文献   

4.
《寻根》2019,(3)
正~~  相似文献   

5.
《寻根》2018,(3)
正~~  相似文献   

6.
《寻根》2017,(6)
<正>~~  相似文献   

7.
《寻根》2012,(1):114
主办:江苏省政协文史委员会国内统一刊号:CN32-1623/K双月刊,大16开,64页。自办发行。每期6元,全年36元。  相似文献   

8.
观看荣获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的伊朗故事片《黑板》后,令人难以相信这部凝重沉郁、别具一格的影片是出自一位20多岁的伊朗女导演之手。影片讲述了一个故事:在荒脊贫困的伊朗边区,一群靠四处寻找学生而维持生计的流动教师,他们每人身背一块大大的黑板,翻山越岭,不顾酷暑严寒,走遍伊朗边远的农村,依靠教人识字算术糊口维生。瑞波尔就是这样一名流动教师,他已经好几天没找到学生,身边的口粮早已吃完,现在正饥肠辘辘。在一个山坡上他发现一队身背重物的男孩,瑞波尔紧紧地跟着他们一路游说。原来,男孩们背的都是走私货物,他们对识字不感兴趣,只想以走私货物赚钱。好不容易有一个和瑞波尔同名的男孩想学写自己的名字,报酬是半个面包。瑞波尔认真地教着他。不料,在男孩刚刚用歪歪扭扭的字体在黑板上写出自己名字时,就丧生于追赶而来的警察的枪下。另一名教师塞德的命运同样令人心酸。他在路上遇到一群迷路的库尔德难民,难民请求塞德做向导把他们带到边境,报酬是40个胡桃。在与难民的相处中,塞德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好心肠的塞德用半块黑板给难民中一位生病的老人做了一副担架,老人把自己的女儿哈娜勒嫁给了塞德。但哈娜勒对塞德却一言不发,塞德企图教哈娜勒识字,他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9.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只是曾经的那个孩子。这个孩子造就了我们过去所经历的一切、现在的生活以及未来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在复制的文章泛滥成灾、充满耳鼓的现世,在一本又一本空洞无物的长篇巨著挤满书市的今天,在书店遇到了<自己拯救自己>这本书,我恍如吸到一口久违的清新空气,毫不犹豫地买下来并认认真真地读完了它.  相似文献   

11.
12.
在我们有关历史与文化的书写和话语表达中,大量充斥着的是对帝王将相、英雄伟人的塑造与描述,而往往忽视了历史与现实中真正鲜活而繁复存在着的平凡大众,也有人不断在质疑人类文化视野与文艺创作中的历史是“帝王将相的大历史”,而真正隶属于民众的“平民生活的小历史”一度处于缺席状态。文化表达又何尝不是?在当今许多文艺作品中,  相似文献   

13.
威廉·福克纳(1897—1962),获194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是美国文学史上出色的小说家之一,也是英美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他的《喧嚣与骚动》(1929)与《我弥留之际》(1930)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代表他最高创作成就的两部作品,也是福克纳高超意识流技巧的体现。最新出版的《诺顿美国文学选集》第三版不惜版面首次将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完整地收入集子,足以说明当今评论界对福克纳作品的高度重视与厚爱。 继第一部意识流小说《喧嚣与骚动》取得巨大成功后不久,福克纳对这种新颖、独特的艺术手法情有独衷、欲罢不能。于是,1929年秋,他又奋笔疾书,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第二部意识流小说《我弥留之际》。他曾对人说:“这本小说没有给我带来任何麻烦,我仅用6周时间便一气呵成,而且一字未改。”在这部小说中,福克  相似文献   

14.
宋珅 《世界文化》2006,(5):38-39
种族主义,一种由来巳久的偏见意识。一个冠冕堂皇的用以铲除异己、维护自身统治,而不惜血腥地屠杀民众的可怕借口。尽管经过时间的推移和沉淀,其中一些灭绝人性的暴力和血腥,几乎已被冲刷殆尽,但那些曾在人们心中留下斑斑血迹的残酷历史,却是永远也无法忘记的。种族主义本身,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历经百年,至今仍无法愈合的历史伤痛。  相似文献   

15.
2012年3月2日,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西蜀文化论坛.长篇小说《报风雨》研讨会"在四川省作家协会隆重举行。四川省作家协会秘书长曹纪祖主持会议,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勾春平、省作家协会机关党委书记郭中朝、省作协《当代文坛》杂志社主编罗勇、省社科院文学所所长苏宁、副所长向荣、省作协创作研究室袁基亮、孙建军、杨青等领导和学者出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最缺的事对四十以上尚在壮年的作家来说,我们所缺不是读书,也不是死了命地去写(垃圾足够多了。每个写作者尽力不愿相信自己所书是垃圾而已)。在这个无比复杂难以准确表述的时代,我们最缺的是:践行。作品最为重要的内力,来自践行。说一套做一套写一套的,人们受够了。还有一种人持这类想法:拼命写,从产出的一大堆垃圾里挑不太是垃圾的。一个有志于文学事业的人,要尽量远离本地所谓文学圈。  相似文献   

17.
陈可唯 《世界文化》2012,(10):30-32
有这样一部电影:没有跌宕离奇的剧情,朴素寻常地一如生活本身;没有一处煽情段落,悲喜与苦难都隐匿在宁静的暗流深处;没有褒扬或批判的立场,不出现任何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正面”或“负面”人物;当然更没有大投入、大场面、大明星,还要经过一个宗教国度严苛的电影审查制度的洗礼……即使如此,当这部影片安静从容地掠过世界各大电影节,却屡屡大放异彩,一年来囊括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全球奖最佳外语片。这便是本年度最炙手可热的文艺片——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  相似文献   

18.
19.
<正>2016年7月4日,伊朗著名导演阿巴斯·基阿鲁斯塔米因癌症在巴黎去世,享年76岁。法国新浪潮电影代表人物戈达尔曾这样评价这位举世公认的电影巨匠:"电影始于格里菲斯,终于阿巴斯。"阿巴斯·基阿鲁斯塔米的电影兼具纪录片的真实和故事片的剧情,将镜头对准生存、死亡、爱情和人性等人类世界永恒的主题,把对生命、责任感以及现实生活的哲学化思考融入电影作品中,在现实主义与诗意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安静、淳朴的影像细腻传递着诗歌  相似文献   

20.
冉楠 《世界文化》2011,(11):8-11
美国历史学家阿瑟·施莱辛格曾言:“即使将美国对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甚至诗歌、小说,抑或建筑的贡献全盘抹煞,世界文明成就也不会逊色多少。但是,如果没有美国的贡献,电影却是不可思议的。”“从1980年以来,美国电影早就形成了一种‘大电影产业’的概念。电影市场是一种可扩展的市场,能通过不同的发行窗口在衍生市场获得高额回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