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许青云 《河南教育》2011,(10):24-25
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教育就是服务。”牢固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就是要使教育在制度、目标、措施与方法层面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真正做到“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能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他们提供最合适的教育。使具有不同天赋、潜能.不同气质、性格和不同...  相似文献   

2.
《云南教育》2014,(17):28-28
华宁县第三中学教师耿川从事教育工作26年来,致力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的精神。多年来,耿川始终任两个班的数学课,并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在教学岗位上默默奉献,辛勤耕耘,把全部精力都用于学生身上。始终坚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用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从不歧视困难学生。而且常常给予“问题学生”更多关爱,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一思想融入工作中,替他们排忧解难,疏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陈晓慧 《考试周刊》2012,(82):183-184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应更有耐心,更有恒心,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这些做法都因为“爱”。因为“爱”,所以师生间就有了“和谐”。  相似文献   

4.
黄玉峰 《上海教育》2010,(22):58-59
粗略地看去,“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一核心理念,似乎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之类的空泛口号也没什么差别。但仔细一想,就会发现特意加上“每一个”“终身”这些限定词,背后意味深长。那显然是针对目前的教育普遍状况而言,其中隐含着一种革命性的力量。强调“每一个学生”,说明我们意识到要保护学生的个体独立性了。  相似文献   

5.
对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必须走向每一位学生。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出发,始终把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心理、能力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6.
关于公平,是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准则,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这里要解决为什么要公平,怎样公平的问题。关于差异对待,要学会“偏心”,差异的偏爱每一个学生,要针对习惯偏差的学生来点“专制”。这里解决的是方法和操作策略上的问题。惟有立足于公平的指向,在方法层面实施差异对待,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思想品德学科的教育工作者,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不让一名学生掉队,就必须认真、正确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即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学生学会快乐;教会学生与人交往。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从学校走出来的不应该只是一个专家,而首先应该是一个和谐的人。”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以外,更重要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情操的陶冶品德的磨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求学精神,也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一、确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是素质教育的丰富内涵之一。以人为本首先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面向全体学生,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学生…  相似文献   

9.
<正>"亲其师,信其道",大意是亲近他的老师,相信他的道理。要想教育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就要让学生亲近你,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爱的指导下将智慧的光芒发挥到极致。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想得到学生的亲近并且成为学生信赖的好老师,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教师本身,我们要从这些方面努力。一、爱人者,人恒爱之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责任在于"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一切",其  相似文献   

10.
陈志锋 《成才之路》2013,(32):70-70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从爱护学生出发才能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一些“问题学生”。教师只要把全部的爱心献给他们,对他们给予了解、尊重和信任,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就会使他们快乐成才。要做到这一切,需要寻找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提升的对策,达到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向去了解人。”全面了解学生,了解班里的每一个学生,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是每一位班主任必须做到的。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班级集体的整体素质,关系到班级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那么对于一名热爱教育事业、安心本职工作的班主任来说,必须做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悉心揣摩自己服务对象的特点,而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创建和谐的班级环境,使学生能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长。一、真诚对待学生班主任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必须付出真情,要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特别是对待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老师要给他…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切实转变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学习的主人。具体要做到了六个"变"。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7,(27):187-188
一个班里总是有各方面都让老师不省心的学生,不遵守纪律,学习成绩也不理想,还总是和同学闹矛盾。但每一个学生都是多姿多彩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百花园中的一朵鲜花。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尊重学生,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寻找合适的契机,采用合适的方法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绝不是一句口号,更应该是一种实际行动,我们应该用爱心和诚心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他们能在阳光般的笑脸下、温和的言语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为了每个生命个体能自由、理性和善良地全面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优秀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到从内心深处"接纳"每一位学生。现在是以学生为本的时代,"接纳"一词反映出的是一种积极的、乐观的友好的人生态度,是建立在善良与热情的基础上的优秀品质;教师要做到真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理性的爱、闪光的爱。这种爱才是工作的出发点,是教育艺术产生的源泉;教师在接纳每一位学生、平等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同时,还必须以真诚的态度感化学生,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不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只要教师的内心充满爱,就能传递给学生最美的眼神、最真的爱,就能实现每个生命个体自由、理性和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朱永新 《山东教育》2005,(14):62-63
(一)中国的教育缺服务意识。我们的学校应当养成一种服务意识,要从每一个老师到他的课堂,每一个校长到他的教师,每一个教育行政部门到他们的学校,彼此都要强化教育服务,这个强化的历程,才能真正感受到温暖,才能真正地让我们的教育受欢迎。教育应当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实际上,我们没有做到。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观念,没有这样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当前,由于生源素质的下降,中专教育面临极大挑战,作为中专学校的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认真研究学生实际,分析学生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现状,遵循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学生特点,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学习。“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首先应当是关注每一位学生,而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心中装着每一个学生,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可…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无尽无休。是一个永远值得探索的课题。班主任要观察一切,了解一切,掌握一切,对班级每一名学生的家庭状况、居住环境: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都应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在班主任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地去疏导,去施教。  相似文献   

19.
一、要面向全体学生。在宏观上,学校的一切工作要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基点,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享有平等的教育,着力于教育均衡发展。在微观上,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关怀每一个学生,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学生多一些关爱,多一些温情,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尊重,班主任的教育才会让学生心悦诚服。时时处处关心、爱护、理解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拥护和爱戴,才能为管理好班集体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作为班主任,在心理上要接受一切孩子,接受孩子的一切,做到一视同仁,公正平等地对待他们,要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